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山东人酒量大,和山东人喝酒你有什么样的经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6
我是东北人,去过山东办事,和山东人有过交往,自家嫂子也是地道山东聊城人,按照全国统计来说,山东人的酒量全国排名第一,有句话说,东北虎,西北狼,喝酒喝不过山东小绵羊,山东大汉能喝酒,这是不争的事实,东北人也是很多山东人的后裔,所以东北人能喝,可能有着山东人的血统吧。

但我个人的感受是山东也好,东北也好,西北也罢,都有能喝酒的,和不能喝酒的,很多东北男女,那真是虎喝虎喝的,喝起酒来,那真是放的开,喝的猛,真不次于山东人喝酒,但我看到的山东人喝酒真是不醉不归,来了客人陪着你喝,就算是喝多了,那也是不动声色的喝,有一次有个山东大汉可能是没啥酒量,但陪着我们几个东北人一起喝酒,你喝多少他喝多少,也不多话,最后趴桌子上直接睡着了,可见山东人的实诚,山东人勤劳朴实,话大多都不多,但对于自己做的事情,都特别执着,执着的甚至有些偏执,我喜欢山东人的性格,更喜欢山东人一起处事的风格,不用你多费心,给你一种靠谱的感觉。

上大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女生,从青海考入西大的,但她是山东平度人。

广西大学有个传统,每学期都会以行政班为单位,出游一次。大一第一学期,我有事,没有跟着一起去,听去了的同事回来讲,我惊呆了。

当时一起去的,除了班上的同学还有班主任助理和院学生会的一些干部。

广西大学是有班主任的,没有导员。班主任都是教课的老师,可能会教自己的行政班,也可能不教自己的行政班,我大学的第一任班主任就从来没教过我们,但专业分流后第二任班主任教过我们好几门课,还曾给我补习过。

班主任不常出现,所以就需要班干管理班级的大小事务,但大一的时候,班干经验不足啊,就需要一个班主任助理,简称班助。班主任助理一般都由院学生会的部长级以上干部担任。我们的班助是高我们一级的一个小男生,山东人。

听说那次因为我们班主任也身在上海没有去,所以他们玩得很疯。学生会的人玩嗨了,灌了我们班长酒,还灌我们班助酒。然后我们这个平度的女生就站出来了,说“我跟你们喝”,我的天哪,听说她直接上来喝白的,一个人把学生会所有挑刺的人全都给喝趴下了,然后撂下一句话:“看你们还敢不敢再欺负我们山东人”。

大一的那个暑假,我没回家,她也没回家。

当时我俩比较熟络了,有一天晚上,请她出去吃饭,我们转悠到农院路,吃烧烤。

点完烧烤,她问我,就不要酒了吧。正中下怀啊,虽然我是东北人,但听说她在秋游上的事迹,我还是吓得不要不要的。

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竟点了两瓶啤酒,是只点了两瓶,一人一瓶。

她喝的时候给我讲山东人是怎么从小训练喝酒的,她说她小的时候,她爸会拿着筷子蘸白酒,往她8个月大弟弟嘴里滴。

本来没多少东西,也没多少酒,但竟吃了很久,听她讲小时候的故事,讲那些我们外乡人不了解的趣事,蛮有意思的。

很晚了才往学校走,她说吹吹风,吹醒酒。

好奇怪的样子,那么能喝,一瓶又不会醉,有什么醒酒的。

再后来,有一次我过生日,请客吃饭,有她。

饭桌上,我们大一时候的班长装腔作势要灌我酒,我喝了,又喝了,她看不过,帮我挡酒。

大家散了后送她回宿舍,她看我脚不散身不晃,我就说,其实没事的,那点酒,我喝得下。

她不大高兴,说早知道,就不替你挡了。以后她也是再没替我挡过。

我在大三那年的寒假,喝酒喝伤到了,酒量大不如从前,现在已经很少碰酒了,不清楚她现在酒量是否一如当年,因为我喝伤前,她已经不理我了,喝伤后不久,她和我反目了,而我至今不知道反目的原因。

但因为认识她,我知道山东人酒量太恐怖了,所以我从不会和山东人飙酒。

我是山东烟台的。要说我们真的能喝酒那也是不一定的。如非要说我们能喝酒,那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好客而至吧,好客就体现在酒桌上喝酒的豪爽。

如果是远方的朋友来了,特别是招待过你的朋友来了,那酒席的标准是绝对不能低于朋友招待过你的标准,作为东道主,他在酒席吃的东西很少,大多的时间都是在给你夹菜添酒,以至于好多种菜他只是尝尝口味而已。只是不断的和你碰杯喝酒。

