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有120个故事,哪几个比较容易写读后感

哪几个故事容易写读后感吖?最好给6个

此事见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p>

“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作者着力于塑造关羽“义绝”形象的重要篇章(清毛宗岗曾言,《三国演义》有三绝,“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公),这段文字也是演义中描写关羽内心世界变化的经典段落,可谓是处处细微到了极致,我们不妨来一同赏析。</p>

这时的曹操刚刚经历过赤壁惨败,正在亡命之路上逃窜。而即便是这样,曹操仍然不愿意表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慌以及低落的情绪,想通过嘲笑诸葛亮、周瑜的“无智”来予以掩饰,也想以此来激发兵士的斗志。可事实却在一次次打击着曹操仅剩的一点点信心,赵云、张飞的两次伏击已经把他的残兵败将冲得七零八落,所剩无几。而就在华容道上,当曹操第三次嘲笑诸葛亮、周瑜“无能”的时候,却是:</p>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注1)</p>

对于曹军此时的想法,演义介绍得非常清楚:“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是啊,此刻的曹军“止有三百余骑随后,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更何况这三百余人已是人困马乏,心无斗志,在关公的五百校刀手精锐部队面前,简直是不堪一击!</p>

正是在这种敌我强弱分明的情况下,占优势方的关公心里正在发生不断的、复杂的变化:</p>

一开始,当曹操已经知道难以逃脱之后,听取程昱的意见,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这一句初看毫不出奇,关曹本是旧相识,见面问候一下似乎无可厚非,但这是在两军对垒之际,如此问候显然另有深意。</p>

面对这个老朋友问候,关公没有了立军令状时誓斩曹操的强硬态度,而是略显温柔地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虽然是向曹操挑明此行来的目的只有一个——设伏于此,就是为擒拿你回营,再无二想。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关公这里用的是“丞相”,这个不可能出自关羽之口的“尊称”,要知道在曹操许田打围的时候,“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将校,见了金鈚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玄德背后云长大怒,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这个时候的关羽,别说是“丞相”,完全是“操贼”的骂名不绝于口,恨不能将曹操扒其骨、剥其皮。</p>

按照常理来说,虽然关羽曾蒙受曹操的恩惠,但关公身负军令状而来,首先就应该划清界限,不应该承认曹操这个“逆臣”的丞相身份。但是华容道处的关羽,心中翻腾的只有“降汉”那段岁月,早已忘记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事实,心中只是想到这位曹丞相曾给过自己相当大的恩情。此时的关羽,可谓是正处在“忠”与“义”的尖锐矛盾之中,一边是国家大义,一边是朋友情感(不要说你任何时刻都可以深明大义,把以往的感情置于不顾;也不要说你可以同曹操划清界限而没有丝毫朋友之情,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曹操对关羽“封侯拜将,恩深义重”,任谁都不可能铁石心肠)。也正因为此,关羽已陷入理智同情感交战的漩涡之中。</p>

曹操自然不简单,一看关公如此称呼自己,感觉到关羽已然心动,马上提起以往曾经对关羽的恩情。要知道如若曹操这时仅仅述说自己曾经对关羽“封侯拜将,赐金赠袍”的奖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就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功绩来看,绝对对得起这样封赏(关羽也曾明言,要为曹操立下功劳之后再走,确实是言出必行),所以曹操明白,只有侧重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之事才能真正让关羽感到是自己背叛了曹操。而且曹操知晓关公喜读《春秋》,举出了卫国派庾公之斯追击子濯孺子一事(注2)。这一事更是触动了关公的心弦,作为一个天下闻名的英雄,关公爱惜自己的名誉可说是超过了一切,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也要维系自己的名誉,他生怕因为此时置曹操于死地,会使得自己背上忘恩负义的“坏”名声,在这种情况下,知恩图报的思想显然已经占据了关公的内心,他的心理防线已经被曹操所攻破,于是关公谓众军曰:“四散摆开。”摆明了自己“放曹”的想法。</p> 许有人会说曹操狭隘,念念不忘自己施舍过的小恩小惠,似乎只要抓住一点机会就大肆渲染他对关羽的恩情。我想此说有些小看曹操了,其实在关公过五关之时,倘若不是曹操放行,关公护送这两位嫂子是跑不掉的,情形和现在曹操相差无几。当时曹操并没为难关羽,一方面表现得非常大度,命众将不得追赶,另一方面也可看做曹操非常欣赏关公这种义士,愿意以朋友之心理解、尊重、钦佩关公这非凡的义举,发出了“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这样的赞叹,所以曹操也是个非凡的人物,而此刻求生的本能很自然地让他旧事重提,以求自保,这也是人之常情。</p>

