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过年习俗的作文

如题所述

给你提供些资料,自己整理吧。春节是我国民间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惠州亦是。不过,惠州民间至今习惯称春节为“过年”,这是一种比较原始和古老的称谓。春节古称“元旦”、“元朔”“新年”等,均有其历史渊源。甲骨文中的“年”字,形如果实丰收;金文中的“年”字,也是谷穗成熟的样子,所以,“谷熟为年”,应该是年的初义。我们现代人“过年”的概念,应该从那时起就开始形成了。关于“过年欢庆”,中国民间还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相传“年”最早并不是一具时间单位,而是一头吃人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这天都要跑出来伤害人畜。人们极为害怕,第二年便早早准备好一堆肉堆于露天,并用竹子烧得爆开,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即把“年”吓得落荒而逃,人们一见,喜出望外,便围起火堆欢庆,并互相道贺。据说打这以后,就有了过年烧鞭炮(爆竹)和相互拜年(互相道贺)的春节习俗了。以上的传说不一定有科学根据。但是,人们依据这些传说,不断丰富过年的内容,形成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节俗。惠州的过年习俗归纳起来,大致有节前的准备,贴对联、门神与福字,送灶主阿公上天,拜神,吃团年饭,守岁,烧鞭炮,舞龙,舞狮,穿新衣,换新碗箸,初一吃斋、开年、送穷,过人日,互相拜年等等。这些节俗,基本上是中国传统习俗在惠州的体现,但也颇有一些惠州的地方特色。(一)年前的准备年前的准备可分为四大类:一为扫尘清洁房屋用物;二是备新衣着;三是备食用之物;四是备新碗箸。1、“扫尘”清洁衣物被帐,打扫屋顶屋角,洗净台凳桌椅的污垢,谓之“扫尘”。相传它始于古代人们除疫祛灾的一种迷信仪式。唐代盛行此俗。宋人吴自牧所作的记录苏杭民间风俗的《梦梁录》云:“十二月尽,……士庶人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去年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惠州现代的扫尘,其实是一次家庭大清洁,像碗橱、衣柜、床等平时常用但又不常刷洗的木制家具,这时都清出户外刷洗,晾干再搬回屋内。此外,堆东西的墙角、屋顶屋角、床底等卫生死角,都是要重点清扫的地方。关于此俗,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有一户人家平时很讲卫生,每逢年前都要反厨房的环境和用具扫得干干净净,灶王爷每年也恰在这时要上天堂禀报人间善恶,于是把这家人的事禀报给玉皇传旨,不许疫魔、灾星进入这家人家。从此,这家人一年四季无灾无病,而邻居却灾祸不断,问为什么,这家人便把自己的事向大家一说,于是,各家仿效,就有了年前搞清洁卫生的习惯。这个传说说明扫尘之飞与人们去疫消灾的观点有关联。2、备新衣惠州民间备新衣不在乎有。家道富足者,新衣新裤新鞋新袜全身簇新;不富有者,不能购齐新衣着,但至少应有一件新上衣。这一习俗在惠州民间甚为讲究。有些老年人,把去年穿过的旧衣,或作其它用途用过的粗布料,重新拿到染房染一次,自己缝制好一件旁襟衣服,这也称是一件新衣了。此习来由没有很详尽的记载,但和节前的“扫尘”是有联系的,应该是由其衍生而来,同有“祈新岁之安”之意。据惠州民间的说法,过年穿新衣,来年就有好运,不穿新衣,来年就不好了。3、备食、用之物新年前备食用之物,按惠州的习惯首为备鸡。