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昆唱“杂剧昆唱”学术论述

如题所述

俞为民教授在其论文《元代杂剧在昆曲中的流存》(发表于2006年江苏大学学报第8卷第1期)中,阐述了元杂剧虽在元代末期逐渐衰落,但其剧目、曲调和演唱形式在明清时期的昆曲中依然有所体现。他区分了两种形式的元杂剧流存:一是改编本,如明代文人剧作家对王实甫《西厢记》的改编,如《南西厢》,通过扩大剧本内容、改变演唱形式和曲牌,使之适应昆曲。另一种形式是折子戏,虽然全本杂剧不再上演,但其中的单折在昆曲舞台上仍然活跃,如北昆的"马西厢"。

胡明明、张蕾、邵源在《“北西厢”杂剧昆唱之浅论》(发表于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学报《戏曲艺术》第4期)中探讨了北方昆曲剧院的传统折子戏,如《单刀会·刀会》等,这些剧目虽源于杂剧,但经过几代人的口传心授,已成为昆曲经典。这些折子戏不仅被北方昆曲剧院保留,还被南方昆曲院团吸收,表明了"杂剧昆唱"不仅是可行的,更是昆曲传统的一部分,尤其是对北方昆曲剧院来说,它既保护了杂剧的生命力,又突显了北方昆曲的独特唱腔特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