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后宫妃嫔等级

详细的,有四妃,夫人,九嫔什么的

正一品:皇后。(一名)

从一品:皇贵妃。(两名)

庶一品:皙贵妃、岚贵妃、卿贵妃。(各一名)

正二品:贤妃。良妃。淑妃。德妃。(各1位)。

从二品:惠妃。姝妃。丽妃。昭妃。(各一名)

庶二品:清妃。怡妃。雪妃。盈妃。(各1位)。

正三品:凌妃。兰妃。嘉妃。月妃。(各1位)。

从三品:芸妃。晴妃。宜妃。雨妃。(各1位)。

庶三品:文妃。樱妃。嫒妃。婉妃。(各1位)。

正四品:昭仪、昭媛、昭容、昭容。(各一名)

从四品:贵仪、贵姬、贵媛、贵荣。(各两名)

庶四品:淑仪、淑姬、淑媛、淑荣。(各两名)

正五品:修仪、修姬、修媛、修荣。(各两名)

从五品:德仪、德媛、德容、德华、德宁、德婕、德妤。(各两名)

庶五品:婉仪、婉媛、婉容、婉华、婉宁、婉婕、婉妤。(各两名)

正六品:明仪、明媛、明容、明华、明宁、明婕、明妤。(各两名)

从六品:充仪、充媛、充容、充华、充宁、充婕、充妤。(各两名)

庶六品:顺仪、顺媛、顺容、顺华、顺宁、顺婕、顺妤。(各两名)

正七品:良仪、良媛、良容、良华、良宁、良婕、良淑、良娣。(各两名)

从七品:荣嫔、祥嫔、袇嫔、馨嫔、华嫔、沫嫔。(各两名)

庶七品:德嫔、华嫔、楚嫔、惠嫔、千嫔、羽嫔。(各两名)

正八品:夕嫔、菥嫔、蒻嫔、贤嫔、婉嫔、璇嫔。(各两名)

从八品:芬仪、芬媛、芬淑、芬琴、芬惠、芬华、芬容。(各两名)

庶八品:薇仪、薇媛、薇淑、薇琴、薇惠、薇华、薇容。(各两名)

正九品:苑仪、苑媛、苑淑、苑琴、苑惠、苑华、苑容。(各两名)

从九品:芯仪、芯媛、芯淑、芯琴、芯惠、芯华、芯容。(各两名)

庶九品:倩仪、倩媛、倩淑、倩琴、倩惠、倩华、倩容。(各两名)

正十品:容华、容德、容欣、容怜、容瑾。(各两名)

从十品:荣华、荣德、荣欣、荣怜、荣瑾。(各两名)

庶十品:梦华、梦德、梦欣、梦怜、梦瑾。(各两名)

正十一品:贵人、美人、才人、顺人。(各两名)

从十一品:淑人、良人、佳人、淳人。(各两名)

从十一品:常在、衡在、和在、容在。(各两名)

正十二品:昭训、修训、宁训、敬训。(各两名)

从十二品:光训、信训、明训、光训。(各两名)

庶十二品:妙柳、柔柳、丽柳。(各两名)

正十三品:御女、淑女、采女。(各两名)

从十三品:长使、少使、良使。(各两名)

庶十三品:宝林、御林、保林。(各两名)

正十四品:弘仪、丽仪、穆仪、肃仪、芬仪。(各两名)

从十四品:慎仪、曜仪、秀仪、祥仪、瑞仪。(各两名)

庶十四品:顺常、顺成、训成、敬成。(各两名)

正十五品:媚仪、媚媛、媚容、媚华。(各两名)

从十五品:选侍、御侍、常侍、典侍。(各两名)

庶十五品:娙娥、承娥、婧娥、徽娥。(各两名)

正十六品:睦瑗、和瑗、颂瑗、浼瑗。(各两名)

从十六品:更衣、充衣、承衣、贤衣。(各两名)

庶十六品:华衣、婧衣、表衣、青衣。(各两名)

正十七品:婧明、悦明、雍明、宣明。(各两名)

从十七品:答应、承娴、无涓、舞涓。(各两名)

庶十七品:睦婉、淑婉、德婉、敬婉。(各两名)

正十八品:温仪、温容、温华。(各两名)

从十八品:蓉丽、钦丽、歆丽。(各两名)

庶十八品:德则、惠则、朵则。(各两名)

正十九品:茂仪。茂媛。(各两名)

从十九品:答应。(各两名)

庶十九品:娘子。(各两名)

正二十品:秀女。(各两名)

扩展资料:

