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居委会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我们老师要我们写有关居委会的调查报告.不知道怎么写。

孙路居委会创建小康示范村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区委《关于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调研的通知》精神,我们对孙路居委会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总结,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现状
辛店街道孙路居委会现有常住居民350户1300多口人。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不放松精神文明建设,全居呈现出班子硬、村风正、民心齐、经济兴的良好势头。2004年孙路居被市政府列为首批创建的小康文明示范村。
(一)经济建设方面
2003年全居社会总产值10700万元,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预计2004年社会总产值1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人均纯收入6300元,比上年增长5%。全居经济建设随着中兴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已步入正轨,下设的建筑公司7个施工队,拥有固定资产近1300万元,年产值2100万元,年利税可达680万元,运输公司有20部大型货运运输车和36部中小型出租车,纯收入可达260万元;土方工程公司拥有7部挖掘机,12部翻斗运土车,年获利可达240万元,与外地商合作的华东电线电缆公司年收红利20万元。另外,还有个体私营经济200多户,户均年纯收入也在5-6万元以上。现在又投资2500多万元在城区规划建设了占地100多亩的7栋228户居民楼和470户总面积为2.8万多平方米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居民楼和小商品批发市场已启动并开始运营。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居住与生活条件的改善,全居经济建设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果,为小康文明村的创建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结合“三级联创”活动,从提高居两委班子素质入手,积极争创“五个好”支部。一是注重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了堡垒作用。加强对居党支部的教育和培养,居中84.3%的党员掌握了1-2门致富技术,87.3%的党员获得了“绿色证书”。党员干部的思想开放,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大多数党员尤其是两委干部已成为全居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二是注重加强了制度建设。加强自治制度的建设,依法治居、遵章办事,对于提高班子的号召力很重要。多年来,他们主要加强了以《孙路规范化管理规定》为核心的自治制度建设,规范了“两委”和居民的言行,减少了居务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还制定了党员联系户制度、党组织工作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十星级文明户评审制度、群团组织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工作规章,对有效地发挥各种自治组织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效果。三是实行民主化管理,坚持政务、财务“双公开”。作为民主管理的内容,他们最早制定了党员议事制度,居委会的重要事情、重大决策,都交党员大会讨论通过,实行政务、财务“双公开”,已通过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了用电治理、自来水工程建设,通过了公路建设、华东电线电缆公司扩建工程、房地产开发等多项重大决策,为这些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四是实行严格的民主监督,增加村务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检查,选出了居民代表,商定居委会的大事要事,成立了理财小组,监督居委会的财务支出,并按期公布开支帐目,从而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近年来,为使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重点抓了教育、阵地和载体等工作。一是抓教育,提高了全居的整体素质。在居干部和党员中提出了“讲奉献、树形象、讲公道、树正气”的教育口号,使居风正了、民心齐了、干劲足了。二是抓阵地,干部群众有了共同的家。充分发挥文化大院的作用,利用居民夜校、业余党校、人口理论学校,请来专家、致富能人,传授法律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致富经验。三是抓载体,使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工农共建、治安联防。经过长时间分析琢摸,认识到居委会的集体企业也好,私营经济也好,所依靠的市场主要是油田,密切与油田单位的关系,是全居经济长远发展的要求,经过居“两委”研究,决定变阻、扰、卡、要为维护、联谊、服务,融洽了与油田有关单位的关系,得到了油田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站稳了全居经济发展的大市场。成立红白理事会,新事新办,移风易俗,倡导新风尚,推举了四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义务为群众操办,深受居民欢迎。搞好村居规划,改善居住环境,大力提倡新型生活方式和习惯。规划建设了孙路新村,在城区新建了居民住宅楼、小商品楼批发市场。治理了用电秩序,更新了供电系统,接通了电视闭路线,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文化水平。十星级文明户实行动态管理,每年两次评审,星级榜上的户主姓名用活动牌,根据评审情况,可以随时加星、减星,增强了十星级文明户活动的吸引力,也给十星级文明户增加了压力,使他们时时处处为保持星级注意言行。
通过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建立健全自治制度,实行民主化管理,实现了居班子办公制度化、工作制度规范化,增强了班子整体活力,提高了在群众中的威信,为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主要做法
1、抓领导,明确责任,上下齐抓共管。结合“三级联创”活动,努力提高创建小康文明居效果的有效形式和载体。为了保证创建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两委”班子成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掌握情况,抓好重点,热点问题的调处,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全居上下形成了领导带头,全民参与的创建小康文明居新局面。
2、抓班子,带队伍,找准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突破口。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关键在于班子队伍素质的提高上,在创建中,“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群众的目光都聚焦在干部身上,按照党员干部带头,选准配强创建小组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小组成员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基础上,把一批年富力强、素质好、善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党员选入领导小组,从而使创建领导小组更富朝气、更具号召力和战斗力。