早在农历七月十四左右,名家各户便开始备养过年用鸡,一般是购进鸡苗,旧过还多有人家自己孵育。养月余后,雄鸡施行阉术,惠州习惯称为“阉鸡”,养到过年之时往往养成数斤重甚至十多斤重的大阉鸡,这就是惠州民间传统中过年的主要用鸡。惠州的传统对春节用鸡十分看重,视作“排场”的象征,民谚中说:“年三十晚(或年初二)才知道谁排场,”此中“排场”,即是指“看谁家的鸡大”,或“谁家的鸡多”。除鸡以外,过年准备的食物就多为一些干菜果品类,如鱿鱼、津丝、冬菇、花生、瓜子、红豆、腊肉、蛋、水果;还有糖饯食品如糖莲子、糖瓜条、糖莲藕;油炸食品如糖环、蛋散、米糕等。惠州民间过年习惯蒸大笼糕、敛糕等,故年前各家各户多自己备好粘米和糯米,将其磨成米粉,这项工作劳动量大,工作繁琐,在年前的准备工作中,这件事往往占了许多人的较多时间。由于春节有庆丰收及庆贺春至的意思,所以节前备食物的时间往往占上了十分大的比重。一般人家,往往倾一年之积蓄,竭尽财力、人力、物力,将过年所需的食物一一购齐。购备用之物,则主要是对联、门神、福字、年画、纸宝、蜡烛、鞭炮等。4、备新碗箸这是惠州民间一种特有的风俗习惯,惠州话谓“备新碗箸过新年”。惠州的习惯是,即使家中一点也不缺碗筷,也要购买一套。购新碗筷要讲究配套,即使同样的花纹釉色,碗、匙各一份然后再购买相应数量的筷子;购买的数量多为“十”。在惠州民间,“十”为吉祥数字,有“十足十”、“满”的意思。购新碗箸的意思,按惠州民间的说法大致有二:一是“添丁添碗”,以示子孙满门,寓“福”;二是“添新碗,置新箸,来年米谷停无住”,寓“财”。福、财二字,在惠州民间老百姓中,均是最为令人重视而又实惠的两个字。(二)舞龙惠州民间习惯在春节喜庆之时舞龙,年前多要到元妙观“开眼”、抢青,而后正式舞龙,一般都舞至正月十冬腊月五日才结束,这在清代末年,民国初年,直至抗战时期皆甚行。舞龙是中国民间传统“耍龙灯”的一种,是春节时的一项传统活动。舞龙始自何时,史载不详,但古人很久以前就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而对龙崇拜和信仰的历史则更为悠长。据记,我国汉代便有了龙舞,多为戏龙和舞龙。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宋《梦梁录》中记曰:“草傅成龙,用青木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婉蜒如双龙之状。”这就是一种舞龙。惠州民间的舞龙为典型的广东风格,疑从广佛地区或潮汕地区传入。所舞的龙由自己扎造。以竹料为主骨作架,外表糊纸上漆,彩布作龙身。扎好的龙,龙头往往重达25公斤,龙身长13丈。舞龙时,由一人擎彩珠引路,一人舞龙头,十余人舞龙身龙尾。动作包括行龙、穿龙架、跳龙门、打龙饼、卧龙,待后有“猎龙公”和“派龙贴”。惠州舞龙不仅在中秋和春节等喜庆活动中出现。按以前的习惯,凡扎造好新龙之日,以及自然灾害严重的时侯,都有舞龙的活动,前者为“成龙择吉”,后者自然是“驱邪去灾”了。据有关资料,惠州的舞龙活动,在明清时期及民国初年最为兴盛,清末至民国初年,更发展为一种综合性民间活动。除了舞龙外,往往伴以舞凤、舞狮、舞鳌鱼、舞杂水等。出龙时,按路程牌、日月牌、匾额、宫灯、扮色队(化装人)、鳌鱼、凤、狮、杂水(人扮的鱼虾蟹蚌等)为序,最后为龙。人数众多,声势浩大,一路鼓乐不断,龙飞凤舞,穿街过巷,观者如云。旧时在惠州古城内凡一出龙,都是满城轰动。有些老人,更是携孙带幼在龙的肚子下钻来钻去,谓“钻龙架”,意思是“望子成龙”,为惠州民间一俗。惠州民间传统的舞龙活动皆不是官办,多是一街一龙,由居民自发组织扎造和组织活动。在经济不甚发达,居民多属穷苦的状况下,组织起规模如此大的舞龙活动,是令人惊叹的。此俗在广东的佛山地区、潮汕地区均有表现,形式相近,但惠州民间舞龙的组织形式,舞龙时的“猎龙公”、“派龙贴”等,均颇有惠州地方特色。