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收风险提醒告知书的回答问题

收到国税的税收风险提醒告知书,内容如下:为保护您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涉税风险,我局对2011年度纳税情况进行了税收风险扫描,发现以下指标出现异常:1、两税收入差异额;2、本期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3、本期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变动率--企业所得税申报;4、本期管理费用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的弹性系数。根据上述指标分析,您可能存在以下风险:1、隐瞒应税收入;2、虚增主营业务成本;3、扩大营业费用;4、虚增财务费用;5、增加综合折旧。第一次接触有很多不太明白的,请帮忙分析4项指标的意思;对5个风险点该如何解释?其中关于第3个指标,我公司根本未做固定资产,也无财务费用,其他的就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了,感谢各位的帮忙
公司属于其它综合零售业,主营饲料销售,属免增值税范围

1、这不是纳税评估,是税收风险提醒。你公司需要对照税收风险提醒告知书的内容进行自查,将自查结果以《风险提醒服务反馈表》的形式报送税务机关。
2、你公司增值税是免税的,主要自查所得税方面。“两税收入差异额”要查找差异原因,“本期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主要是所得税税负低于同行业平均预警值,自查主要是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等方面。“本期管理费用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的弹性系数”说明费用变动率超过收入变动率预警,这也是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等方面。
3、税收风险提醒告知书的内容是通过分析监控你公司的纳税申报表和财务报表得出的,与企业实际可能存在差距,但也不排除由于对税收政策理解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
4、如果通过自查发现未交少交税款,可以补缴,只加收滞纳金,不会罚款的。但税务稽查查出来会受到相应罚款处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30
当收到风险提醒告知书时,说明税务机关已经掌握了相关信息,所以此时不能胡乱回答。税务机关会根据回答的情况进行税务约谈、实地核查或者税务稽查等其他方式和手段进行应对的。
应该分析风险提醒告知书中的各风险点,根据风险点的类别进行不同的回答。一般的风险点分为执行类和分析类。
执行类几乎都对应到问题:比如企业所得税预缴率异常,如果月季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低于年度应纳所得税额的70%,任何解释都没有意义。这种情况只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进处理,本例是补缴不足70%部分的滞纳金,最理想的滞纳金时段是最后一期预缴的入库期限到年度汇算的入库日期之间。类似的还有附加税和主税之间的比对等。

分析类主要是横向比对(本企业与行业均值比对)或纵向比对(同比与环比)等发现的异常。这些风险大多是经验值,不能定位到问题。回答时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把产生风险的原因解释清楚就可以了。
另外有一点要充分注意,要注意风险提醒告知书发出的主体是谁?如果是征收分局,正常回答即可。征收分局可能是对低风险的纳税人采用自查(税收风险提醒告知书)方式应对,高风险纳税人采用纳税评估(约谈、实地核查)或者转稽查(日常检查)处理。如果是稽查局,则需要高度重视,因为下一步可能面临被稽查的风险。
第2个回答  2013-03-17
1、两税收入差异额:指申报的增值税收入与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不一致,若增值税收入大于企业所得税收入,说明企业漏报所得税收入;反之,企业有非增值税收入。
2、本期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企业申报缴纳的所得税小于同类行业的数值。
3、本期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变动率--企业所得税申报:企业申报的本年折旧大于去年数值,若本年固定资产未增加,说明企业去年申报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附表9漏报,至少是申报电子数据时漏报。
4、本期管理费用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的弹性系数:企业申报的管理费用与收入比率大于去年同期,说明管理费用增加。
5、增加综合折旧:企业申报的本年折旧大于去年数值,若本年固定资产未增加,说明企业去年申报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附表9漏报,至少是申报电子数据时漏报。
第3个回答  2013-03-07
属于国税局的纳税评估,按照纳税评估模型和你提供财务资料进行的提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