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的起源与发展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中国的绘画史可上溯至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七千年的历史。最初是画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的一些象形符号。不过,这些符号将进化成两种不同的艺术体系—文字和绘画,即“书画同源”。

实际上,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张彦远在其开创性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将中国绘画的起源追溯至传说时代,即黄帝时代,并指出当时的象形文字是书写和绘画的统一。他认为,图形与文字的分开各自发展,绘画才发展为一门专门的艺术,而直到秦汉时期才出现探讨绘画的技巧,魏晋时期名家的出现,才标志着绘画臻于成熟。这一有关早期中国绘画发展的理论至今仍基本成立。

中国自古以来认为中国文字与绘画的起源是相同的,如很多出土的陶刻图案符号。



古人记录历史的最原始方式,包括结绳记事、口耳相传等,随着内容的不断累积,这种方式的弊端日益显露,迫切需要创造一种文字来记录事件。

不过,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人们并没有直接创造出文字,而是用一些象形符号来表达,这就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岩画。

这种绘画的主要目的就是以象物记事,并掺杂着十分浓厚的宗教因素。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主要就是用来占卜吉凶的,而记录历史事件只是它的次要功能。

当然,尽管绘画可以记事,但形式不统一,因为每人所画图案都不一样,这样一来识记就十分困难了困难。为解决这种问题,人们只好将绘画逐渐简化变成统一的表意、表音符号,如仓颌造字。



实际上,汉字中的象形、形声等造字法,就是源于绘画。自此,绘画和文字正式分离,最终演变成为两门独特的艺术。

绘画渐渐发展到画在墙壁、绢和纸上,使用的基本工具也由毛笔和墨代替天然矿物质颜料。

到了汉代,人们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一般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工具和材料包括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



不管是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中国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3
中国的绘画起源从远古就开始诞生了古代的中国人民观察鸟兽和天地的事物,然后将它们画在器物中。之后到了夏商周时期,人们也开始实行礼乐制度。绘画也开始进行延续,直到现在社会绘画也是一种艺术形式。
第2个回答  2020-03-13
中国绘画的起源很早就有啦,最初不是绘画,是方便劳作,做的一些标记,后来这些标记也很美观,渐渐变成了绘画。
第3个回答  2020-03-13
中国绘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最初,一些象形符号被画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然而,这些符号将演变成两种不同的艺术体系——书写和绘画,即“书法和绘画是同源的”
第4个回答  2020-03-13
发展的一代比一代好,中国在古代绘画比较早,五六千年前的就用矿物颜色在岩石上涂画拙朴的动植物纹样和人形图案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