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考制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如题所述

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基本制度,它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机制,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工作、收入、名誉和地位,因此备受社会关注。我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科举考试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二是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
  民国时期,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教会大学之间相互竞争,各大学以自主招生为主,也有联合考试、委托招生等形式。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学校和其他教育资源全部国有化,高考制度走向统一成为必然。1950年,教育部发布文件《关于高等学校1950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指出,本年高等学校招生,由各大行政区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局部的联合或统一招生,并允许各校自行招生。1951年的高招基本沿用了1950年的规定,但提出了进一步统一化、规范化的措施。1952年6月,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1952年度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指出,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全国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统一领导与分省、市、自治区办理相结合的招生办法。统一性具体体现在:严格控制招生名额,须经教育部、人民政府批准;考试操作环节统一执行,统一招考日期、考试内容、录取原则等。这样,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就建立起来了。当时高招政策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服务,为工农服务,因此政策有明显的工农倾向,工农出身或本人有工农成分的考生享有加分、优先录取、保送免试入学等政策。

你可以在这里 参考 http://www.xhgmw.org/archive-49928.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