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读书兴趣浓厚原因?

如题所述

太组制定的祖宗家法重文轻武 大幅度提拔文人进入统治集团 大兴科举制 每次录取人数是唐朝的数倍 刺激了读书人努力争取功名 太祖认为文臣再腐败 至多就是贪污受贿 不象武将一样威胁皇权 一定感程度上放任了文臣的腐败 使得许多读书人 为了富贵也一心读书 此外 统治者的附庸风雅也决定了读书风的兴盛 太宗喜欢书法 鼓励文臣甚至武将学习书法 学习文化 宋仁宗 宋高宗 还有最有名的宋徽宗都是喜欢文学 书画的帝王 帝王的倡导 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风气 宋朝从客观上也是封建制度进入发展高峰的阶段 从历史发展角度上说也决定了宋朝在文化经济领域的繁荣昌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08
一 程朱理学的兴盛,传递了读书就可以飞黄腾达的讯号
二 书院制度的确立,宋朝以四大书院为首的全国大小七千多个成为读书之风兴盛的标志和载体
三 读书成为身份地位和能力的象征,以四大书院为例,能进入著名书院读书的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能进入四大书院者,纵不能功成名就,也极为希望成为文坛风流,所以一时间读书人竟相逐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5-08
我想补充一点:那就是宋朝有刑不上仕大夫的传统,宋朝对文学之士十分尊重,既使在朝中退下来,还可以安排到道观等处做个散官.当然所有这些都应是当时物质需求长期得到满足的一种必然结果.
第3个回答  2008-05-08
主要是科举制的大规模兴起,每次录取人数是唐朝的几百倍。刺激了读书人努力争取功名。
其次统治者的重文政策也有很大作用。不像唐朝那样推崇武功。所以宋朝就不会有什么边塞诗,有那些建功报国的豪情壮志。南宋那些要收复失地的除外,因为那是两回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