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记忆力?

急场如救火,拜托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特别是识记后48小时之内,遗忘率高达72%,所以不能认为隔几小时与隔几天复习是一回事,应及时复习,间隔一般不超过2天。不断地重复才能让需要记忆的东西牢固地印在大脑上。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和人们的时间使我们充分体会到,在识记材料后9小时进行回忆可很快恢复记忆。这时你花10分钟可能就能记起所学内容,而如果你要等到10天后,可能花1个小时的复习还不一定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与其日后"费力不讨好",不如就在识记后9小时内复习,这样即节省了复习时间又达到了良好的记忆效果。

扩展资料

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一、复习要及时。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里,所以及时复习非常重要,可使即将消失的记忆痕迹重新强化,变得清晰,使学到的知识不断纳入知识系统之中。这样,在识记材料尚未大量遗忘之前,趁热打铁,否则时间长了,大量识记材料已经遗忘,那时再去恢复,就差不多等于重新开始。

二、复习方式单调既容易感到乏味,又容易产生厌倦、疲劳。而多样化的复习,则可使人感到新颖,促使各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记忆的效果.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理解复述同一内容,要尽可能地动员多种感官的参与。例如同一字词的复习,可以默写、填空、分析字形、造句、写同义词和反义词等方式进行,在记忆某一内容时可边读、边看、边写.。

此外,还可采用尝试回忆的方法来进行记忆,因为尝试回忆的目的、任务更明确、更具体,能使大脑皮层注意的兴奋性增强,留下的痕迹深,能及时发现重视材料中的难点,集中力量解决,心理学家盖兹的实验表明;当以20%时间用于诵读,80%用于回忆时,其记忆效果最佳。

三、合理安排和分配复习时间。这主要是指一般情况下,采用分散复习(将复习分成若干次,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其效果将优于接集中复习(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连续地重复复习以学的材料)。这是因为集中复习使大脑神经容易产生抑制的积累,而分散复习有较多的时间间隔,使抑制易于消除的巩固。

四、复习内容系统化。复习要注意根据各部份内容、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整理、归类,使之系统化。通过整理使所复习的内容结构紧凑、思路清晰、承上启下、相衔接,这样更便于记忆,否则杂乱无章、相互干扰,其记忆效果将大在降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遗忘曲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30

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单词

 

一、 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发表了一篇关于记忆研究的实验报告,由此成为了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根据我们所了解的可知,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而我们平时的记忆过程是这样的: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 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

艾宾浩斯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过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二、 使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背单词

(一) 复习点的确定(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定):

1. 第一个记忆周期:5分钟

2. 第二个记忆周期:30分钟

3. 第三个记忆周期:12小时

4. 第四个记忆周期:1天

5. 第五个记忆周期:2天

6. 第六个记忆周期:4天

7. 第七个记忆周期:7天

8. 第八个记忆周期:15天

 

(二)背诵方法:

1. 将要复习的单词分为一个一个list,建议每个list的单词数不要超过60个,这里以60个为例

2. 初级单词时需要记忆的内容:

(1)单词外观

(2)单词中文释义

(3)单词记忆法

3. 每个list的具体背诵过程(每个list按6也,每页10个单词计):

(1)背完一页(4~8分钟),立即返回该页第一个单词开始复习(大约20~60秒)

(2)按上面方面背完1~6页(大约在30分钟),回到第1页开始复习(4~6分钟)

(3)按上面同样方法背完7~12也,一个list结束

(4)相当于每个list被分为6个小的单元,每个小的单元自成一个复习系统;背一个list总共需要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4. 复习过程:

(1)复习方法:遮住中文释义,尽力回忆该单词的意思,几遍下来都记不住的单词可以做记号重点记忆。    

(2)复习一个list所需的时间为20分钟以内    

(3)当天的list最好在中午之前背完,大约12小时之后(最好睡觉前)复习当天所背的list   

(4)在其后的1,2,4,7,15天后分别复习当日所背的list      

5. 注意事项:    

(1)每天连续背诵2个list,并完成复习任务;    

(2)复习永远比记新词重要,要反复高频率的复习,复习,再复习;    

(3)一天都不能间断,坚持挺过这15天,之后每天都要花大约1小时复习;

 

(三) 具体执行表格


三、 总结:

