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有用与无用的分论点

如题所述

有用与无用的分论点如下:无此用却有彼用。无眼前之用却有长远之用。无直接之用却有间接之用。

有用与无用的论据

行走在纷繁复杂的人世,沿途风光无奇不有,而俗世的烟尘容易朦胧原本纯净的双眼,我们往往习惯性地仅从表面去判定一件事物对我们是否有用,却忘记去探求事物最本质的价值。

殊不知,有些外表美丽充满的东西可能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相反,那些看似无用且被你不屑与忽略的事物反而可能在你坠入悬崖之时,有力地拽住你,还你一方风景。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诚如神秘逍遥的庄子所言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哲学无用论曾被传得沸沸扬扬,在*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侵占了人们的价值观领域。而今,被人们认为不能当饭吃的哲学却作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给人以安身立命之道,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美好的幸福人生提供一种超越性的思想智慧。

同样的,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浩浩汤汤,至圣先师孔子认为有德比有才更重要,美德、品行、信仰等直指精神内核,看似几乎无一丝实际用处,却被称为是思想领域的无价之宝。若只从表面看,我们一定会轻易地将这些无用之物弃掷迤逦,只有当深入探究其本质,才能发觉那无用的外表背后流淌着的无上价值。

爱因斯坦尽管是杰出的物理学家,但他精通音律,尤其偏爱小提琴,他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科学家钱学森亦有着丰富的艺术涵养。那些看似无用的艺术却起到了滋养了灵魂,陶冶了情操的大用。

居里夫人在提炼镭时不也是从法国人不屑一顾的看似无用的矿渣中提取的吗?如此看来,无用之物并非真无用,只要我们不流于表面,以貌取物,而是不厌其烦地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当个人的.认知和素养达到一定境界之时,无用便成了大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