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将现阶段的职业分为几大类

2014年,我国将现阶段的职业分为几大类

2014年,我国将现阶段的职业分为八大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社会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八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第七大类:军人; 第八大类:特殊职业的其他从业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编制工作于1995年初启动,历时4年,1999年初通过审定,1999年5月正式颁布。2010年逐步启动了各个行业的修订工作。2014年依然按照1999年版本规定,将我国现阶段的职业分为八大类。

扩展资料:

职业须同时具备下列特征:

1、目的性,即职业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

2、社会性,即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 的社会活动;

3、稳定性,即职业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

4、规范性,即职业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

5、群体性,即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业类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17
  我国职业分类,根据我国不同部门公布的标准分类,主要有两种类型:
  (1)第一种: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总局、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1982年3月公布,供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使用的《职业分类标准》。该《标准》依据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将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层,即8大类、64中类、301小类。其8个大类的排列顺序是:
  第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
  第三,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第四,商业工作人员;
  第五,服务性工作人员,
  第六,农林牧渔劳动者;
  第七,生产工作、运输工作和部分体力劳动者;
  第八,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在八个大类中,第一、二大类主要是脑力劳动者,第三大类包括部分脑力劳动者和部分体力劳动者,第四、五、六、七大类主要是体力劳动者,第八类是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2)第二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局批准,于1984年发布,并于1985年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这项标准主要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的同一性分类,即按其所属行业分类,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四级。门类共13个:
  ①农、林、牧、渔、水利业;
  ②工业;
  ③地质普查和勘探业;
  ④建筑业;
  ⑤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
  ⑥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应和仓储业;
  ⑦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
  ⑧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⑨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
  ⑩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11金融、保险业;
  12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
  13其他行业。这两种分类方法符合我国国情,简明扼要,具有实用性,也符合我国的职业现状。
  其他分类方式:
  根据不同标准的职业,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从行业上划分,可分为一、二、三产业;从工作特点上划分,可分为务实(使用机器、工具和设备的工种)、社会服务、文教、科研、艺术及创造、计算及数学(钱财管理、资料统计)、自然界职业、管理、一般服务性职业等10多种类型的职业。每一种分类方法,对其职业的特定性都有明确的解释,这对我们更好的掌握某一职业的特点,去选择适合自身职业有指导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