54天之后,单词量会发生质的变化,一定要坚持下来噢~如果难以坚持可以使用微信的【背呗背单词】小程序背单词,背呗背单词小程序严格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设计背单词逻辑,操作方便实用,需要的同学可以尝试。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9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特别是识记后48小时之内,遗忘率高达72%,所以不能认为隔几小时与隔几天复习是一回事,应及时复习,间隔一般不超过2天。不断地重复才能让需要记忆的东西牢固地印在大脑上。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和人们的时间使我们充分体会到,在识记材料后9小时进行回忆可很快恢复记忆。这时你花10分钟可能就能记起所学内容,而如果你要等到10天后,可能花1个小时的复习还不一定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与其日后"费力不讨好",不如就在识记后9小时内复习,这样即节省了复习时间又达到了良好的记忆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实验研究表明,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那么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呢?
  {一}、复习要及时。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里,所以及时复习非常重要,可使即将消失的记忆痕迹重新强化,变得清晰,使学到的知识不断纳入知识系统之中。这样,在识记材料尚未大量遗忘之前,趁热打铁,否则时间长了,大量识记材料已经遗忘,那时再去恢复,就差不多等于重新开始。心理学的实验也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斯必叟给两组被试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学生学习后不久进行了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8%;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所以复习要及时,当天功课当复习,做到“学而时习之”。
  {二}、复习方式单调既容易感到乏味,又容易产生厌倦、疲劳。而多样化的复习,则可使人感到新颖,促使各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记忆的效果。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理解复述同一内容,要尽可能地动员多种感官的参与。例如同一字词的复习,可以默写、填空、分析字形、造句、写同义词和反义词等方式进行,在记忆某一内容时可边读、边看、边写。
  此外,还可采用尝试回忆的方法来进行记忆,因为尝试回忆的目的、任务更明确、更具体,能使大脑皮层注意的兴奋性增强,留下的痕迹深,能及时发现重视材料中的难点,集中力量解决,心理学家盖兹的实验表明;当以20%时间用于诵读,80%用于回忆时,其记忆效果最佳。
  {三}、合理安排和分配复习时间。这主要是指一般情况下,采用分散复习{将复习分成若干次,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其效果将优于接集中复习{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连续地重复复习以学的材料}。这是因为集中复习使大脑神经容易产生抑制的积累,而分散复习有较多的时间间隔,使抑制易于消除的巩固。
  前苏联心理学家沙尔达科夫的实验也表明:两个成绩大体相同的班,在学习自然课时,一学期内,甲班讲完课集中复习5节,乙班则用5节课进行4次单元复习,实验结果证明,后者测验成绩远高于前者。
  可见,复习时间要合理分配,不要集中在一起。具体的次数、时间和时距的安排要根据材料数量、性质、年龄特征决定。
  {四}、复习内容系统化。复习要注意根据各部份内容、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整理、归类,使之系统化。通过整理使所复习的内容结构紧凑、思路清晰、承上启下、相衔接,这样更便于记忆。否则杂乱无章、相互干扰,其记忆效果将大在降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3-16
你好,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

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根据这一遗忘曲线,我通过练习“精英特快速阅读” 来提升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精英特快速阅读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右脑开发的方法。它激活我们的“眼、脑”潜能,培养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声现象,形成眼脑直映,用以提高记忆、理解、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阅读之后,我们可以在艾宾罗浩斯遗忘曲线内及时的巩固复习和再学习,真正做到长期记忆、永久记忆。具体练习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用软件练习30个小时就能使阅读速度提高5-10倍左右,学习每天练习1-2个小时,两个星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快速记忆、快速阅读、快速理解、思维等方面可以得到快速的提升。

另外,有助于辅助提升记忆力的食物:
①保护大脑的抗氧化物:蓝莓或草莓、西兰花、胡萝卜、大蒜、葡萄、菠菜、大豆、茶、番茄、全谷物。②建筑大脑的健康脂肪:三文鱼、金枪鱼、亚麻油、菜籽油、小麦胚芽、蛋类。激发大脑能量的高酪氨酸蛋白:乳制品、蛋类、海鲜、大豆。③滋润大脑的水:哪怕轻微的脱水都会减少精力、损害记忆力。④调节大脑运转能量的膳食纤维:蔬菜、豆类、坚果、水果、全麦谷物等。⑤大脑建筑模块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B6、B12、维生素C、铁、钙等是搭建大脑的“必需模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2-22
{一}、复习要及时。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里,所以及时复习非常重要,可使即将消失的记忆痕迹重新强化,变得清晰,使学到的知识不断纳入知识系统之中。这样,在识记材料尚未大量遗忘之前,趁热打铁,否则时间长了,大量识记材料已经遗忘,那时再去恢复,就差不多等于重新开始。心理学的实验也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斯必叟给两组被试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学生学习后不久进行了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8%;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所以复习要及时,当天功课当复习,做到“学而时习之”。
  {二}、复习方式单调既容易感到乏味,又容易产生厌倦、疲劳。而多样化的复习,则可使人感到新颖,促使各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记忆的效果。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理解复述同一内容,要尽可能地动员多种感官的参与。例如同一字词的复习,可以默写、填空、分析字形、造句、写同义词和反义词等方式进行,在记忆某一内容时可边读、边看、边写。
  此外,还可采用尝试回忆的方法来进行记忆,因为尝试回忆的目的、任务更明确、更具体,能使大脑皮层注意的兴奋性增强,留下的痕迹深,能及时发现重视材料中的难点,集中力量解决,心理学家盖兹的实验表明;当以20%时间用于诵读,80%用于回忆时,其记忆效果最佳。
  {三}、合理安排和分配复习时间。这主要是指一般情况下,采用分散复习{将复习分成若干次,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其效果将优于接集中复习{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连续地重复复习以学的材料}。这是因为集中复习使大脑神经容易产生抑制的积累,而分散复习有较多的时间间隔,使抑制易于消除的巩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