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的一代明相寇准,下场为何那么惨?

如题所述

寇准是北宋时期一位比较出名的宰相,在太宗、真宗时期都曾被皇帝倚为栋梁,太宗赵光义曾以魏征为例赞誉寇准。

真宗时期,在澶渊之战中,寇准更是力主主动北上抗辽,最终于澶渊城下与辽军议和,为大宋军民带来了几十年的和平,因此,他在百姓中的声望很高。

但就是这么一位颇有名望的宰相,在真宗朝晚期被一贬再贬,最后死在了雷州任上。

更凄凉的是,寇准死后,家人想让他归葬故里,灵柩走到一半,竟然因为路费不够没法再走了,最后不得不就地草草下葬,终究还是没能实现落叶归根的夙愿。

身为皇亲国戚,还曾几度拜相,寇准早年的生活是相当安逸的(关于寇准早年奢华生活前文已介绍,不再赘述),为什么最后落魄到如此境地呢?历史君认为有几点原因值得我们去探究。

寇准为人耿直的性子是众所周知的,常常因此得罪人,而他自己还不以为然。也正因为如此,

宋太宗才拿魏征做比喻来形容寇准,真宗对他也有“凖刚忿如昔”的评价。

刚正不阿本来是一个人的好品质,但是做的太过就容易得罪人。像魏征这样的直臣,曾经都让李世民气得暴跳如雷,恶狠狠的发誓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寇准和魏征比较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真宗时期,寇准位极人臣,甚至能左右天子,

朝臣们人人畏惧,不敢与之争锋,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有时候连皇帝也怕。《宋史》记载,太宗时期,有一次寇准又给太宗上谏言,所谓忠言逆耳,听不进去的太宗准备拂袖而去,哪想寇准大步上前,竟然抓住太宗的衣角,把太宗强拉回来,这让太宗很尴尬。

寇准这人还很好排场,有时候脑袋不转弯,净办些低情商的事。

他早年在老家陕西做官的时候,有一次自己生日大摆筵席,场面之大甚至惊动了真宗皇帝,

真宗淡淡地说道“准尽效朕乎”。这里的“效”是说寇准事事学皇帝,意思就是排场太过头了。

封建王朝,上下尊卑的等级礼制是非常严格的,排场不是说有钱就能瞎摆的,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排场那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而寇准一高兴为了过一次生日,竟然能惊动皇上,还真是个直肠子的人。

本为国家,却不善于工计,落下胁迫天子的话柄

但他真正失宠,还得从澶渊之战说起。公元1004年,辽朝太后萧绰亲领大军南下,一路攻城拔寨进犯大宋,直逼澶州城下。

朝中大臣多数主张迁都以避锋芒,身为南京人的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出生四川的陈尧叟则主张迁都成都。两人以逃到哪避难吵得不可开交,

正在这关键时刻,寇准力排众议,坚持真宗皇帝御驾亲征,并抛出主降派人人可杀的言论。

但是澶州已经被辽军团团包围,形势十分危急,贸然前往有很大的风险,真宗皇帝养尊处优,自然是不想去也不敢去。但在以寇准为首的一帮主战派的坚持下,真宗皇帝咬着牙上阵。

皇帝亲临一线战场,给了前方士兵很大的鼓舞;加上辽军南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战线过长后方供给不足,已经是强弩之末。

围在澶渊城下的辽军渐渐失去优势,战场形势开始有利于宋。此时辽军想给自己的战败找个台阶下,于是提出来与宋军议和,真宗皇帝本就害怕、不愿来战场,刚好辽军主动提出议和,就坡下驴答应了辽军的议和条件,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战中,寇准立有大功,因此战事刚结束,真宗皇帝便给他加官进爵,以示褒奖。

然而寇准的恩宠日隆却让主降派不舒服了,之前主张南迁的王钦若便趁机挑拨。

一次散朝后,真宗皇帝目送寇准先走,以表达对他的尊重。但王钦若却进谄言:

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

也就是说澶渊之盟对于大宋来说是件很耻辱的事,听到这里,真宗皇帝就有点不高兴了。

王钦若接着又说道:

陛下闻博(赌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尽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

这话说的就更直接了,

意思是寇准把皇帝当作了赌博的筹码。加上澶渊之战前,真宗本来就不愿去前线,是寇准等人的一再坚持,自己才上的战场,多少有点被胁迫的意思。

皇帝竟然被一帮大臣胁迫,这事就大了。加上此时的寇准权势极大,发一言而无人敢不从之,这让真宗渐渐疏远了寇准,不久就给寇准降职了。

得罪太多人,让小人钻了空子,给他来个了落井下石

虽然寇准被王钦若下套,让自己渐渐失宠,

但最后置他于死地还是丁谓。

丁谓早年和寇准即是搭档也是朋友,早年寇准还有恩于丁谓。寇准坐上中书省的宰相高位后,一路提携将丁谓提拔成自己的副手。

那丁谓为什么要害寇准呢?这还得说是寇准的不会做人,他曾经也得罪过丁谓。

说是有一次中书省举行宴会,寇准一不小心粘了点汤汁到胡子上,而善于迎合之术的丁谓,马上起身给上司寇准擦掉胡子上的汤汁,这本是为了奉迎寇准,哪想寇准看不惯,冷冷地说道:“一个副宰相,给我溜须,成何体统”?

拍马屁拍到了马蹄上,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好歹是个副宰相,被寇准这么一番奚落,这让丁谓很尴尬,从此便怀恨在心。

真宗朝后期,皇帝身体不好,皇后刘氏逐渐参与到政事中来。精明的丁谓很快攀上了皇后这棵大树,到处找寇准的短处伺机报复,加上刘皇后与寇准也不对付,于是两人不谋而合,将寇准贬出了京师,到雷州半岛这个边远小城就任,最后病死在这里。

结语

对于寇准这个人,历史君认为他绝对是个忠于国家的能臣干吏,但是他为人太过苛刻,尽心竭力为皇家办事,却不注意方式方法,得罪了不少人。

有大功于朝廷,又不懂得收敛,权势过大,却不以为然,仅仅靠着忠心为国的正气,让皇帝起了疑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7
因为他晚年参与宫廷权力斗争,功成名就的他不识时务,没有提早引退,贪恋权势。
第2个回答  2020-11-27
得罪了太后刘娥,双方关系不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某种程度上算是政治斗争,败给这个老娘们。被直接发配到现在海南,
第3个回答  2020-11-27
因为他性格耿直,得罪了当权的权贵,在利益的争执下,他处于下风,还有就是渐渐失去皇帝的信任,再加上奸臣当道,他动了有权的蛋糕。
第4个回答  2020-11-27
因为他一开始就得罪了宋太祖,后面又得罪了奸臣,被奸臣暗算,所以才会被贬到雷州那边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