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的脚为什么会断?

如题所述

孙膑,齐国阿地(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人。他的真实名字今已不可知,因为他曾遭受过膑刑(被去掉膝盖骨),所以后人就称他为孙膑。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孙膑是孙子的后代,孙子死后一百多年而有孙膑。

  孙膑在青年时期,曾和魏人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这鬼谷子是位德行高深的隐士,有通天彻地之才。他精通数学,日星象纬,占往察来,言无不验;又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莫口难当;还精通出世学,修真养性,服食导引,祛病延年;尤其精通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列兵,鬼神莫测。据说,他的弟子众多,战国时代著名兵家尉缭和纵横家苏秦、张仪等,都出于他的门下。孙膑为人淳朴厚道,谦虚谨慎,加上学习勤奋刻苦,颇得鬼谷子的器重。一天,鬼谷子对众弟子说:“我夜间讨厌听到老鼠的声音,你们轮流值宿,替我驱鼠。”这天夜里,轮到孙膑值宿,鬼谷子将孙膑叫到跟前,从枕下取出一卷文书,对他说:“这是你的祖先孙子留下的《孙子兵法》13篇。当年你的祖先曾将它献给吴王阖闾,阖闾用其策,大破楚军。后阉闾惜此书,不欲广传于人,乃置于铁柜,藏于姑苏台屋楹之内。自越兵焚台,此书不传。吾向与汝祖有交,求得此书,亲为注解;行兵秘密,尽在其中,未尝轻授一人。今见子心术忠厚,特以付子。”并告诫道:“得此书者,善用之为天下利,不善用之为天下害。”于是,孙膑携归卧室,昼夜研习。3日之后即能背诵无误,对答如流。鬼谷子逐篇盘问,孙膑对答如流,一字不遗,并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发挥。鬼谷子很是惊讶,高兴地说:“你能如此用心,你的祖先孙武先生后继有人了。”

  谁知,此事后被庞涓所知,庞涓对孙膑顿生嫉恨之心。此人本来就生性奸诈,嫉贤妒能,怎能容忍孙膑超过自己。然而,他非常善于伪装自己,曾与孙膑结为兄弟。一天,弟子们下山汲水,听到路人传说魏国厚币招贤,访求将相,庞涓心动,欲往魏国应聘。鬼谷子见貌察情,早知其意?便放庞涓下山去了。下山前与孙膑相约,此行倘有进身之阶,必当举荐孙膑,同立功业,如若失言,当死于万箭之下。孙膑感佩莫名,挥泪与其告别。

  时值战国中期,秦齐楚燕韩赵魏七雄争立,都想依靠武力一统天下。当时战国七雄里头要数魏国最强。魏惠王听说有个自称鬼谷子的弟子前来应聘,便欣然接见了他。庞涓拜见魏惠王,指画敷陈,倾倒平生所学,惟恐不尽。魏惠王问道:“我们的东边有齐国,西边有秦国,南边有楚国,北边有韩国、赵国、燕国。周边都是大国,我们怎么能在列国之中站稳脚跟呢?”庞泪大夸海口:“大王要是让我做将军的话,我敢说,就是把他们灭了都不难,还用得着怕他们吗?”要是办不到,我情愿受罚。”魏惠王很高兴,便拜庞涓为大将,另兼军师之职。他的儿子庞英、侄儿庞葱、庞茅都当上了将军。这一批“庞家将”整日操练兵马,雄心勃勃。不久,便率军进攻较弱的卫、宋等国,屡屡获胜,还击退了前来进犯的齐国。一时间,庞涓名声大噪,魏惠王也更加信任庞涓了。

  庞涓在魏国受到重用后,并没有实现邀请孙膑下山的诺言。后来魏惠王听说孙膑很有才能,就让庞涓写信邀请,庞涓只得照办。

  孙膑接到庞涓的信后,感念庞涓的举荐之恩,立即打点行装奔赴魏国。庞涓见到孙膑后,假意欢迎,并盛情款待。然而不久,庞涓便伪造书信,设计陷害孙膑。在魏惠王面前诋毁孙膑,说其私通齐国。惠王一气之下,要处死孙膑。庞涓为了骗取孙膑所学的兵法,又假惺惺地以同学的面孔向魏王求情,把死刑变成了膑刑。挖去了孙膑的双膝盖骨,又用针刺面,然后以墨涂之。孙膑变成了一个废人,天天依靠着庞涓过日子,老觉得对不起人家。为了报答庞涓的恩情,他答应把《孙子兵法》13篇背诵下来写在竹筒上。

  孙膑每天都忍痛拼命抄写。在一旁侍奉他的童仆实在看不下去,便把实情告诉了孙膑。直到此时,孙膑才恍然大悟,看清了庞涓的真面目,真是追悔莫及。如今被庞涓控制着,膝盖已去,两腿无力行走,好不凄惨。但孙膑是个意志非凡的人,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他把仇恨深深地埋在了心里。他一方面与庞涓巧妙周旋,—方面在努力寻找时机,尽早摆脱庞涓的监视,心想有朝一日驰骋纵横,报仇血耻。他开始装疯,把刚写成的几篇兵书一片一片地烧毁,一会大哭,一会儿大笑,一会儿又做出各种傻相:不是唾沫横流,就是张目乱叫不绝。来人惊恐万状,急忙将此事告知庞涓。庞涓亲自察看,只见孙膑痰涎满面,时而伏地哈哈大笑,时而又嚎啕大哭起来。庞涓生性狡黠,恐其佯狂,遂命左右将他拖人猪圈中,孙膑披发露面,倒身卧于粪秽之中。庞涓仍半信半疑,但看管则较从前大为松懈了。孙膑整日狂言诞语,或哭或笑,白日混迹于市井之间,晚间仍归猪圈之内。数日后,庞涓始信其疯。

  后来,齐威王派辩土淳于髡到魏国去拜访魏惠王。孙膑乘人不备,秘见齐使,以刑徒的身份,慷慨陈词,打动了齐使。于是,淳于髡偷偷将孙膑带离魏国,回到了齐国临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8
庞涓与孙膑同窗学兵法,学业有成,投奔魏国,得到惠王的重用,被提拔为将军。但他深知自己的能力远不如辅佐齐国的老同学孙膑,感到他是个威胁,便想方设法把孙膑“挖”到魏国来。如果是从共御外侮出发,携手并肩效力魏国,在那个时代也无可非议,各为其主嘛。然而庞涓并不是这样。当他暗中派人把孙膑接到魏国以后,又怕孙膑超过自己,便不顾同学之情,盗用法令,罗织罪名,滥施刑罚,残酷地砍掉了孙膑的两只脚。至此,庞涓还是放心不下,又刑上加刑,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想让他从此永世不得重见天日,企图达到从肉体到精神全面摧毁孙膑的目的,以剪除竞争者。但是忌贤妒能、玩弄权术、自以为聪明的庞涓,万万没有料到,他这样做却激励了孙膑更加发愤,“孙子膑足,而论兵法”,终于在齐、魏马陵一战中,被孙膑打得“智穷兵败”,无颜见世人而“自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27
孙膑被庞涓陷害,被诬蔑犯有私通齐国之罪。因此被剜去了两个膝盖骨,并在他的脸上刺上犯罪的标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