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律送的什么书

如题所述

骆律送的书是《我的阿勒泰》。

一、《我的阿勒泰》简介

该作品分为两辑。第一辑《记忆之中》记录了在喀吾图和阿克哈拉村细碎坚忍的生活画面;第二辑《角落之中》书写了李娟和母亲及高龄的外婆随牧民迁徙、流动的日常:开杂货铺,当小裁缝,帮往来的牧民车衣裙,去大山深处采野生木耳。

春天沙依恒布拉克草原上鼓胀的帐篷,夏季牧场上喧嚣盛大的阿肯弹唱会,入冬后瓷实的迢迢雪路。

二、创作背景

李娟在《我的阿勒泰》的自序中写道,选入该书的文字,其内容全都是与她在阿勒泰的乡居生活有关。

她小时在新疆最北端的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要人口的小县城度过一大段童年,在她的少女时期,她又随着家庭辗转在阿尔泰深山中,与游牧的哈萨克牧人为邻,生活了好几年。

作品主题与艺术特色

一、作品主题

在《我的阿勒泰》一书中,作者以细腻明亮的笔触,全景式记录北疆边地的美好闪光时刻。围绕阿克哈拉村和喀吾图的乡居家庭生活,展现了游牧民族深远、丰富的生存景观。

书中记录了“我”在18岁到20出头的年纪,怀有的那些关于自由、友谊、爱情的珍贵记忆:那时的“我”生活在乡间山野,与周遭现实格格不入,却额外珍惜与邻人为数不多的交集——与河边洗马的少年的相处,和巴哈提小儿子的“恩怨”,偶遇赛马小冠军,乡村舞会上的漂亮年轻人。

还有热情的姑娘古贝,邻居比加玛丽。李娟不仅写出边地之异,更写出情感之同,细细铺陈出寂静的边地生活。

二、艺术特色

李娟写的尽是她周围的人事、物。有儿时的玩伴,小学的同学,打工生涯中的同伴,澡堂中的各色人等,乡村舞会上的哈萨克男孩;有哈萨克牧民的“托依”,雪野上飞驰的马,马蹄溅起的飞扬的碎雪,凡此种种,既是李娟的所见所闻,其中大都是她的真实生活。

如《我们这里的澡堂》一文,李娟处身性地还原了人间百态,其中有孩童的嬉戏打闹,少女的洁白如玉,老妇的年迈蹒跚。如果说李娟将公共又私密的澡堂毫无遮蔽的呈现是她直面生活实际,以在场姿态进行的描写,那么对自我情感经历的表达则可以视作对隐秘区隔的具化。

在《乡村舞会》中,李娟对麦西拉的情感一直处于秘而不宣的状态,但并不失热度,像地火潜行,表面安静、沉默,实则永不停息,并有迸发之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