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参考书目的问题????

要掌握 环境污染控制的基础理论 水污染控制的生物和化学理论和技术 气态污染控制理论和技术 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请问要掌握的科目有哪些,请列出书目和作者,不甚感激。

推荐《环境工程学》,第二版,蒋展鹏主编,高教出版。16开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污染防治技术与控制工程及其发展趋势。全书分为3篇,共12章。第一篇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内容包括水质与水体自净、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以及水处理工程系统与最终处置。第二篇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内容包括大气质量与大气污染、颗粒污染物控制、气态污染物控制以及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第三篇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及其他污染防治技术,内容包括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以及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振动和光污染的防治技术。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化工等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使用。《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高廷耀主编,高教出版目录:绪论
第一篇 排水沟道系统
第一章 排水沟道系统
 第一节 城镇排水系统的体制组成
 第二节 沟道及沟道系统上的构筑物
 第三节 排水泵站
第二章 沟道水力学
 第一节 沟道中的水流情况
 第二节 污水沟道水分学设计的原则
 第三节 沟道水力学计算用的基本公式
 第四节 水力学算图
 第五节 沟道水力学设计数据
 第六节 沟段的衔接
 第七节 沟段水力学计算举例
 第八节 倒虹管水力学计算举例
 第九节 常用排水泵
 第十节 排水泵站水力学计算举例
第三章 污水沟道系统的设计
 第一节 污水设计流量的确定
 第二节 污水沟道系统的平面布置
 第三节 沟道在街道上的位置
 第四节 污水沟道的水力学设计
 第五节 沟道施工图的绘制
 第六节 污水泵站的设计
第四章 城镇雨水沟道的设计
 第一节 雨水径流量的计算
 第二节 雨水径流量的调节
 第三节 城镇雨水沟道的设计
 第四节 雨水泵站的设计
 第五节 城镇防洪
 第六节 合流沟道系统的设计
 第七节 我国旧城传统排水措施
第五章 排水沟道施工
 第一节 排水沟道的埋没方法
 第二节 开槽施工
 第三节 顶管施工
 第四节 井点排水
 第五节 排水沟道工程的施工
第六章 排水沟道系统的管理和养护
 第一节 排水沟道系统的养护
 第二节 排水沟道系统的修理
第七章 排水管管节的安全核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管节的外压试验
 第三节 荷载计算
 第四节 荷载计算和安全核算示例
第八章 城镇排水工程的规划
 第一节 水污染控制的具体目标
 第二节 城镇排水工程规划的进行
 第三节 城镇排水工程规划的内涵
第九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第一节 污水水质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
第三节 污水出路
第十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第一节 格栅和筛网
第二节 沉淀的基础理论
第三节 沉砂池
第四节 沉淀池
第五节 隔没和破乳
第六节 浮上法
第十一章 废水生物外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
第一节 废水的好氧生物外量和厌氧生物处理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环境
第三节 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
第四节 米歇里斯-门坦(Michaelis-Menten)方程式
第五节 莫诺特(Monod)方程式
第六节 废水生物处理工程的基本数学模式
第十二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第一节 稳写塘
第二节 污水土地处理
第十三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一)——生物膜法
第一节 生物滤池
第二节 生物转盘
第三节 生物接触氧化法
第四节 生物流化床
第十四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二)——活性污泥法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气体传递原理和曝气池
第三节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
第四节 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
第五节 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第六节 二次沉淀池
第十五章 污沙土的厌氧生物处理
第一节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设计
第四节 厌氧和好氧技术的联合运用
第十六章 污水的化学处理
第一节 化学混凝法
第二节 中和法
第三节 化学沉淀法
第四节 氧化还原法
第十七章 污水的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和膜折法处理
第一节 吸附法
第二节 离子交换法
第三节 萃取法
第四节 膜折法
第十八章 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
第一节 氮、磷的去除
第二节 城市污水的三级处理
第十九章 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第一节 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水量水质特点
