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汉语里,声纽和声类的区别?

如题所述

古代汉语中,声纽和声类有以下区别:

1、概念的内涵不同。声纽又称纽,是古代声母(字母)的别称,指的是声母的代表字。而声类指声母的类别,是某一类声母的名称。

2、概念的范围不同。声纽的最早标目,是音韵学上传统的“三十六字母”,即36个“纽”的代表字。三十六字母的名称是: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见,溪,群,疑,影,晓,匣,喻,来,日。而声类是从韵书(或其他材料)的反切系联或类似手段得来的,没有经过音位归纳处理。

3、归纳的方式不同。因为古代没有汉语拼音,人们是用汉字来为汉字注音的,代表声母的字就成了声纽,相当于汉语音节中位于前面的辅音。而声类是对声纽的分类,在某一种韵书(或材料)中,凡是反切上字能够系联在一起的,就算一个声类。例如,通过系联法证明,《广韵》见系声纽分一、二、四等与三等两类,这表明见系有两个声类。如果按音位学的原则进行归并,这两类实际上是一类声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08
在古代汉语里,声优和生理的区别,也就是现在的声调的区别。
第2个回答  2020-05-08
在古代汉语里煮煮生。声乐和声类的区别,嗯啊,应该是。有区别的,这个。
第3个回答  2020-05-08
在古代汉语里生命和胜利的区别,生理卫生类的差不太多生日。生类是分六十九代的意思类是声音分
第4个回答  2020-05-08
这个话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一个性质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区别很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