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意思是一个字都不写,而寓意已经非常

如题所述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意思如下:

1、不着一字,尽显风流的意思是不用太多华丽的词藻,过多的烘托。只用含蓄简明的语句,就把所包含的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出自《诗品:合蓄》,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

2、不仅形象地概括和描绘出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而且从创作的鱼度深入探过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含蓄是描述诗的24种风格中的其中一种。

原文: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泳满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拓展资料:

唐代是中国诗歌文化发展的巅峰,不论是从诗人规模还是作品质量上,再没有哪个时期能望其项背。这一时期,诗歌理论发展也达到了一个巅峰,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部着重探讨诗歌美学问题的理论著作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含蓄》一则是《二十四诗品》的第十一品,是全书最具文采的篇章之一,向来为人所称道。既名日“含蓄”,下笔就不能太露骨,提出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作诗也好,行文也罢,神韵首先是摆在第一位的,就是要让读者品出“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来。

紧接着,为具体阐述这种思想,作者首先举了个例子,“语不涉难,已不堪忧”:在措辞上没有苦大仇深的句子但蕴含在字间的忧患就足以让人唏嘘不已,以文已尽而意有余,回味无穷为上。

第二段是在第一段基础上的递进,主要是想说明含蓄所要达到的境界,“是有真宰,与之沈浮”。所谓的“真宰”语出《庄子·齐物论》,即指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在此则是指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含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作品的“沈浮”而“与之”,须得自然。如酒之溢出于器虽已积满,而仍不休,抑如花之将绽,遇有秋寒之气,则必放慢其速,含而不露。这两个比喻不仅切合命题,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说这则很有文采。

文到第三段而境界始大,空中之尘、海中之沤,无穷无尽,而诗人只要取其九牛之-毛,也就理解他们的特质了。进而以一驭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而末句之“万取一收”与首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一纲领性判断相照应,这也正是一种含蓄的笔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