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数奇屡试辄蹶翻译

如题所述

然数奇屡试辄蹶翻译:对他(徐文长)的才华感到震惊,视之为国士。然而他命运不佳,屡次应试屡次落第。

《徐文长传》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一篇人物传记。文章以“奇”为主线,写徐文长才能奇异、性情奇怪、遭际奇特。首段为序,交代立传缘由。通过阅读者惊讶忘情的情态,反衬作品奇特尖新,其人才能奇异,作者相识恨晚,引出下文。

中间数段叙写传主生平,以“入、出、卒”为序。“入”总写才能、性情、遭际,“声名藉甚”与“屡试辄蹶”对比见“数奇”;笑傲纵谈与“膝语蛇行”对比见性奇;薛君采奇其才,胡宗宪重其笔,嘉靖帝喜其表,足见才卓。“出”重点写才能奇异,其诗意境奇伟、匠心独出;其文蕴有卓识、气沉法严;其书笔意奔放、苍劲妩媚;其画超逸有致。

诗文书画均如其人,狂放纵情,不同流俗。“卒”重点写遭遇不偶:下狱论死,佯狂自戕,抱愤而卒。结尾为议,感慨传主因奇而奇,“悲夫”一叹,余情邈邈。全文将惺惺相惜之情入乎笔墨,文笔疏荡,形神兼备。

创作背景

袁宏道辞去吴县县令职务后,曾漫游吴越。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他游玩绍兴,在朋友陶望龄处见到徐文长的诗集。袁宏道惊喜若狂,如获至宝,不仅赞赏徐文长的诗歌,更赞赏他的为人,因此搜集资料,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写了这篇传文。徐渭,字文长,明代文学家、画家,曾创立青藤画派,有《徐文长集》行世,所著杂剧《四声猿》颇有影响。

在文学观点上接近“公安派”,曾“讥评王(世贞)、李(攀龙),持论迥绝时流”(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但在“后七子”复古主义控制文坛之时,徐文长的诗文不得时流的赏识,社会上几乎忘记了他的名字。正在这时,袁宏道为徐文长立传,使这位被遗忘的人物显名于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