3、抓典型、促发展,扩大创建成果。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些初步达到创建要求的点、事都存在一个再提高、再发展的问题。为此,我们做到思想不松、力度不减,采取得力措施,抓点带面、积极探索,不断促进小康文明村建设上新的水平,防止反牌。在创建活动中注意示范点的创建工作,确定了在新村楼区、小商品市场的“五化”工程,及时总结推广示范点的经验做法,组织群众到示范点和其他创建村居观摩,使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推动了全居创建活动的深入发展,成果不断扩大。同时,引导示范点跃向新台阶,要求按照创建标准检查,进一步充实提高创建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4、抓热点、办实事,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切实抓好居两委干部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深入群众中同吃、同住、同带动。抓住热点,为民办实事,调处各种纠纷,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有效地促进了居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转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5、抓教育、察民情,全面提升小康文明居的整体水平。为全面提高全居的整体水平,紧紧围绕“五个好”和小康文明村创建的目标要求,认真制订规划,狠抓工作落实,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大村居基层组织建设。居两委干部进门入户搞调研,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关注和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有效地推动我居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6、抓特色、建市场,促进居经济发展。居两委积极摸清家底,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地选择经济发展路子,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的优势产业。同时,积极创建市场,开展村居社会化服务,向群众提供新信息和新技术,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司+市场+农户“的经营方式,有力地促进了第三产业化进程,使居民的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加。
7、抓“公开”,促管理,保证各项制度落实。居建立了工作规则、议事规则、党建目标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干部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并在创建工作中认真落实,使居干部的行为得到有效的规范和约束。对凡是涉及到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及时向群众公开,保证了居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推进了居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
8、抓创建、树榜样,“三个文明”同步发展。在创建小康文明村活动中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抓好居思想政治教育与居民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村居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三户”(遵纪守法户、脱贫致富户、文明小康户)和小康文明居的创建活动,有效地遏制了“黄、赌、毒”和封建迷信之风的蔓延,净化了社会风气,涌现出了一大批小康文明示范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8
提供一篇例文,供参考。

赵集居委会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2006年6月,栏杆集镇赵集居委会所辖北周、砖厂胡等8个自然村人选省级新农村示范村,一年来,在区、镇两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居委会干部和理事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示范村群众积极响应的基础上,我居委会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基本情况
赵集居委会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较低,经济收入主要靠传统农业和劳务输出。人选的8个自然村隶属并村前的赵集居委会,基础条件都不是很好,新农村建设有一定难度。在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主要是完成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以“三清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成效明显。截止5月底,除尹士岗自然村外的7个自然村共完成水泥路7850米和沙石路4300米,其中村内道路11050米、村外道路300米;清理垃圾点144处42.2吨,清理污水塘4个约2703吨,清理杂物277个;拆除废弃房屋39间面积605平方米,铺排水管道2200米;拆除露天粪坑77个,新建垃圾池5个,沼气池(含沼气式厕所)26个。二是牵头单位认真组织,帮扶单位大力支持成效显著。区委组织部是赵集居委会新农村建设的牵头单位,城管局、区法院等8家是帮扶单位。去年以来,组织部主要领导多次到村调研,指导工作开展,还适时召集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现场会,现场帮助解决难题。目前共收到区委组织部、区城管局等6家单位送来帮扶资金15.1万元,石子等物资1500余吨,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各包村干部责任到人也是完成此项任务的关键。三是理事会人员得力、干群上下一心是基础。一个村建设的好坏与否关键是理事会,理事会工作得力的建设效果就好,砖厂胡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村理事会成员威望高、责任心强,目前该村建设走在全居前例。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村庄建设效果就明显,八里坊村就是这种情况,目前各村群众自筹新农村建设资金24.38万元。

二、存在的若干问题
1、部分干群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有待提高。
2、少数帮扶单位帮扶意识还不强,资金难以到位。
3、各种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合力作用发挥有待提高。
4、工作缺乏后续资金保障。
5、群众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三、几点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远性的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培养生长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要从各地农村,特别是农民的具体的实际需要出发,防止这一把惠及亿万农民的德政工程、良心工程,变成新的强迫命令的“运动”、新的名实不符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笔者认真阅读了相关资料并结合本人在赵集居委会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注意十个方面的问题。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立足乡情。赵集居委会作为我区相对贫困地区,存在交通不便、产业单一、人均收入低、农业基础薄弱以及农村文化教育落后等情况。如尹士岗村,地处偏僻山区,居住分散、人口少、经济收入低,要建设新农村,群众认为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群众接受程度差,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到目前建设还没有启动。这些情况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考虑这些问题,立足当地实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努力培育和造就新农民。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素质决定农村的发展速度、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只有把农民培育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保证农民和农村发展有广阔的空间,才能保证广大农民体验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一是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群众科技致富能力;二是加强思想道德、民主、法制建设,提高群众文明程度,努力构建文明小康示范村。
三、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尊重他们的意愿,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要让农民自己办事,自己管事,自己选择项目,自己确定方式,自己决定速度,真正发挥农民在筹集和管理建设资金、选择建设项目、签定建设合同、监督工程进展等方面的作用,切忌政府越俎代疱、一厢情愿替农民作主。
四、规划要合理科学。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处理好当前发展现状和长远建设目标的关系。充分考虑今后工业化、城镇化的长远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又要反对一刀切,搞“千篇一律”、“千村一面”。规划村容村貌,既要注重房屋、道路等的建设,又要有利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等。总之,要从每一个村组、每一户农家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合理科学、有利发展的新农村规划。