你喝的少,吃的不多,场面就不热烈,他以为是招待的不好或者是你不好交往。而且其他坐陪的人也是恭敬的陪着你,有机会和你喝一个(杯),便感觉很有面子,也算是替东道主完成了任务。只有你喝的兴起,而且是醉醺醺的程度,他才觉得有了面子,以后就是志诚相投的朋友了。

我是贵州人,土生土长的茅台镇人,从读书,参加工作,到做生意,我接触的山东人应该不下几十个,具体没有系数,去过山东的济南,莱芜,潍坊、青岛、东营、还有些地方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了,在那边最多的时候是一次性待了两个多月,也天天喝酒、夜夜笙歌的日子,认识的人有同学,朋友,生意伙伴,客户,差不多就这几大类吧,下面我说说我的看法,只代表个人看法,说的不对的地方,老铁门批评指正。

首先,山东人酒量大只是一个概述,可能普片的山东人酒量都还行,反正我认识的山东人里面目前还没有见过不喝酒的,而且喝酒都很好爽。第二,山东人所谓的酒量大要看喝什么酒,我们知道山东青岛的啤酒很出门,喝啤酒的话,量确实很大,另外,山东人喝低度酒,四十度以下的酒居多,喝浓香和清香的酒,好吞口,所以往往能多喝点儿,其实总体摄入体内的酒精度应该差不多,我的总结是:
山东人酒量大不大,大,但是看喝什么酒,也看个别人来,我有个烟台的同学,个儿大,为人爽直,标准的山东汉子,但是喝不了多少酒,上次在济南我们去吃羊腰子喝精酿啤酒,结果一会儿就醉了,但是也有高手,曾经被放趴下过。

一次去见一个生意伙伴,山东老铁可劲招呼我,那边的规矩我现在还记得,叫做一三七,就是你一进门坐主任的正对面,主人家旁边有作陪的人,那种一杯大概三两到半斤的红酒高脚杯倒满了白酒,一上去就定规矩,一口闷、三口喝、还是一口喝喝完,妈呀,一下子就把我给镇住了,蒙圈儿了,我们茅台人喝酒是小口小口的喝,有时候兴之所至也会搞点小钢炮,但是这样的场面确实是第一次见,得,好汉不吃眼前亏,选择了七口喝完,说实话,也挺费劲的,那天好像被喝了个底儿朝天,第二天醒来是在酒店里面的。

另外我发现一个问题,有些山东老铁喝不惯茅台镇这边的酱香酒,更别提一大口一大口的喝了,因为酱香酒一大口喝口感也确实不好,而且度数高,很容易醉,有一次一个潍坊的老铁来茅台镇,那口气是一直喝,只喝饱,不喝醉的气势,我心里其实也听没谱的,万一真被喝趴下了,那可不好,哈哈哈,所以就请了一个作陪的,完了他两人那是一个就到杯干,小钢炮干的一个接着接个的,一人喝了六七个小钢炮,大概一斤半的样子,可能是因为喝的比较急,有所53度,山东老铁现场直播了,陪酒的回去也播了。

不过这个酒量也很大了。

综上,山东老铁的酒量大不大,答案是普遍山东老铁酒量大,但是也有以外的时候。

本人烟台的,说说喝酒的亲身经历:那年24岁,酒量还没练出来(低度酒一斤就能醉),但自认酒桌上还能抵挡一阵子。跟老婆定亲前,第一次去丈人家。这里的规矩是:第一次上门老丈人是要试试未来女婿的酒量的。就找了几个有亲戚关系,在村里有头有脸并且酒量不错的来“陪酒”。咱不摸对方底细,不敢“拾杯”啊,就推辞不喝(其实原因是酒太差,不入我的法眼,农村嘛,也就这条件),最后定下我喝红酒,陪客的喝白酒的也有,喝红酒的也有。

喝了两三杯吧,桌上有一位老婆的堂姐夫看出了门道,说:看你喝酒的爽快劲,不像不喝酒的人!坚决要求我换白酒。推辞不过就换了,还得把刚才那两三杯白酒“补上”。看那些陪酒的都大眼铮亮,轮流敬酒啊!

喝着喝着就喝出状态了,喝着喝着桌上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喝着喝着就有趔趔趄趄借故退场的了,喝着喝着老娘们就来劝了,说喝太多不好不让喝了。我是喝出状态了,有漂亮妞在一旁看着,不出状态也不行啊!是越喝越清醒啊!除了堂姐夫,全让我干趴下了!