(三)舞狮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在惠州亦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且延续至今,尚有方兴未艾之势。中国不是狮的产地,故舞狮应该是舶来品。相传汉代道教天师派鼻祖张天师居龙虎山,坐骑是虎,故汉代百姓是舞虎而不舞狮。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佛教大兴,据说佛教文殊菩萨的坐骑是狮,随着佛教的流传和影响,狮子受民间崇敬,所以舞狮便逐步代替舞虎。据记,南北朝以后,舞狮在民间日益盛行,盛唐时期更是发展到了锣鼓伴舞。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就记曰:“西凉伎,假面胡子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明清以后,逐步分成南北两派,北派全身包裹,俨然真狮模样;南派以广东狮为主,一人舞狮头,一人舞弊狮尾,舞狮者往往着唐装、灯笼裤,人外露,主要显示武功。惠州民间的舞狮当属广东狮,近现代在惠州流行的狮主要有4种,一是“大头狗”,谓“大头狗狮”;二是“麒麟”,谓“麒麟狮”;三是扁鼻狮;四是斗牛狮;这4种兽类与西域传入的狮子,在种类上已起了变化。已完全没有了狮的影子了。4种狮中,“大头狗”疑从开平、南雄、顺德、中山等地传入;“麒麟狮”属客家狮,而“斗牛”、“扁鼻”等狮种,以淡水、龙川等地居多。从一些资料看,惠州的土狮种应该是“大头狗”和“麒麟”。惠州民间舞狮活动亦和舞龙有相同特点,均是自己扎造,平时以街(村)为单位自发组织狮队。旧时在新狮扎造好后,往往到元妙观点睛,谓“开眼”,并进行“抢青”活动。春节期间是舞狮活动最多的时候。除此外,一些大户在喜事及店铺的开张之日,为“驱邪保安”,经常也请狮往舞。惠州民间舞狮的特点是,狮爷携匣领路,继而是狮子,之后是锣鼓镲钹,持刀、棍、矛等冷兵器的武术队殿后。舞狮的传统动作有行进、瞌睡、抓痒、登高抢青、抢炮仗等。鼓点分快板、中板、慢板和煞板,多打七声鼓节奏。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往往就是狮队穿家过巷的时侯,住户鞭炮相迎,并封红包,狮队则在家居中的门庭中舞耍,给户人带来吉祥好运,完后居民鞭炮相送。春节舞狮之习,往往也要延至正月十五方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07
给你提供些资料,自己整理吧。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惠州亦是。不过,惠州民间至今习惯称春节为“过年”,这是一种比较原始和古老的称谓。
春节古称“元旦”、“元朔”“新年”等,均有其历史渊源。甲骨文中的“年”字,形如果实丰收;金文中的“年”字,也是谷穗成熟的样子,所以,“谷熟为年”,应该是年的初义。我们现代人“过年”的概念,应该从那时起就开始形成了。
关于“过年欢庆”,中国民间还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相传“年”最早并不是一具时间单位,而是一头吃人的怪兽,每到腊月三十这天都要跑出来伤害人畜。人们极为害怕,第二年便早早准备好一堆肉堆于露天,并用竹子烧得爆开,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即把“年”吓得落荒而逃,人们一见,喜出望外,便围起火堆欢庆,并互相道贺。据说打这以后,就有了过年烧鞭炮(爆竹)和相互拜年(互相道贺)的春节习俗了。
以上的传说不一定有科学根据。但是,人们依据这些传说,不断丰富过年的内容,形成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节俗。
