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桃园洞,天鹅洞,我国还有哪些奇特的溶洞(写出这些景区的名称和所在地)

如题所述

我国奇特的溶洞有善卷洞、犀牛洞、玉华洞、龙宫洞、乾宏洞等。

一、善卷洞

善卷洞风景区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首。善卷洞位于江苏宜兴市,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长约800米,全洞分上中下后四洞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

二、犀牛洞

犀牛洞,位于贵州安顺市。犀牛洞又称“伙牛洞”,形成于200万年以前,1975年修建地下提水站时,在洞内挖出牛骨化石,遂改名犀牛洞。洞长400多米,宽5-100米,蜿蜒曲折,结构奇特,有澄潭、层楼、别泪、宫殿。

三、玉华洞

玉华洞位于福建省将乐县,面积43平方公里。玉华洞在将乐县城东南5公里的天阶山下,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华光四射而得名。

全洞总长约6公里,有两条通道,由藏禾洞、雷公洞、果子洞、黄泥洞、溪源洞、白云洞等6个支洞和石泉、井泉、灵泉等3条宽1至3米小阴河组成。

四、龙宫洞

龙宫洞,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是1978年新发现的山底溶洞。因山洞酷似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所描述的东海龙宫,故名龙宫洞。

五、乾宏洞

乾宏洞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由6个主洞和许多支洞组成。主洞长共2600多米,宽40米左右,高100多米。洞内有山有水,山水相连,洞中景物由钟乳石组成,最高的钟乳石达70余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善卷洞风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犀牛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华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宫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乾宏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28
景区: 所在地: 景区: 所在地:
善卷洞 江苏宜兴 犀牛洞 贵州镇宁
玉华洞 福建将乐 龙宫洞 江西彭泽
乾宏洞 贵州织金 黄龙洞 湖南索溪峪
燕子洞 云南建水 桃源洞 福建鳞隐
张公洞 江苏宜兴 天鹅洞 福建宁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3-27
芦笛岩 广西桂林 善卷洞 江苏宜兴 七星岩 广西桂林 张公洞 江苏宜兴 伊岭岩 广西武鸣 龙宫洞 江西彭泽 都乐岩 广西柳州 七星岩 广东肇庆 犀牛洞 贵州镇宁 凌霄岩 广东阳春 乾宏洞 贵州织金 黄龙洞 湖南索溪峪 燕子洞 云南建水 桃源洞 福建鳞隐 灵栖洞 浙江建德 滴水岩 福建明溪瑶林仙境 浙江桐庐 玉华洞 福建将乐 地下公园 贵州贵阳 通天岩 广东英德 天池龙宫 贵州安顺 天泉洞 四川兴文
第3个回答  2013-03-27
天鹅洞群风景区于宁化县城东28公里处,因其山形似天鹅且洞内钟乳石如同天鹅般洁白而得名。天鹅群含天鹅洞、神风洞、石屏洞、水晶洞、山涧一线天等6个风貌各异的溶洞,是福建省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密的溶洞群。现已开发可供游览的天鹅洞,以洞内垂直景观发育之丰彩、钟乳石造型之美分布之密为福建溶洞之冠。 天鹅洞纵深2.5公里,系水平廊道式与坚井分层式相结合的奇溶洞。洞分上中下三层,前后7大厅及49个大景,小厅小景不可胜数、层层相接,各厅相连。洞内钟乳累累,石笋林立,峰峦重叠,湖潭倒影。有从40米高处一泻而下气势磅礴的石瀑,亦有精巧玲珑如精雕细塑而成的石珊瑚,有石松参天的陡峭山峰,又有玉权倒影平静的天鹅湖……。置身其中,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宛如登上九天仙境。
第4个回答  2013-03-27
科桑溶洞国家森林公园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科桑溶洞国家森林公园。jpg特克斯科桑溶洞国家森林公园是特克斯林场于1999年投资兴建的。,公园地处新疆历史文化名城“八卦城”--特克斯县境内,位于县城西南38公里处,东经81°38′8″-81°50′43″,北纬42°44′20″-42°57″43″总面积16400公顷。 公园内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为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常见的珍贵哺乳动物有盘羊、马鹿、狍子、雪豹、熊、野猪、北山羊等,珍禽类有大天鹅、雪鸡等。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都具有极高的科研、文教、旅游观赏价值。
目录
简介地貌特点著名景观展开简介地貌特点著名景观展开编辑本段简介科桑溶洞国家森林公园 科桑溶洞国家森林公园