第二节 组合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第二十章 污泥处理和处理
第一节 污泥的来源、性质和数量
第二节 污泥的处置及其前处理
第三节 污泥浓缩
第四节 污泥的稳定
第五节 污泥的调理
第六节 污泥脱水
第七节 污泥的干燥与焚化
第八节 污泥的管道输送
第二十一章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第一节 厂址选择
第二节 厂、站处理方法和流程的选择
第三节 污水厂的平面布置
第四节 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作者:郝吉明 马广大,第二版,高教出版。目录: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大气与大气污染一、大气及大气圈二、大气的组成三、大气污染四、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一、大气污染物二、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发生量三、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概况第三节 大气污染的影响一、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对植物的伤害三、对器物和材料的伤害四、对大气可见度和气候的影响第四节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含义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第五节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一、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 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四、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五、空气污染指数及报告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第一节 燃料的性质一、煤二、石油三、天然气四、非常规燃料第二节 燃料燃烧过程一、 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二、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三、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四、热化学关系式第三节 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一、 烟气体积计算 二、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第四节 燃烧过程硫氧化物的形成一、 燃料中硫的氧化机理 二、SO2和SO3之间的转化第五节 燃烧过程中颗粒污染物的形成一、 碳粒子的生成 二、燃煤粉尘的形成第六节 燃烧过程中其它污染物的形成一、 有机污染物的形成 二、一氮化碳的形成三、汞的形成与排放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第一节 主要气象要素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过程一、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 二、气温的垂直变化 三、大气稳定度 四、逆温 五、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第三节 大气的运动和风一、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二、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三、近地层中的风速廓线模式 四、地方性风场 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第一节 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一、湍流概念简介二、湍流扩散理论简介第二节 高斯扩散模式一、高斯模式的有关假定二、无界空间连续点源扩散模式三、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四、地面连续点源扩散模式五、颗粒物扩散模式第三节 污染物浓度的估算一、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二、扩散参数的确定第四节 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一、封闭型扩散模式二、熏烟型扩散模式第五节 城市及山区的扩散模式一、城市大气扩散模式二、山区扩散模式第六节 烟筒高度的设计一、烟囱高度的计算二、烟囱设计中的几个问题第七节 厂址选择一、厂址选择中所需的气候资料二、长期平均浓度的估算三、厂址选择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一节 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一、颗粒的粒径二、粒径分布三、平均粒径四、粒径分布函数第二节 粉尘的物理性质一、粉尘的密度二、粉尘的安息角与滑动角三、粉尘的比表面积四、粉尘的含水率五、粉尘的润湿性六、粉尘的荷电性和导电性七、粉尘的粘附性八、粉尘的自燃性和爆炸性第三节 净化装置的性能一、净化装置技术性能的表示方法二、净化效率的表示方法第四节 颗粒捕集的理论基础一、流体阻力二、阻力导致的减速运动三、重力沉降四、离心沉降五、静电沉降六、惯性沉降七、扩散沉降第六章 除尘装置 第一节 机械除尘器一、重力沉降室 二、惯性除尘器三、旋风除尘器第二节 电除尘器 一、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二、电晕放电 三、粒子荷电 四、荷电粒子的运动和捕集 五、被捕集粉尘的清除 六、电除尘器结构 七、粉尘比电阻 八、电除尘器的选择和设计 第三节 湿式除尘器 一、 概述 二、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 三、喷雾塔洗涤器 四、旋风洗涤器 五、文丘里洗涤器 第四节 过滤式除尘器 一、 袋式除尘器工作原理 