惠州的过年习俗归纳起来,大致有节前的准备,贴对联、门神与福字,送灶主阿公上天,拜神,吃团年饭,守岁,烧鞭炮,舞龙,舞狮,穿新衣,换新碗箸,初一吃斋、开年、送穷,过人日,互相拜年等等。这些节俗,基本上是中国传统习俗在惠州的体现,但也颇有一些惠州的地方特色。
(一)年前的准备
年前的准备可分为四大类:一为扫尘清洁房屋用物;二是备新衣着;三是备食用之物;四是备新碗箸。
1、“扫尘”
清洁衣物被帐,打扫屋顶屋角,洗净台凳桌椅的污垢,谓之“扫尘”。相传它始于古代人们除疫祛灾的一种迷信仪式。唐代盛行此俗。宋人吴自牧所作的记录苏杭民间风俗的《梦梁录》云:“十二月尽,……士庶人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去年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惠州现代的扫尘,其实是一次家庭大清洁,像碗橱、衣柜、床等平时常用但又不常刷洗的木制家具,这时都清出户外刷洗,晾干再搬回屋内。此外,堆东西的墙角、屋顶屋角、床底等卫生死角,都是要重点清扫的地方。关于此俗,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有一户人家平时很讲卫生,每逢年前都要反厨房的环境和用具扫得干干净净,灶王爷每年也恰在这时要上天堂禀报人间善恶,于是把这家人的事禀报给玉皇传旨,不许疫魔、灾星进入这家人家。从此,这家人一年四季无灾无病,而邻居却灾祸不断,问为什么,这家人便把自己的事向大家一说,于是,各家仿效,就有了年前搞清洁卫生的习惯。这个传说说明扫尘之飞与人们去疫消灾的观点有关联。
2、备新衣
惠州民间备新衣不在乎有。家道富足者,新衣新裤新鞋新袜全身簇新;不富有者,不能购齐新衣着,但至少应有一件新上衣。这一习俗在惠州民间甚为讲究。有些老年人,把去年穿过的旧衣,或作其它用途用过的粗布料,重新拿到染房染一次,自己缝制好一件旁襟衣服,这也称是一件新衣了。此习来由没有很详尽的记载,但和节前的“扫尘”是有联系的,应该是由其衍生而来,同有“祈新岁之安”之意。据惠州民间的说法,过年穿新衣,来年就有好运,不穿新衣,来年就不好了。
3、备食、用之物
新年前备食用之物,按惠州的习惯首为备鸡。早在农历七月十四左右,名家各户便开始备养过年用鸡,一般是购进鸡苗,旧过还多有人家自己孵育。养月余后,雄鸡施行阉术,惠州习惯称为“阉鸡”,养到过年之时往往养成数斤重甚至十多斤重的大阉鸡,这就是惠州民间传统中过年的主要用鸡。惠州的传统对春节用鸡十分看重,视作“排场”的象征,民谚中说:“年三十晚(或年初二)才知道谁排场,”此中“排场”,即是指“看谁家的鸡大”,或“谁家的鸡多”。除鸡以外,过年准备的食物就多为一些干菜果品类,如鱿鱼、津丝、冬菇、花生、瓜子、红豆、腊肉、蛋、水果;还有糖饯食品如糖莲子、糖瓜条、糖莲藕;油炸食品如糖环、蛋散、米糕等。惠州民间过年习惯蒸大笼糕、敛糕等,故年前各家各户多自己备好粘米和糯米,将其磨成米粉,这项工作劳动量大,工作繁琐,在年前的准备工作中,这件事往往占了许多人的较多时间。由于春节有庆丰收及庆贺春至的意思,所以节前备食物的时间往往占上了十分大的比重。一般人家,往往倾一年之积蓄,竭尽财力、人力、物力,将过年所需的食物一一购齐。购备用之物,则主要是对联、门神、福字、年画、纸宝、蜡烛、鞭炮等。
4、备新碗箸
这是惠州民间一种特有的风俗习惯,惠州话谓“备新碗箸过新年”。惠州的习惯是,即使家中一点也不缺碗筷,也要购买一套。购新碗筷要讲究配套,即使同样的花纹釉色,碗、匙各一份然后再购买相应数量的筷子;购买的数量多为“十”。在惠州民间,“十”为吉祥数字,有“十足十”、“满”的意思。购新碗箸的意思,按惠州民间的说法大致有二:一是“添丁添碗”,以示子孙满门,寓“福”;二是“添新碗,置新箸,来年米谷停无住”,寓“财”。福、财二字,在惠州民间老百姓中,均是最为令人重视而又实惠的两个字。
