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注向秀的《庄子注》和郭象的《庄子注》的关系

如题所述

向秀的《庄子注》在庄子注解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他在约公元227年至277年间,以“子期”知名,是“竹林七贤”之一,与嵇康、吕安关系密切。起初,他与嵇康讨论《庄子》注解,嵇康对此持保留态度。向秀注成后,得到吕安的高度评价,认为庄周仿佛复活了一般。


关于郭象的《庄子注》与向秀的关系,《晋书》中存有争议。一种说法是郭象在向秀的基础上“述而广之”,即发展了向秀的注解。另一种则称,向秀未完成的《秋水》、《至乐》及《马蹄》篇,郭象后来补作并修改了注解。然而,根据不同的文献记载,我认为《向秀传》所言更接近事实,郭象直接抄袭或修改向秀注解的说法并不符合所有的历史证据。


首先,向秀的注解因其创新性和影响力,即使在他去世后,他的著作,特别是《庄子注》,应该仍然广为流传。其次,张湛在注解《列子》时,既有引用向秀注解,也有引用郭象注解,这表明郭象的注解并非全然抄袭,而是有所发展。再者,陆德明时代的《经典释文》中,向秀和郭象的注本卷数和篇数不同,说明各自独立存在。最后,刘孝标在注解中明确指出,当时《庄子·逍遥游》的解释主要分为支遁义和向郭义,郭象的注解是对向秀义的深化,而非简单重复,这进一步证实了“述而广之”的关系。


综上所述,郭象的《庄子注》与向秀的注解并非简单的抄袭,而是郭象在向秀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理解和扩展,形成了独特的向郭义,这是对向秀工作的继承和创新。
扩展资料

西晋郭象著。郭象,字子玄,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生于公元252年,死于312年。他早年家居,“州郡辟召,不就。”后来被召为司徒掾,不久又升为黄门郎。由于受到东海王司马越的赏识,被引为太傅主簿。郭象善于名理,口才极佳。当时人反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晋书·郭象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