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都有那些?

如题所述

我国古代三大盛世为:汉武盛世、开元盛世、永宣盛世。

一、汉武盛世

汉武盛世是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西汉综合实力在汉武帝的领导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西元前141年,16岁的汉景帝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汉武帝在位54年,将中国历史带领到新的阶段。按照班固在《汉书‧武帝纪》赞语中的说法,汉武帝“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他的功业,其实是当时“海内”“俊茂”们共同创造的成果。

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开启了中国文明富强的序幕。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留下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二、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或称开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经济迅速发展。

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 ,国家财政收入稳定。

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

三、永宣盛世

明成祖朱棣曾五次北进蒙古,南征安南,令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致万邦来朝,此举显现了明朝蓬勃前进的不已之势。朝廷组织编纂了大型丛书《永乐大典》,空前规模地、系统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了一次大的整理、大的总结。

明永乐年间北京、南京、苏州、扬州、广州、佛山以及一批沿海、沿江城市的商业、手工业先后相继发达、兴旺、私繁荣。

其后的明仁宗和明宣宗,持守成之策,致力于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明朝西北控制到大漠骥;西南改云、贵、川流不息土司制,归属中央;东北至兴安岭、黑龙江岸,广设卫所;东南临海戌边;周边安南、暹罗、朝鲜等均系藩属国。大明国力达到顶峰。

扩展资料

三大盛世的共同特征

一、消除了内忧外患,军力国势强盛,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周边没有相抗衡的力量。

朝开国之初,异姓诸侯王心怀叵测,匈奴部族频频攻逼;唐朝建基之始,中原群雄割据,边塞突厥犯境;明朝有瓦剌(蒙古)、倭寇之患。

但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都分别平定了内乱,击溃或逼退了外敌,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在此过程中,开疆拓土,军力国势日益强盛。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仅在亚洲,甚至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对手能够对其构成真正的威胁和挑战,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保障。

二、社会总体上比较安定,经济发展,国家富足,国力领先于世界。

这三个朝代建立之初,都承大乱之后,人口丧亡,经济凋敝。统治者能够汲取前车之鉴,励精图治,兴利除弊,注意与民休养生息,使社会总体上保持了较长久的稳定,经济逐步有了恢复和发展,国力蒸蒸日上,百姓越来越殷实富足。

三、三是文化繁荣,对周边地区有巨大的影响力。

在国势强盛、国家富足的基础之上,三个朝代的文化俱臻繁荣。

汉初以来朝廷大力倡导搜集和整理图籍文献,使先秦百家之学在秦代焚书浩劫之后又趋复兴。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奠定了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设太学,置乐府,诞生了大气磅礴、彪炳千古的《史记》。

唐人吐纳百川,镕铸古今,在科学、文学、艺术上都有卓越的创造。贞观之时,都城长安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四方来朝,“国学之盛,近古未有”。璀璨绚丽的唐诗,终在盛唐时臻于大成。

明代的《永乐大典》是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7
三大盛世一般认为是西汉时的汉武盛世,唐朝时的开元盛世,清朝时的康乾盛世
除此之外有名的盛世还有汉朝文景之治(仓库里串钱的麻绳时间长了都腐烂了),隋朝文帝杨坚的开皇之治(粮食五六十年都吃不完),唐朝的贞观盛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宋朝的建隆之治(对内经济富足,对外军事强大平定割据政权),明朝的洪武之治和永乐盛世(对内国泰民安,对外灭元,可见其强大的国力)
个人喜欢开元盛世,开元时的粮食产量达到700多斤,与唐朝建交的国家达到73个,当时的长安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际化城市。
希望对你有帮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3-08
西汉盛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
开元盛世: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康雍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
第3个回答  2013-03-08
西汉有:文景之治!唐朝有: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朝有:康乾盛世!应该就是这些
第4个回答  2013-03-08
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主要有:西汉文景之治、东汉光武中兴、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及清代康乾盛世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01984.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