( 二)舞龙
惠州民间习惯在春节喜庆之时舞龙,年前多要到元妙观“开眼”、抢青,而后正式舞龙,一般都舞至正月十冬腊月五日才结束,这在清代末年,民国初年,直至抗战时期皆甚行。
舞龙是中国民间传统“耍龙灯”的一种,是春节时的一项传统活动。舞龙始自何时,史载不详,但古人很久以前就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而对龙崇拜和信仰的历史则更为悠长。据记,我国汉代便有了龙舞,多为戏龙和舞龙。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宋《梦梁录》中记曰:“草傅成龙,用青木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婉蜒如双龙之状。”这就是一种舞龙。
惠州民间的舞龙为典型的广东风格,疑从广佛地区或潮汕地区传入。所舞的龙由自己扎造。以竹料为主骨作架,外表糊纸上漆,彩布作龙身。扎好的龙,龙头往往重达25公斤,龙身长13丈。舞龙时,由一人擎彩珠引路,一人舞龙头,十余人舞龙身龙尾。动作包括行龙、穿龙架、跳龙门、打龙饼、卧龙,待后有“猎龙公”和“派龙贴”。惠州舞龙不仅在中秋和春节等喜庆活动中出现。按以前的习惯,凡扎造好新龙之日,以及自然灾害严重的时侯,都有舞龙的活动,前者为“成龙择吉”,后者自然是“驱邪去灾”了。
据有关资料,惠州的舞龙活动,在明清时期及民国初年最为兴盛,清末至民国初年,更发展为一种综合性民间活动。除了舞龙外,往往伴以舞凤、舞狮、舞鳌鱼、舞杂水等。出龙时,按路程牌、日月牌、匾额、宫灯、扮色队(化装人)、鳌鱼、凤、狮、杂水(人扮的鱼虾蟹蚌等)为序,最后为龙。人数众多,声势浩大,一路鼓乐不断,龙飞凤舞,穿街过巷,观者如云。旧时在惠州古城内凡一出龙,都是满城轰动。有些老人,更是携孙带幼在龙的肚子下钻来钻去,谓“钻龙架”,意思是“望子成龙”,为惠州民间一俗。
惠州民间传统的舞龙活动皆不是官办,多是一街一龙,由居民自发组织扎造和组织活动。在经济不甚发达,居民多属穷苦的状况下,组织起规模如此大的舞龙活动,是令人惊叹的。此俗在广东的佛山地区、潮汕地区均有表现,形式相近,但惠州民间舞龙的组织形式,舞龙时的“猎龙公”、“派龙贴”等,均颇有惠州地方特色。
(三)舞狮
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在惠州亦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且延续至今,尚有方兴未艾之势。
中国不是狮的产地,故舞狮应该是舶来品。相传汉代道教天师派鼻祖张天师居龙虎山,坐骑是虎,故汉代百姓是舞虎而不舞狮。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佛教大兴,据说佛教文殊菩萨的坐骑是狮,随着佛教的流传和影响,狮子受民间崇敬,所以舞狮便逐步代替舞虎。据记,南北朝以后,舞狮在民间日益盛行,盛唐时期更是发展到了锣鼓伴舞。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就记曰:“西凉伎,假面胡子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跳舞梁前来致辞。”明清以后,逐步分成南北两派,北派全身包裹,俨然真狮模样;南派以广东狮为主,一人舞狮头,一人舞弊狮尾,舞狮者往往着唐装、灯笼裤,人外露,主要显示武功。
惠州民间的舞狮当属广东狮,近现代在惠州流行的狮主要有4种,一是“大头狗”,谓“大头狗狮”;二是“麒麟”,谓“麒麟狮”;三是扁鼻狮;四是斗牛狮;这4种兽类与西域传入的狮子,在种类上已起了变化。已完全没有了狮的影子了。4种狮中,“大头狗”疑从开平、南雄、顺德、中山等地传入;“麒麟狮”属客家狮,而“斗牛”、“扁鼻”等狮种,以淡水、龙川等地居多。从一些资料看,惠州的土狮种应该是“大头狗”和“麒麟”。