清朝选妃过程

第一步、选秀女

挑选八旗秀女,事隶户部。其年自十四至十六为合列。有应挑而以病未与者,下届仍补挑。年已在十七以上,谓之逾岁,则列于本届合例女子之后。

每日选两旗,以人数多寡匀配,不序旗分也。挑选之前一日,该旗参领、领催等先排车。

如挑正黄、镶黄两旗,则正黄之满、蒙、汉分三处,每一处按年岁册,分先后排定。镶黄之满、蒙、汉亦分三处,每一处亦按年岁册,分先后排定,然后车识行。

应选女子入神武门,至顺贞门外恭候,有户部司官在彼管理。至时,太监按班引入,每班五人,立而不跪。当意者,留名牌,谓之留牌子。

定期复看,复看而不要留者,谓之撂牌子。其牌子书某官某人之女,某旗满州人(蒙古、汉军则书蒙古、汉军),年若干岁。

第二步、封妃位

秀女入宫后,一般封答应。然后其中一些晋升为常在、妃、嫔、贵人。贵人以上得出自世代显贵人家,贵人以下只须从拜唐阿子女中挑选。

有的秀女配近支宗室或皇子、皇孙。至于皇后,一般先由太后从近支王公大臣的女儿中挑选,由皇帝册封。日后,皇帝不喜欢还可以撤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古代嫔妃等级百度百科_清朝后妃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7

周朝:一等夫人,二等嫔,三等世妇,四等御妻。妃嫔没有品制。

秦朝:一等夫人,二等美人,三等姬。妃嫔没有品制。

汉朝:一等夫人。妃嫔没有品制。

隋朝:一等夫人,二等嫔,三等世妇,四等御妻。妃嫔没有品制。

唐朝:一等妃,二等嫔,三等世妇,四等御妻。妃嫔没有品制。

宋朝:一等妃,二等昭仪,三等婕妤,四等美人,五等才人,六等国夫人。妃嫔没有品制。

明朝:一等贵妃,二等妃,三等昭仪,四等婕妤,五等贵人,六等美人,七等才人。妃嫔没有品制。

清朝:一等皇贵妃,二等贵妃,三等妃,四等嫔,五等贵人,六等常在,七等答应。妃嫔没有品制。

清朝选妃过程

第一步、选秀女

挑选八旗秀女,事隶户部。其年自十四至十六为合列。有应挑而以病未与者,下届仍补挑。年已在十七以上,谓之逾岁,则列于本届合例女子之后。

每日选两旗,以人数多寡匀配,不序旗分也。挑选之前一日,该旗参领、领催等先排车。

如挑正黄、镶黄两旗,则正黄之满、蒙、汉分三处,每一处按年岁册,分先后排定。镶黄之满、蒙、汉亦分三处,每一处亦按年岁册,分先后排定,然后车识行。

应选女子入神武门,至顺贞门外恭候,有户部司官在彼管理。至时,太监按班引入,每班五人,立而不跪。当意者,留名牌,谓之留牌子。

定期复看,复看而不要留者,谓之撂牌子。其牌子书某官某人之女,某旗满州人(蒙古、汉军则书蒙古、汉军),年若干岁。

第二步、封妃位

秀女入宫后,一般封答应。然后其中一些晋升为常在、妃、嫔、贵人。贵人以上得出自世代显贵人家,贵人以下只须从拜唐阿子女中挑选。

有的秀女配近支宗室或皇子、皇孙。至于皇后,一般先由太后从近支王公大臣的女儿中挑选,由皇帝册封。日后,皇帝不喜欢还可以撤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古代嫔妃等级百度百科-清朝后妃制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正超品:皇后
正一品:皇贵妃
从一品:贵妃、德妃、贤妃、丽妃
庶一品:夫人
正二品:妃 
从二品:贵嫔
庶二品:嫔
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
从三品:修仪、修容、修媛
庶三品:充仪、充容、充媛
正四品:淑仪、淑容、淑媛
从四品:贵仪、贵容、贵媛
庶四品:月仪、月媛、月容、月华
正五品:婉仪 婉媛 婉容 婉华
从五品:德仪 德媛 德容 德华
庶五品:丽仪、顺仪、佩仪、芳仪
正六品:贵姬
从六品:姬
庶六品:容华
正七品:婕妤
从七品:贵人
庶七品:常在
正八品:美人、佳人、良人
从八品:顺人、才人、淑人
庶八品:小仪、小媛、小娣
正九品:承徽、承荣
从九品:宝林
庶九品:采女
正十品:选侍
从十品:答应
庶十品:秀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28
各个朝代不一。
按清朝的:
蔡东潘的《西太后演义》中写到:“清制:皇后以下,一贵妃,二妃,三嫔,四贵人。”还有常在和答应。
按汉朝的:
《汉书·外戚上》中写的(原文太长,简要概括)1皇后 2昭仪 3婕妤 4娙娥 5容华 6美人 7八子 8充衣 9七子10良人 11长使 12少使 13五官 14顺常 15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 16上家人子、中家人子
第4个回答  2018-12-18
皇后:一品(1人)

皇贵妃:二品(1人)

贵妃:三品(2人)

嫔妃:四品(5人)

贵人:五品(不限定)

答应:六品(不限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