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层次分析法?

如题所述

评价层次分析法,也就是谈它的作用和局限。

★ 层次分析法是分析语言结构所必不可少的。层次分析理论的建立是语言研究中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层次分析法适用面广,语法分析、语音分析、篇章分析都得用到它,这无须一一举例说明。

1)层次分析能更好地分化歧义句式。

像歧义句“发现敌人的哨兵回营房了”和“我们不需要进口设备”,虽然用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或者称“中心词分析法”)也可以分化,但是像“那照片放大了一点儿”这样的歧义句,句子成分分析法可能就无能为力了。但是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分化这个歧义句。

2)层次分析更大的作用在于能有助于发现新的语法现象,揭示新的语法规律。

比如说,以往的汉语语法书上都说现代汉语里的动词一般都能作谓语,只要意义上能搭配。其实这是不用层次概念来分析句子结构所得出的结论。自从自觉运用层次分析法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现代汉语里的动词单独作谓语是要受到很大限制的。有大约50%的动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像“姓”、“逗”、“企图”、“责怪”等就都不能单独作谓语;而像“看”、“等”、“吃”、“参观”等动词虽然能作谓语,也要受到语用上的限制,像“看”只在祈使句和答话里或含明显对比意义的句子里才能单独作谓语。显然这一重要语法现象,如果不使用层次分析法是不会发现的。

运用层次分析法,我们常常要思考应该在哪儿切分,为什么要在那儿切分这样一些问题,这就有助于把语法研究引向深入,去揭示前人所未曾发现或注意的问题与规律。如由指人的名词自相组合造成的偏正结构有极强的规律性,这一点及其具体规则就是因为要解决“父亲的父亲的父亲”这一结构的切分问题才发现的。

★ 但任何理论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当然不能简单地把局限性理解为缺点。所谓局限性,是说任何理论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出了它所能解决的问题的范围,就无能为力了。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主要表现在,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显性的语法关系,即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隐性的语法关系,即语义结构关系。这是因为层次分析只包含切分和定性两方面内容。因此,由于语义结构关系的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式就不能用层次分析法来加以分化。例如“鸡不吃了”这一歧义句,一种意思是“鸡不吃(东西)了”,另一种意思是“鸡(我们)不吃了,(再吃点别的菜)”,就没法通过层次分析来加以分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去寻求新的分析方法,比如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等。

★ 参考文献:
[1] 陆俭明, 沈阳.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 张斌. 新编现代汉语(第二版)[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