二、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 三、袋式除尘器的滤料 四、袋式除尘器的清灰 五、袋式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应用 六、颗粒层除尘器 第五节 除尘器选择与发展 一、 除尘器的合理选择 二、除尘设备的发展 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一节 气体扩散 一、气体在气相中的扩散 二、气体在液体中的扩散 第二节 气体吸收 一、吸收机理 二、气液平衡 三、物理吸收 四、化学吸收 第三节 气体吸附 一、吸附剂 二、吸附机理 三、吸附工艺与设备计算 第四节 气体催化净化 一、催化作用和催化剂 二、气固催化反应动力学 三、SO2催化氧化动力学方程 四、气-固相催化反应器的设计 第八章 硫氧化物污染控制 第一节 硫循环及硫排放第二节 燃烧前燃料脱硫一、煤炭的固态加工二、煤炭的转化三、重油脱硫 第三节 流化床燃烧脱硫一、流化床燃烧技术概述二、流化床燃烧脱硫的化学过程三、流化床脱硫的主要影响因素四、脱硫剂的再生第四节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与净化第五节 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净化 一、烟气脱硫的方法概述二、主要的烟气脱硫工艺三、同时脱硫脱氮工艺四、烟气脱硫工艺的综合比较第九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第一节 氮氧化物性质及来源 第二节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一、热力型Nox形成的热力学 二、热力型Nox形成的动力学---泽利多维奇(Zeldovich)模型 三、瞬时NO (prompt NO)的形成 四、燃料型Nox (fuel Nox)的形成 第四节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一、 传统的低Nox燃烧技术 二、先进的低Nox燃烧器技术 第五节 烟气脱硝技术 一、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 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第十章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第一节 蒸气压及蒸发 一、蒸气压二、挥发与溶解 第二节 VOCs 污染预防一、VOCs替代 二、工艺改革 三、泄露控制 第三节 燃烧法控制VOCs污染 一、 VOCs燃烧转化原理及燃烧动力学二、 燃烧工艺 第四节 吸收(洗涤)法控制VOCs污染一、吸收工艺及吸收剂二、吸收设备第五节 冷凝法控制VOCs污染 一、冷凝原理二、气态污染物的冷凝分离 三、VOCs的冷凝 四、冷凝类型和设备 第六节 吸附法控制VOCs污染一、 附工艺二、 吸附容量三、 组分吸附四、 活性炭的吸附热第七节 生物法控制VOCs污染 一、生物法控制VOCS污染的原理 二、生物法处理VOCs工艺三、生物法工艺性能比较及其应用前景第十一章 机动车污染控制 第一节 城市交通趋势及影响 一、 动车保有量的增长二、影响交通方式的主要因素 三、交通源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 第二节 汽车发动机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 一、 汽油机的工作原理与污染来源二、 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形成 三、 低污染的发动机技术 四、 汽油车尾气排放后处理技术 五、 曲轴箱排放与控制 六、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 七、 汽油车排放污染控制的最新发展 第三节 柴油发动机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 一、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二、 柴油机污染物的形成过程 三、 控制柴油机污染物排放的发动机技术 四、 柴油车排气后处理技术 第四节 新型动力车 一、 电动汽车二、 燃料电池汽车 三、 混合动力车 第五节 交通规划与交通管理 一、 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二、 城市交通规划方法三、 关键的战略措施四、 减少空气污染的交通管理对策第十二章 大气污染与全球气候 第一节 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 一、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二、 影响气候变化的大气成分 三、 应对措施与策略 第二节 臭氧层破坏问题 一、 大气臭氧层的主要特征和臭氧层破坏现象 二、 平流层臭氧形成及破坏机理 三、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四、 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五、 制臭氧层破坏的应对措施与策略 第三节 致酸前体物与酸雨 一、 酸雨问题 二、 致酸前体物 三、 控制措施与策略 第十三章 集气罩 第一节 净化系统的组成及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的组成 二、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集气罩的集气机理 一、 吸入气流 二、 吹出气流 三、 吸入气流与吹出气流 四、 吹吸气流 第三节 气罩的基本型式 一、 密闭罩 二、 排气柜 三、 外部集气罩 四、 接受式集气罩 五、吹吸式集气罩 第四节 集气罩性能参数及计算 一、排风量的确定 二、压力损失的确定 第五节 集气罩的设计方法 一、密闭罩的设计 二、外部集气罩的设计三、槽边集气罩设计四、热源上部接受式集气罩设计五、吹吸式集气罩的设计第十四章 管道系统的设计第一节 管道系统气体流动压力损失计算一、管道内气体流动的压力损失 二、管道系统气体流动压力损失计算 三、管道计算实例 第二节 管道系统布置及部件 一、管道系统布置 二、管道和部件 第三节 管道系统保温、防腐和防爆 一、管道系统保温 二、管道系统防腐 三、管道系统防爆 第四节 高温烟气冷却与管道系统热补偿设计一、高温烟气冷却设计 二、管道热补偿设计三、高温烟气管道设计参考文献附录 附录一 空气的物理参数附录二 水的物理参数附录三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附录四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附录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附录六 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附录七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附录八 几种气体或蒸气的爆炸特性附录九 几种粉尘的爆炸特性附录十 通常状态下空气的性质附录十一 常用的换算系数索引