惠州民间舞狮活动亦和舞龙有相同特点,均是自己扎造,平时以街(村)为单位自发组织狮队。旧时在新狮扎造好后,往往到元妙观点睛,谓“开眼”,并进行“抢青”活动。春节期间是舞狮活动最多的时候。除此外,一些大户在喜事及店铺的开张之日,为“驱邪保安”,经常也请狮往舞。
惠州民间舞狮的特点是,狮爷携匣领路,继而是狮子,之后是锣鼓镲钹,持刀、棍、矛等冷兵器的武术队殿后。
舞狮的传统动作有行进、瞌睡、抓痒、登高抢青、抢炮仗等。鼓点分快板、中板、慢板和煞板,多打七声鼓节奏。
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往往就是狮队穿家过巷的时侯,住户鞭炮相迎,并封红包,狮队则在家居中的门庭中舞耍,给户人带来吉祥好运,完后居民鞭炮相送。春节舞狮之习,往往也要延至正月十五方止。
第2个回答  2013-04-02
入年关 腊月二十三开始进入年关,人们开始忙碌,备新碗箸、新衣、年货,打米糕、蒸年糕、炸糖环、炒花生等。80年代中期,花市逐年兴盛,品种繁多,市民春节前逛花市,多选红金桔,取大吉大利之意,其次选菊花、水仙、芍药、富贵竹以及折枝的桃花之类。年前,家家搞卫生、理发、拆洗被褥和擦拭器皿,以示辞旧迎新。除夕之日或前一日,家家户户都贴门神、对联、年画、“福”字等。民国时期,连桌椅、米缸、水缸也贴上一张小红纸,以示吉利。
祭灶 腊月二十三日,惠州有祭灶的习俗,当天晚上,灶上供着汤圆、清茶、大桔,还竖起两条带顶叶的甘蔗,点燃香烛拜谢灶神并烧化黄纸奏疏,其意是请灶神吃饱喝足后,上天奏好事,俗称“送灶主阿公上天”。旧有“军三民四”说法,即军队、官家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居民则在二十四祭灶,有民国时期流传的民谣为证:“腊月二十四,祭灶烧黄纸。只鸡与斗酒,为荐神甘旨。猪肉煮茨菇,鲜鱼焖豆豉。生菜卷香肴,冷欲痹牙齿。终身生意恶,未敢动食指。灶神应明鉴,祐我好生理。更借一帆风,明朝到派尾。”实际上,惠州城基本上是二十三日祭灶,近郊则多在二十四日祭灶。除夕,灶上贴上新的“五龙灶君神位”,两侧有对联:“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或是“有德能司火,无私可达天”;并供着三牲(鸡、鱼、猪肉),点燃香烛祭拜,焚烧纸宝,请灶君入位,称为“接灶主阿公下地”。50年代以后,此俗渐少,但至今仍未绝迹,祭拜者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妇人。
吃团圆饭 年三十晚,全家人用大桔皮烧水洗澡,换穿新衣,用三牲祭拜天地、祖宗,接灶君,外出工作的儿女大多数得赶回家过年,吃团圆饭,一般要在下午6时才开餐。饭后,小孩逛街,80年代始,一般都是合家欢看“春节联欢晚会”电视节目,合家守岁,直至深夜。
开门炮 守岁至凌晨,各家各户点燃鞭炮,俗称“开门炮”。1978年以后,人民生活不断提高,放鞭炮,庆新春的情景更加热烈。时钟敲响12点,即点燃鞭炮,有的人为了“抢头炮”,提前十几二十分钟把炮烧响。其他人闻声接引,一时鞭炮齐鸣,震耳欲聋。4时多,鞭炮又陆续响起来,天亮方止。初一早上,各家门口和大街小巷都铺满炸碎的炮竹红纸,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气氛。
拜年 此习俗古已有之。拜年时间从年初一始延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旧时上门拜年大多拿传统食品馈赠,与亲朋好友见面便拱手相迎,说些祝福的话,给小孩封“利是”(红包)。小孩“逗”(向已婚的大人要)“利是”时要讨口彩,要说“恭喜发财”、“新年好”等祝辞。新中国成立后兴起集体团拜,80年代,时兴醒狮队向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拜年,并专场舞狮、舞拳。年初一至初二,多数人都上街或走访亲戚朋友,互相拜年。旧俗年初一至初三不留客吃饭,传说会把主家吃穷。年初四后,亲戚朋友才互相探亲宴请。