2000年5月正式营业,2003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科桑溶洞国家森林公园。几年来,特克斯科桑溶洞国家森林公园本着边经营边建设的发展思路,逐步加大了对森林公园的建设力度,到目前为止,森林公园已建成接待服务中心一座,欧式木楼一座,欧式木综合厅一座,框架结构标准客房30套,别墅客房8套,,欧式小木屋10间,哈萨克毡房10顶,可同时接待200人食宿及其它服务。[1]编辑本段地貌特点科桑溶洞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为冰川侵蚀的山岳构造地貌,海拔1500-3500米,有堆积较厚的第四纪沉积物,第四纪古冰川遗迹保存非常完整,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湖遍布,终碛堤、侧碛堤堆积遗迹非常明显极具科学研究价值,非常特殊的是在森林公园内还有卡斯特溶岩地貌分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桑溶洞,经专家鉴定,该溶洞是中国最西部的溶洞。
科桑溶洞国家森林公园风景(10张)科桑溶洞已探明部分近3公里长,溶洞内宽窄不一,最宽处有12米,窄处仅容人匍匐通过,洞的顶部,墙壁底部生长着一块块美丽的石钟乳、石笋、石花、石蘑菇,色彩以乳白、奶油黄为主,以绿、兰、黑为铺,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美妙绝伦,洞内各种五颜六色光怪陆离的奇妙景致堪称"梦幻世界"。观赏及科研价值极高。科桑溶洞森林公园是亚高山针叶林与亚高山草原交错分布区域,公园内集中分布着高大挺拔的雪岭云杉,树龄200-300年以上的古云杉遍布林中,森林与草原相间交错,构成美如诗画的风景,浩瀚的草原上,名花异卉争芳吐艳,五彩缤纷。春来公园,残雪未消,大地吐绿。夏来科桑,百花争艳,绿树冰峰交相辉映,赛马叼羊,牧歌悠扬,8月入秋,山果累累,红黄交映,10月入冬,雪原莽莽、青山素裹。编辑本段著名景观科桑溶洞森林公园所在地为冰川侵蚀的山岳构造地貌,海拔1500—3500米,有堆积较厚的第四纪沉积物。第四纪古冰川遗迹保存非常完整,角峰、刃脊、冰坎、冰川湖遍布,终碛提、侧碛堤堆积遗迹非常明显,极具科学研究价值,非常特殊的是在森林公园内还有卡斯特溶岩地貌分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桑溶洞,经专家鉴定,该溶洞是中国最西部的溶洞。1.科桑溶洞科桑溶洞已探明部分近3公里长,宽窄不同,最宽处有18米,窄处仅容人匍匐通过。洞内有大量的月奶石沉积,生动的反映出在第四纪期间当地气候的变化。洞的顶部,墙壁底部生长着一块块美丽的石钟乳、石笋、石蘑菇、色彩以乳白、奶油黄为主,以绿色、黑色为辅,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美妙绝伦,洞内各种五颜六色光怪陆离的奇妙景致堪称“梦幻世界”。观赏科研价值极高。溶洞内负氧离子含量为8-10万个/立方厘米,个别地点高达16万个/立方厘米,在我国洞穴和外围环境来说,其负氧离子的含量是最高的。负氧离子高对人体健康长寿极其有益,是非常理想的疗养和康复基地。2.天山褶皱山地的表面形态奇特多样,有的彼此平行,绵延数千公里;有的相互重叠,犬牙交错,山里套山,山外有山,连绵不断。山地的规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称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称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称为低山。按山的成因又可分为褶皱山、断层山、褶皱一断层山、火山、侵蚀山等。褶皱山是地壳中的岩层受到水平方向的力的挤压,向上弯曲拱起而形成的。断层山是岩层在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力,使岩层发生断裂,然后再被抬升而形成的。喜马拉雅山是典型的褶皱山,江西的庐山是断层山,天山山脉属于褶皱一断层山。每一层岩石代表了不同的地质年代,经常有人在这里找到远古生物化石。3.加斯勒冰川湖(哈语绿湖)冰川湖是由冰川挖蚀成的洼坑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一类湖泊。 冰川在山谷中缓慢的流淌着, 冰川流淌时,对流过的地形进行各种方式的侵蚀和刨蚀,冰川以它自行的轨道向前进,流动中还夹带着不少的泥沙和岩石,这些沙石会逐渐堆积起来。冰川堆积物会堵塞河川或冰川本身,形成冰积物,最后形成湖泊。加斯勒冰川湖是典型的冰碛湖。海拔3200米,湖泊的出口出有大量岩石泥沙堆积。湖面约200公顷,湖水碧绿,湖面始终保持稳定水面。周围三面环山一面是高山草垫,景色优美。4.水帘洞水帘洞是科桑森林公园的一个小而有特色的景点。两股山泉从50多米高的悬崖上飘然而下,形成飞瀑,瀑布下落变化为雨帘。帘后的石壁上有天然大洞,人可以绕过水帘进入大洞。向洞内张望黑呼呼的,有风从耳边掠过,不知到底有多深。来到这里使人不觉的想起那花果山的美猴王。水帘洞也因此而得名。水下落击打石头,砰然作响。四周群山环抱,回声隆隆。绿树黄花互相衬映,人置其中,宛如仙竟。5.第四纪冰川遗迹冰漂砾冰川具有很强的搬运能力,能把冰川侵蚀形成的大量松散岩屑,山坡上崩落的石块等(随冰川运动)迁移到很远的距离,还可受下伏地形的影响,将大的岩块台到很高的位置。冰川消融后,被冰川搬运的各种物质堆积下来,统称冰碛物。其中被搬运的巨大砾石,叫冰碛砾石,又叫冰漂砾。冰碛垄所谓的冰碛垄,是冰川搬运、堆积下来的巨大石块,呈垄状堆积。冰碛垄是典型的第四季冰川遗迹,一般在我国的青藏高原比较多见,在低海拔的地方很少有这么大规模的冰碛垄。冰斗在河谷上源接近山顶和分水岭的地方,总是形成一个集水漏斗的地形。当气侯变冷开始发育冰川的时候,这种靠近山顶的集水漏斗,首先为冰雪所占据。冰雪在集水漏斗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流动而成冰川。冰川对谷底及其边缘有巨大的刨蚀作用,它象木匠的刨子和锉刀那样不断地工作,原来的集水漏斗逐渐被刨蚀成三面环山、宛如一张藤椅似的盆地形状。这种地形叫做冰斗。冰斗大多发育在雪线附近的高程上。一般山谷冰川,往往爬上冰坎,才能看到白雪茫茫的粒雪盆。当冰川消失之后,这样的盆底就是一个冰斗湖泊。高山上常常可以见到冰斗湖,它们有规则地分布在某个高度上,代表着古冰川时代的雪线高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