《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作者:蒋建国。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目录:1 固体废物的环境问题及其管理
1.1 固体废物的定义及其二重性
1.1.1 固体废物的定义
1.1.2 固体废物的二重性
1.2 固体废物的分类
1.2.1 生活垃圾
1.2.2 工业固体废物
1.2.3 危险废物
1.2.4 农业废物
1.2.5 其他废物
1.3 固体废物的污染特点及其环境影响
1.3.1 固体废物对环境潜在污染的特点
1.3.2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1.3.3 固体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4 我国固体废物的产生和管理现状
1.4.1 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的历史及发展
1.4.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和管理现状
 1.4.3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处理现状
  1.4.4 我国危险废物的产生及处理现状
 1.5 固体废物的管理原则
  1.5.1 “三化”基本原则
 1.5.2 全过程管理原则
 1.5.3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固体废物管理原则
 1.6 我国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1.6.1 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制度
 1.6.2 固体废物管理系统
 1.7 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标准体系
 1.7.1 固体废物分类标准
  1.7.2 固体废物鉴别方法标准
 1.7.3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1.7.4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
 讨论题
2 固体废物的产生、特征及采样方法
 2.1 固体废物产生量及预测
 2.1.1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预测
 2.1.2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及预测
 2.2 固体废物的物理及化学特性
 2.2.1 固体废物的物理特性
 2.2.2 固体废物的化学特性
 2.2.3 危险废物特性及鉴别试验方法
 2.3 固体废物的采样方法
  2.3.1 采样统计方法
  2.3.2 单一随机采样型
  2.3.3 分层随机采样型
  2.3.4 系统随机采样型
  2.3.5 阶段式采样法
  2.3.6 权威性采样法
  2.3.7 混合采样型
  2.3.8 不同废物贮存形态的取样方法
  2.3.9 我国生活垃圾采样标准
  2.3.10 我国用于鉴别固体废物危险特性的采样方法
 讨论题
3 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及转运系统
3.1 固体废物的收集
3.1.1 收集方式
3.1.2 国外城市垃圾分类收集概况
3.1.3 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概况
3.2 固体废物收运系统及其分析方法
3.2.1 废物收运系统分类
3.2.2 拖曳容器系统分析方法
3.2.3 固定容器系统分析方法
3.3 固体废物收集路线及规划设计
3.3.1 固体废物收集路线的规划
3.3.2 固体废物收集路线的设计
3.4 固体废物的运输
3.4.1 车辆运输
  3.4.2 船舶运输
 3.4.3 管道运输
  3.4.4 危险废物运输的特殊要求
 3.5 固体废物转运系统
 3.5.1 垃圾转运的必要性
  3.5.2 转运站分类
 3.5.3 不同类型转运站介绍
  3.5.4 转运站选址
  3.5.5 转运站配置要求
 3.5.6 转运站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卫生
  3.5.7 转运站工艺设计
 3.6 固体废物收运系统的优化
 讨论题
4 固体废物的压实、破碎及分选处理技术
5 污泥的深缩、调质破解与脱水处理技术
6 危险废物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
7 有机废物堆肥化处理技术
8 有机废物厌氧消化处理技术
9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10 固体废物热解处理技术
11 固体废物熔融处理技术
12 污泥热干化处理技术
13 固体废物填埋处理技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6
掌握 环境污染控制的基础理论、 水污染控制的生物和化学理论和技术、气态污染控制理论和技术 、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方面的知识,课本主要有:《环境工程学》,第二版,蒋展鹏主编,高教出版。《环境工程原理》,胡洪营、张旭、黄霞、王伟主编,高教出版。《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高廷耀主编,高教出版。《室内空气污染与防治》,白志鹏、韩旸、袭著革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蒋建国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监测》,刘秀英等合编,高教出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