然而这还没完,关公虽然表明了放曹操过关之意,但在这过程中,关公的内心又起波澜,他又想起同刘备的结拜之情,那时候他们的志向,即是“上报国家,下报黎民”,大哥最大的劲敌此刻正在自己手中,国家命运系在己手,况且临行前自己以性命立下了军令状。想到这些,关公又觉得“放曹”非常不妥,心里波涛汹涌,十分混乱,“大喝一声”来发泄自己这种矛盾的心情。即便是这样,在最后关头终究是情感战胜了理智,曹操的故旧之情无法忘却,关公又看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曾经的强者曹操此刻已是“人饥马乏,中箭着枪者不计其数”,际遇惨不忍睹,一向孤傲的关公顿时心生恻隐之心,终让曹操得脱。</p>

关于关羽的义释曹操一事,历来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关羽这样放走曹操,因一己私利背叛了原则置国家大业于不顾,同时也背离了刘关张结义时的忠义,甚至说关羽敌我立场不分,丧失人生信条等等。这种把个人感情凌驾于集团利益之上,坚持以自己所推崇的“义”来行事,是不值得提倡的。</p>

另外一种意见恰恰和前一观点截然相反:认为关羽的放曹,对于《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这正是由于他的性格所导致的必然行动。按照“士为知己者死”的古代观点,关羽此举是可以理解的。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所以关公能这样做也是人之常情,是应该被我们大家所理解的。华容道为什么放曹操,因为曹操当年对他有恩。而关公之所以被我们视作大人物,自然见识、胸怀要超越凡人许多,这样的人物,有仇未必一定要报,但是有恩,一定要报,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士为知己者死,都是这个意思。曹操虽然比及同刘备的兄弟之情差了许多,但是对于自己绝对是有恩的,虽然在之前关羽有斩颜良、文丑的报答之举,但是曹操的恩还是留下了。所以关羽放了曹操不但能得到读者的谅解,反而更让关羽忠义的形象更深入人心,因为这是符合一般老百姓的行为规范的。毛宗岗对此评价道:“许田之欲杀,忠也;华容之不杀,义也。顺逆不分,不可以为忠;恩怨不分,不可以为义。”</p>

毛的评价显然带有个人对关公的喜好,过分强调了关羽的优点,但这也恰恰说明了人们对关公这种行为的喜爱。所以说演义中的关公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是不合格的,但是,对于往往终生不会与政治打交道的平民百姓来说,却又非常想得到像关公这样武艺高强、义薄云天的男人来做兄弟,做朋友,做自己的关二哥,这也正是关公形象为何能深入人心的关键所在。</p>

接下来啰嗦一些,我们不妨继续将关曹二人间的故事看完。自华容一别后关羽镇守荆州,曹操回归北方,二人天各一方(不知这样说是否合适)再也没机会见面。然而这么说也不确切,关羽被杀后,孙权把关羽的头送到洛阳,向曹操报功,曹操打开木匣后,看见老朋友面如平日。操笑曰:“云长公别来无恙!”言未讫,只见关公口开目动,须发皆张,操惊倒。众官急救,良久方醒,顾谓众官曰:“关将军真天神也!”(见演义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死后复生当然是不可能的,可也算是这对老朋友见的最后一面吧!</p>

而曹操也继续一贯尊崇关公的原则,不仅不曾以对待其他敌人的方式,把关羽的头挂在城门或其他地点“示众”,而且葬之以“诸侯礼”,把他当做一位诸侯而给以隆重的葬礼。换句话说,不计较他俘虏了自己的大将于禁,而把他仍旧看成一位替他斩了袁绍、颜良的好朋友。可以说曹操一生,因为价值取向的问题,对不起过很多人,但却绝对能拍着胸脯说对得起关羽。</p>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7
桃园结义,凤仪亭,让徐州,煮酒论英雄,千里走单骑,赤壁之战,古城会,三顾茅庐,单骑救阿斗都是写读后感的好故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27
三气周瑜,空城计,草船借箭,曹操献刀,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
第3个回答  2013-06-27
华容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