五、要面对现实,正视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的实际,我们尚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农村要解决的问题,仍然非常之多,农民的疾苦、需求、企盼都需要我们去关心、了解。因此,要深入调查研究,扎根基层、扎根农村和农户,搞清楚他们有哪些疾苦、需求、企盼,分清轻重缓急,尽可能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真正让农民切实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处,从而调动积极性、增强凝聚力,逐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六、要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力度。投入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不仅应该涉及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环境、教育、文体、医疗、商贸、住房等硬件条件的改善、整治和建设,而应该同时覆盖软件系统的建设,村干部与村民的培训、村规民约的制订、村居公共设施管理制度的建立、村居健康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等等。当然,“社会主义新农村”毕竟是农民自己建自己的家园,要以农民为本,研究农民的现实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着眼农村的发展远景,立足当地的具体条件,在积极、科学的引导下,通过规划引导、政策引导、典型示范的方式,引导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让农民看得到,感受得到新农村建设的益处。
七、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同时要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村民民主管理和自治水平。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医务人员的培训,做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强化经常性工作措施,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兑现落实工作;深入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继续抓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广泛开展“文明户”、“文明院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文明新风;要大力宣传推进村民自治建设的法律法规,让农民进一步了解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和参与管理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规范和加强村级事务管理,提高村级工作的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级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村级班子的工作能力,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农村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八、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主要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不相适应的问题。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实现一村一品,一品一产业的发展格局,打造农业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九、下派乡镇干部担任“村官”。当前,可以结合乡镇机构改革,把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事业心和自愿献身农业农村工作的年轻干部下派到村担任村支书或村副主任,通过他们带领农民学习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管理知识,同时做好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示范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当好引路人。
十、要积极探索研究保持和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长效机制。第一轮示范村建设进入尾声,第二轮新农村建设申报工作已开始,如何克服“猴子掰玉米”现象,还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积极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确保新农村建设成果长效。
第2个回答  2013-07-08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创建小康文明村活动中,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的党员群众对创建小康示范村认识不足。个别群众对小康示范村概念模糊、意识不强,有的人认为,经济建设是关键,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小康文明示范村创不创都自然会达到。
2有的两委成员素质不高。个别班子成员能力偏低,文化程度低,年龄偏高,管理力度不大;有的甚至与其他成员不团结,工作不协调,拉帮结派,唱对台戏,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3居民的思想观念没有根本性转变。一些居民还保留着“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别人干啥我干啥”、“别人要啥我要啥”等观念,在生产上那种从众和自发性的占大比例,对政府号召的即使极有发展潜力的经济项目,他们往往持怀疑观望态度,不愿积极响应,反应冷漠。同时居民“等、靠、要、小富既安”思想观念还根深蒂固,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很难发挥,影响经济的发展。
4有的居民信念发生动摇。居民科技教育培训缺乏系统性,效果不理想,对市场经济缺乏正确的认识,追求实惠而不关心政治,不关心集体大局。
5三个文明建设不协调,群众思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文化娱乐设施相对较少。

四、基本思路和主要对策措施
根据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工作的部署,结合居实际,以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活动为切入点,围绕小康文明示范村标准目标,抓重点、树典型、求落实、讲效果,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向前发展。着重抓好以下迹象工作:
1提高党员群众对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重要性的认识。要把创建工作摆在居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按照创建标准开展工作,同时要密切配合,发挥整体优势,创建小康文明村,促进全居稳定和经济发展。
2坚持不懈地抓好居班子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理想信念、宗旨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营造廉政为民、廉洁奉公的良好氛围。加大培训力度,注重培训效果,提高班子成员的自身素质。
3提高居民群众素质和参与积极性。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文化、实用技术教育培训,提高群众奔康致富的本领。
4抓好信息传导。通过各种渠道和多种方式,设信息网,给居民提供各种信息,培养和发展各种经纪人,拓宽致富渠道。
5以科技为先导,发展第三产业。通过试点方式,以点带面,以面带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五、创建建议
根据我居创建实际,对市创建办公室提出如下建议:
1为加快居小康建设步伐,作好聚龙亨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启动宣传工作,扩大市场的知名度,力争让聚龙亨市场成为我市影响力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并向周边地区辐射,促进居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2为保证创建工作的质量,请市里的领导经常来居检查指导创建工作。
3整个创建工作面广、任务重、资金投入大,为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请上级部门给予适量的资金支持、补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