过年 旧时年初一午餐只吃斋菜,忌食鱼肉,煮菜只能用植物油。基 本菜式,有木耳、冬菇、腐竹、油豆腐、金针、发菜、咸菜(称长命菜),还有津丝,不折断、越长越好,以示长寿。现在部分居民仍然如此,但多数不吃斋,而是斋荤并用。年初一还有不洒扫、不洗澡的习俗,民间谓“初一尘,是人神;扫去初一尘,人就没精神”。清代以前,不洒扫、不洗澡之习要延至年初四;民国时期, 由于年初三要送穷,不洒扫、不洗澡习俗一般只延续年初一、初二两天,以年初一最为讲究;50、60年代后,年初一不洒扫、不洗澡之习依然延续,但年初二起就不多讲究。
开年 年初二俗称“开年”,上午餐叫“开年饭”,最丰盛。每家都有白切鸡、茨菇、猪肉、炸鲜鱼或煮甜酸,炒“上水”(指鸡杂、猪杂)等。做生意人的家庭,开年饭用的鲜鱼一定要生鲤鱼和生菜,意即生意兴隆。1949年前,开年饭大多数在早上二时左右开始,吃了才天亮,如今一般则在上午10点钟前吃开年饭。
送穷 将新春积聚的垃圾倒掉,谓之送穷。民间传统多在初五这天送穷,但民国以后,初三送穷逐渐风行。
人日 民间称“初七是人日”,人日即人的生日,惠州习俗规定此日不能骂人,不能打人。这天虽然庆祝形式不多,规模不大,但向有“初七大过年初一”的说法。
舞龙舞狮 惠州民间习惯在春节喜庆之时舞龙舞狮,一般年前到元妙观“开眼”、“抢青”,然后开始舞龙舞狮,直至正月十五才结束,明清时期和民国初期最为兴盛。民间所舞的龙和狮均是自己扎造,以街(村)为单位自发组织队伍。舞龙时,由一人擎彩珠引路,一人舞龙头,十多人舞龙身龙尾;动作包括行龙、穿龙架、跳龙门、打龙饼、卧 龙,随后有“猎龙公”和“派龙贴”。除了舞龙外,还伴有舞凤、舞狮、舞鳌鱼、舞杂水等,出龙时,按路程牌、日月牌、匾额、宫灯、扮色队、鳌鱼、凤、狮、杂 水为序,最后为龙,一路鼓乐不断,龙飞凤舞。舞狮时,由师爷携匣领路,狮子随后,之后是锣鼓镲钹,最后是持刀棍矛等兵器的武术队;动作有行进、瞌睡、抓 痒、登高抢青、抢炮仗等,鼓点分快板、中板、慢板和煞板,多打七声鼓节奏。
(希望对你有帮助,呵呵。)
第3个回答  2013-04-03
可能还是年龄太小的原因吧,在问道她问什么不到旅馆去住宿的时候,她却说说了一句“我出门一般都只待一百块钱,因为我带多了会掉,上一次我就在外面掉了一万多。现在自己身上就只有十几块了,我本来是坐在哪里等天亮了,男朋友就好过来接我。但是就在我等的时候,路边的一个好心阿姨说这个地方不是很太平,所以我就来了你们这里。”感觉她说道掉了一万块的时候,显得特别的骄傲,说道没钱的时候也说的特别的潇洒,比起有些人更加让人尊敬。她还说“我把所有的钱都给了男朋友了,现在没法住旅店了,叔叔我可以就在你们外面的凳子上坐面睡觉吗?你们这里安全,一定不会有事情的!”听见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几个大男人真的有些哭笑不得,是该为这个小姑娘感到欣慰,还是该为这个社会的不公而感到悲哀。我们当然没有同意她的要求,更没有让她在外面外面的凳子上睡觉。因为虽然已经是春天,但是外面的气温依然很低。最基本的良心让我们想到了,一定得帮助这个小姑娘,在核实身份信息后,就将其送到了最近可以住宿的地方。让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也能很安心的好好的睡上一觉,第二天她十五岁的男朋友也一定会来接她。
第4个回答  2020-03-14
是啊吃啊吃啊吃啊吃啊吃啊吃啊都是吃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