1929年的美国经济危机 为什么把食物倒掉,而不廉价卖出?

请详细、通俗的回答

经济危机,简单地说来,是因为生产过剩,而消费者没有那么多钱去买东西;结果,产品大量积压。从“供给-需求”关系来说,生产过剩必然会导致需求不足。资本家赚不了钱,宁肯把产品扔掉也不肯去救济穷人。资本家为了使产品和消费的矛盾得到缓和,除了毁掉商品以外,还大批解雇工人,缩小生产规模,甚至停工停产。

资本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从1929年秋天开始,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首先向美国,随后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席卷而来。在这场危机中,欧美各主要国家的经济瘫痪了,生产倒退了20多年。这场危机持续了4年之久,使大批企业倒闭,3000多万工人失业。危机所造成的损失总计约2500亿美元。

“为什么非的倒掉呢?直接把价钱抬高不行吗?把价钱抬高点,底了不卖,这样不是更可以赚钱吗? ”经济危机的时候是不可能这么做的。因为把牛奶倒掉后,供给就少了,需求相对就增加了,这样,才能把余下的销售出去,价钱也自然会上升.就象你去市场买菜,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卖菜,有好多人买菜,价钱自然会涨上去.如果好多人在卖菜,只有你一个人去买菜,价钱不是会掉下来吗,那卖菜的人就赔本了.

中学的课本大多是从道德方面、资本家的丑恶来介绍“倒牛奶”的经济危机。
其实,客观一点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吧,经济总是周期性发展的,到了一定的时期就会出现低谷,一般来讲,当社会出现“经济衰退”同时又“通货膨胀”的时候,就预示著经济危机不远了。
经济危机,简单地说来,是因为生产过剩,而消费者没有那么多钱去买东西;结果,产品大量积压。从“供给-需求”关系来说,生产过剩必然会导致需求不足。资本家赚不了钱,宁肯把产品扔掉也不肯去救济穷人。资本家为了使产品和消费的矛盾得到缓和,除了毁掉商品以外,还大批解雇工人,缩小生产规模,甚至停工停产。
资本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从1929年秋天开始,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首先向美国,随后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席卷而来。在这场危机中,欧美各主要国家的经济瘫痪了,生产倒退了20多年。这场危机持续了4年之久,使大批企业倒闭,3000多万工人失业。危机所造成的损失总计约2500亿美元。
“为什么非的倒掉呢?直接把价钱抬高不行吗?把价钱抬高点,底了不卖,这样不是更可以赚钱吗? ”经济危机的时候是不可能这么做的。讲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吧,我们不是经常听说农民朋友“丰产不丰收”吗?这当然不是经济危机,但道理是一样的,农民碰上好年份,地里的作物产量多了,但如果卖不出去,收入一样不会大幅度的提高。东西多了,价钱就跌了,供给和需求之间总会有一个均衡点,价格就在这个点上下波动。这就是市场经济规律,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的。
碰到这样的问题,也许我们不应该仅仅从道德的方面去理解,建议多从经济的角度去认识,这样我们也许能学到更多一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06
这是关于成本的换算
假设每月固定成本1000元
每月人力成本100元
一个产品5元
那麽你得卖多少个产品才能保本呢
那你得卖
(1000+100)/5=220个
假设一个人每月能生产40个 那你得顾几个人才能保本呢
(1000+x*100)=40*5*x

x=10
即 至少雇10个人才能够保本

算一下是不是
10*40*5-(1000+10*100)=0
那麽想挣钱呢 就得多雇人 多生产
假设11个人
y=x*40*5-(1000+x*100)=200x-1000-100x=100x-1000
从这个函数可以看出 10人以后 没多一个人 就多挣100元钱
假设 工厂的老板很有钱 顾了50个人 那麽他每月就多挣5000元
但是 如果如果价格下滑
那麽他顾多少人才能保本呢
假设滑到4元
x*40*4-(1000+x*100)=0
x=16.8
也就是说 需要17个人 才能保本
那麽算一下 他50人的利润
y=50*40*4-(1000+50*100)=2000
那麽这个时候他的利润就只有2000元了

假设价格滑到3元
x*40*3-(1000+x*100)=0
x=50
这时候 就意味着 原本他挣钱的就开始只能保本了
如果他想更多的挣钱 那他就只能继续投资 多租用厂房 多加设备 多加人
可是他这样投资了之后 他什麽时候才能够得到回报呢 假设他多增加了5000元的厂房 多增加了5000元的设备 多增加了50个人
也就是他投入了10000元 看看他的结果
100*40*3-(1000+100*100)=1000
也就是说 他投资了1000元 他当月只回收了1000元 他需要维持这样的情况需要10个月
但是你要想想 不是每家公司都能继续投资的 假设的就是有些公司为了廉价降价卖 那麽你的价格继续下滑 那麽你投出的这一万块钱又打水漂了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卖 不生产了 你按着你最低的保本的价格卖出去 就收手了
可是这样又一个问题
因为已经供过于求 所以 即便你降价也卖不出去
总有比你卖得更低的
有些人收手了 趁机逃出了这次危机 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卖出去 因为供过于求 能够卖出去的是少部分 而且是以极其廉价的价格卖出去了
这时候你怎麽办 既然已经卖不出去 那就干脆不卖 大家都不卖 而且那时候有些厂子可能本身就有债务 他不做拿什麽还债呢 还得做 最后就倒闭了
然后咱们再举个例子
就是销毁

比如
人家的需求 只有100个 你有500个 一个5元
如果 你扔了400个 只卖这一百个 一个4元 因为人家找不到多余的 所以也就接受了 你得了400元
如果你有500个 你一个2元 人家都不接受 到时候你得1个1元卖 而且你也只能卖出去100个 因为别人只需要100个 所以你最后得到的是100元
明白了吗
第2个回答  2008-05-06
因为商家生产了过剩的商品,是资本主意主要的生产矛盾。资本家为了赚取跟多的利润,盲目扩大生产。导致产品过多,供过于求,。而价格总是在价值的范围内上下波动,当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会低于价值,供小于求时,价格就会大于价值。1929年的美国经济危机,就是商品普遍泛滥,人们的购买力又跟不上,穷人很多,失业的人也很多,而商家为了强行把供求关系平衡过来,只能销毁大量商品。廉价卖出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人们每次不买东西了,商家就廉价,降价,那以后,。人们还会高价买你的东西不,直接等降价得了?所以只有销毁掉多余的商品,供求关系才能真正的恢复平衡,。使商家继续有利可图。
第3个回答  2008-05-06
这不是资本主意制度特有的,任何市场经济制度都会这样做。经济学里面有个“谷贱伤农”的例子,说的是丰收的年份,农民的销售收入反而会减少;而欠收的灾荒年,农民的收入会增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