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在武术界那些名人呢?

如题所述

1、孙禄堂

孙禄堂(1860—1933年)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顺平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2、李景林

李景林(1885—1931),字芳宸、芳苓,号“广古川”。清末直隶枣强(今河北省枣强县)人。近代武术大师、军事将领、武当剑术传人、山东国术馆创始人。

3、李书文

李书文(1862~1934年),男,汉族。字同臣,河北沧州盐山县王南良村人。一生为人光明磊落,疾恶如仇。他以登峰造极的精技纯功,镇邪恶,御外侮,以武扬威,誉满海内外。更因其枪法、拳术天下无双而得“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之美誉。

4、尚云祥

尚云祥(1864年-1937年),武术家,形意拳大师,尚氏形意拳创始人。尚云祥先拜李存义为师,后得郭云深真传。

他体弱瘦小,身高不足1.6米,但却以“大杆子”、“半步崩拳”、“丹田气打”及实战武功名震武林。曾被清朝大内总管李莲英聘请护院,曾在李存义在北京的沛城镖局,保定的万通镖局主持镖局。

5、张策

张策,直隶香河县马神庙村人(今属天津市武清区),生于1866年,卒于1934年10月8日,享年68岁。张策自幼习练家传戳脚、二郎拳、黑虎拳等拳术,后遇游僧金陵笑和尚,学得五猴通臂拳。

十二岁那年,因家庭内部原因,遭人暗算,便愤然离家进京,拜杨式太极拳传人杨健侯习练杨式太极拳二十余载,同时又拜陈庆老和尚习练通臂拳有七八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禄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景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书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尚云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0
董海川生于清代嘉庆年间(1797-1882),河北省文安县米家坞人,幼年喜学各家拳术,及长访师江南,在桃花山上见一年幼和尚不断向树击掌,并盘树绕行,董自恃勇武上前和小和尚交手,结果大败。于是他请见老和尚,虚心求教,历经几个寒暑,尽得其艺;临别时师傅叮嘱:技艺已有成就,切忌少年气盛惹事生非,董唯唯应诺。然而回家之后偶与人争,以致出手伤人,官方缉拿甚紧,董遂净身为阉,隐于京师肃王府中,做了一名司菜太监。一日,太极拳名师杨露蝉奉召在肃王府与府中拳师比武,连战连胜,最后竟将一拳师掷于园网之上。是时董海川手托菜盘由此经过,立即飞身上网救起拳师。董海川遂与杨露蝉相斗,双雄对峙,胜负难分。从此太极拳与八卦掌各立门户,桃李盈门,流传后世。董海川寿享高龄,监殁昏惘,仰卧床上,两手仍作换掌式,直至气绝。八卦掌流传国内外,迄今不衰。董氏传人层出不穷,其墓已迁至北京西郊,重修一新。
霍元甲(1869-1910),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霍元甲幼时体弱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显一时的秘宗拳师。他担心元甲习武日后有损霍家名声,拒不授艺于他。但元甲志存高远,他日日留心,处处参察,偷艺于父传兄弟之机。苦练于舍外枣林之僻。后为父知,受责。元甲保证绝不与人比武,不辱霍家门面,方准父兄一起习武。
王子平,回族人,生于一八八一年,卒于一九七三年,生前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他生于武术之乡河北沧洲的一个武术世家,和佟忠义并称“沧洲二杰“,有“神力千斤王”之称。从学于鲁人杨洪修,精查拳、八极拳、龙泉剑,早岁行商关东,后投身军伍,以武术教练将士。一九一九年,俄国大力士康泰儿在北京中央公园献技,势甚嚣张,王激于义愤,当众挫败之。后又挫败西方力士马志尼、阿拉曼、柯芝麦、沙力文。在青岛时,曾遭日帝宪警围攻,王子平把他们一一掷至楼下,表现了我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精神和魄力。他热爱武术运动,毕生不渝,在旧社会,为维持生计,他曾走南闯北,颠沛流离,但他对中国武术的深挚热爱丝毫不减,刻苦练功的意志愈来愈坚。他从六岁开始习武,直至晚年,八十多年练功不錣。他早年研习查拳、子午剑,遍行大江南北,看到了许多名家的各种优秀剑术以后,就博采各家之长,推陈出新。他的“青龙剑”就是集各家之长,并吸取了西欧击剑和日本剑道的优点,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而创造的。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使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许世友(1905-1985),他的功夫是正宗的少林功夫,老师为云游武僧林子金。下面引一段最平常的段子——将军宴请的几位老朋友当然也都是善饮者。因此,将军在宴席开始时宣布席规:“三杯之内不许耍滑、耍赖,发现耍滑耍赖,一杯罚一碗;三杯之后,各尽所能,尽兴方休。”话讲完,你一杯我一盏便欢饮起来。有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果真没按他的宴规行事,把第三杯茅台酒悄悄地倒给了别人。许将军看在眼里,嘿嘿一笑,把事先准备好的白瓷碗放在桌上,汩汩地往碗里倒酒,那位将军虽然听说过许世友将军武功超群,但他自恃身强力壮,想必许将军在酒桌上也奈何他不得,于是漫不经心地笑着说道:“你尽管倒吧,反正我是不喝的,看你敢把我怎么样。”许世友将军哈哈一笑,二话不说,只管把倒满茅台酒的酒碗递将上去,按倒那位将军就灌。开始那位将军奋力挣扎,不让灌着,岂料许将军非一般强壮汉所能抗衡!特别是他那手上的功夫,更其了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陈真,叶问
叶问(1893年—1972年),本名叶继问,祖籍广东省南海县 桑园,是当地大少爷,在香港圣士提反学院念书,学识渊博。咏春师承陈华顺、梁赞,为咏春拳体系的开宗立派人,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香港教授广东人咏春拳;其封门弟子梁挺, 将咏春拳传扬国际,更通过其子弟在全球的广泛传扬,形成出一套最权威的中国传统武术实战修习课程《梁挺咏春》,载誉全球
叶问是咏春拳乃至中国武术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师, 1972年在家与世长辞。
叶问在原传统武术言传身教的授业方式上,将原博大精深包含武术套路与心法(诀语)的传授方式,拆改成一个个简单通俗的动作名称(如摊、掌、膀、伏、抌、捶等),让咏春拳以最显浅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在香港开宗立派,将原本秘而不传的咏春拳传扬开来;及至其后子弟门人孜孜努力,将咏春拳传遍全球,成为一系名拳。
陈真(1892-1918?)在李小龙1972年原创电影《精武门》里出现,祖籍山东泰安,生于湖北襄阳,后居上海,中国清末武术家霍元甲的弟子。相传是为被日本人害死的师父报仇之后,被日本人杀死。这个传说曾被多次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很多影视作品都把陈真塑造成霍元甲的五徒弟,剧中他不但身手高超,且在霍元甲死后,从日本回国来为师父申冤正名。这个人物同霍元甲享有相当的声誉,成为英勇抗日的典范和民族英雄,令无数人钦佩。历史上陈真确有其人,但并不是传说中的那样,影视剧中陈真的故事是虚构的。
第3个回答  2013-04-10
还有燕子李三、大刀王五,奉天的袁景义,佛山叶问,其实民间很多的,名气大的是这些,历史上中国民间习武之风很盛。
第4个回答  2013-04-10
楼主问的是民国时期,所以1911年以前的武术家就不要说了,比如霍元甲或者黄飞鸿之类的。叶问,这个确实是宗师级别的人物,我相信楼主应该很了解了就不介绍了。如果可以的话看看电影《一代宗师》挺不错的,差不多就是楼主说的那个年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