堂姐夫在村里是个小头头,自觉的是有头有脸的人,再加自认酒量还行,不服啊,我俩就单练,练到最后估计每人喝了2斤多劣酒吧。结局是:老婆扶我到村外河边吐了,堂姐夫直接“现场直播”了。

这场酒,直接奠定了我在老婆娘家人里面的地位,意义深远啊 。

那年我结了婚,第二年正月去老丈人家“出门”,老婆本家的长辈轮流请我这新女婿,又请该堂姐夫作陪,他每次都是“老弟,咱俩打开一瓶烟台古酿,一人一半,完了再啥也不喝了,行不?”,每次我都是深沉地说“阔以!听哥的!”。直到现在,20年了,堂姐夫从来没在我面前“囔囔酒”,老婆说,他是让我一次管过来了。

本人是南方人,有幸在山东暂居了一年的时间,期间,认识了很多朋友,当然,酒桌上的事也就成了不得不提的话题。

本人认为山东人和全国人都差不多,不存在酒量超群的情况,那我们就细细道来。

首先,酒文化博大精深。

山东是“孔孟之乡”、“世之邹鲁”,我国儒家文化发源地,加之物阜地丰,又是我国八大名菜“鲁菜”的发源地。所以随之而来酒文化也极为盛行。

山东酒桌上更是规矩甚多,主陪、主客、副陪…等等的位置是绝对不能乱了的。倘若哪个不守规矩或者不识相的坐错了位置,那可是“大罪”。

有人问这和酒量有啥关系?我想说的是,正对门口那个位置是“主陪”,是买单者,具有酒桌上生杀予夺的“大权”,此人的酒敬再多你也要接着。

【更要命的是,山东很多酒桌上用的是“牛眼杯”,几轮下来,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喝多少】

其次,山东的酒。

山东所产的白酒,基本上都是低度数的酒,比如前些年很盛行的“孔府家酒”、“齐民思”,大多都是29-35度的低度酒。

低度酒不易上头,但对于习惯了喝高度酒的云贵川以及青海等地的人来说,那杀伤力绝对是超强的。

第三,海拔问题。

众所周知,高原人酒量都不低,但飘入海拔2.300米的山东,忍受着“平原反应”(这确实有),再端起热情的低度酒,那结局,妥妥的!!!

其实,各地都有“酒坛高手”,所不同的是对酒量的自我控制。

谢谢!

喝遍天下无敌手!

有一年去海岛某县出差,县长陪同!(不好说出县名),县长自己说的故事!

这县长是渔民出身,当过渔业局长,自己说那酒就是饮料,没事儿对着瓶吹一瓶,小菜一碟!

最厉害的是,来了一帮日本客人,他陪同了,第一天那鬼子遵照主人的意思,说干就干,喝到差不多了敲着桌子喊: 小姐,没酒了!第二天再摆上酒来,怎么说也不喝了,县长不干哪!不喝不行,必须要喝!最后,鬼子拿起桌上的筷子,把白色的餐巾绑在筷子上,围着桌子转圈,边转边嚷嚷,我们再投降一次行不行啊?!

我喝酒从不逞能,能喝多少喝多少,不与酒量大的人去比,酒大了伤身体,我爱护自己,不会拿命去抗衡。

山东人喝酒和性格一样豪爽,名不虚传,身边很多山东朋友,经常在一起喝酒。讲讲山和东人一起喝酒的经历:

山东果然是孔子老家,文化之乡,一般刚开场都很谦虚,“ 不会喝,就喝点饮料 吧,别勉强”。

山东人要面子不禁劝啊,不行来点啤的,不能多喝啊,就一瓶。

一瓶下肚,山东人肯定刹不住闸了,来,来,今天高兴干了!

喝着喝着就觉得不过瘾了,瓶小太费事!服务员,换大碗!

喝到这时候山东人基本上都放开了,大吼一声,后厨来人,上盆!

山东人喝完酒还是很有风度的,有下面这样的

还有人是这样的

最后还有这样的

哈哈哈,说起这个我真的很想笑!

我去青岛顶岗实习接近1个半月之时,我们就组织聚餐了,那场聚会,到现在我印象最最最深刻的就是那句“青岛不倒,我不倒”

事情是这样的,他是青岛人,然后和我们一个内蒙的小伙伴喝酒,然后两人就是拼酒,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觉得青岛小伙伴应该是有点儿迷了,就说不要喝了,然后他“瞪”的一下站起来说“不可能醉的好吧!青岛不倒,我不倒!喝!”

哈哈哈,他这一操作真的是把我们都惊呆了!但是说实在话,还是内蒙小伙伴酒量好!

通过在青岛实习的那段时间,给我感觉,青岛人很热情,很实在,就算是不熟悉,也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

还想再去青岛,再去见见那些可可爱爱的小伙伴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