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你熟悉的文学文本谈谈你对文学接受活动过程中“二度创造”的理解?

如题所述

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二度创造"是指读者在接触文学作品后,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理解,重新创造并赋予作品新的意义和解读。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文艺理论家汉斯·罗伯特·雅各布斯(Hans Robert Jauss)提出,强调了读者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所起的主动作用。
"二度创造"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每个读者都有独特的背景、经验和感受,因此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和解读可能截然不同。读者通过与作品的对话和互动,将自己的想象力、情感和思考投射到作品中,从而赋予作品新的意义。这种个体化的创造过程,使得文学作品成为了一种与读者共同参与和塑造的艺术。
"二度创造"使得文学作品不再是作者的专属领域,而成为一种与读者共享的体验。读者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赋予作品新的内涵和价值。他们可以对作品进行再创作、改写或者与其他作品进行对话,以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种互动性和开放性为文学的发展和多样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举个例子,对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不同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理解。一些人可能将其看作是对权力和道德的思考,而另一些人可能将其视为对个人心理状态和自我认知的探索。通过对角色、情节和主题的重新创造和诠释,读者可以赋予作品新的意义,并与作品形成独特的关系。
总的来说,"二度创造"强调了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它打破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单向性关系,鼓励读者在阅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使得文学作品得以不断演绎和延伸,呈现出更加多元和丰富的面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0
文学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其中既有对语言、修辞、句法、逻辑等的解码,又有对读者已有经验、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等的重新编码,既有对作品意义的寻觅,又有对作品的想象和改造,既有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又有对作品局部的关注,因此,任何一个文学文本都不是被动、静止、孤立的,而是主动、动态、具体、有限的。同时,任何一篇作品,即使再优秀,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它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只有经过读者的再创造,才能使作品臻于完善。因此,读者的“二度创造”是文学作品真正完成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条件。
读者的“二度创造”并不是一种纯主观的、随心所欲的活动,而是以作品的不确定性、空白和未定点为前提的。因此,虽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都是哈姆雷特,而不可能变成浮士德或罗密欧。
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来说不是对象。”因此,培养“正确的感受和认识优秀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的一定的能力”,是“绝对必要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