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绍兴师爷?

如题所述

提起来浙江绍兴,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是黄酒,诸如女儿红、状元红,可谓是天下闻名,那么还有一个词我一提你就会马上感觉很熟悉——绍兴师爷,那么“绍兴师爷”之名如何而来?请听我一一道来。

陈道明饰演绍兴师爷

首先,绍兴师爷经历了哪些发展?

师爷,是明清时代地方官聘请的帮助自己处理事务的无官职的佐理人员。师爷靠自己具有各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才能辅佐主官。所以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师爷再旁帮着县官府台出谋划策,解决难题。相当于现在的顾问或者是律师。

例如明代嘉靖年间被誉为“明代第一才人”的徐渭,即为典型的绍兴师爷。但在明朝时期还没有绍兴师爷这么地域性群体。到了清朝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绍兴师爷正式成为一张名片。

绍兴师爷在清朝政治舞台上的发展,大致有两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出现在雍正、乾隆时期:这一时期,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政权、平定边疆叛乱、安定社会的大局出发,需要知识分子参与国家政事。而绍兴师爷也乘当政者急需大量人才之机,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纷纷投身官府之中。

雍正皇帝还是亲王时,曾奉邬思道为自己的谋士,也顺利的在九龙夺嫡中成功胜出,被康熙帝选定为接班人。因此成为这一时期师爷的代表人物,他以自己丰富的政治阅历和官场经验,不仅赢得幕主田文镜的宠幸,且为雍正帝所看重,从而成为绍兴师爷公认的祖师爷。

犀利的邬思道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后的几十年间。中外通商,西方文化东渐,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尤其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地方实权派,为扩充自身势力,网罗谋士,如此,便为绍兴师爷投入封疆大吏帐下,创造了又一个机会,从而绍兴师爷的发展出现第二次高潮。

清末,绍兴师爷逐渐衰微以至没落。

慈禧为首的清朝政府也高唱“变法”,推行“新政”,陆续颁布并实行一些“改革”措施。迫使大量绍兴师爷离开官场另谋出路,他们的活动和影响因之弱化。

宣统三年,全国各地兴办新式学堂达5万多所,有学生100多万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仅留日学生达8000多人。国内新式学堂培养的学生以及各地留洋学生,构成了一个新的知识群体。从而极大地削弱了绍兴师爷在清朝政坛的地位和作用。

绍兴师爷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绍兴师爷?

文风炽盛,人才辈出

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绍兴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腾飞。晋室南迁,士人平民纷纷相随,绍兴因以文人墨士较多,出现了“今之会稽,昔之关中”的繁荣景象。

隋唐时期,越窑越纸名闻天下,丝绸茶叶异军突起,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绍兴师爷正是在这种炽盛文风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

年轻时的陈道明好帅

人地矛盾,生活艰辛

绍兴历史上堪称“鱼米之乡”,但由于“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期间中原汉民的三次大南迁,人口不断增加,大大地加重了绍兴耕地的承受负担。

穷则思变,在这样一种困难的情况下,人们为了生计,便将视野转向了耕种之外,动起了扬己之长、外出谋生、为人作幕等脑筋。

科举难就,功名诱人

众多的人中进士、举人,刺激了更多的人们去苦读书;不少中进士、举人者不得不做“后备干部”,先为人作幕,再等待机遇;更有大量的读书人因过不了科举这座“独木桥”,而另辟其他的求生求名之道。

绍兴师爷像

亲缘认同,形成声势

绍兴人讲求包括乡缘、血缘、师缘在内的亲缘关系。乡缘除了老乡之间的互相提携推荐之外,很重要的,是还有遍布各地的绍兴会馆。

这些会馆不少具有“准师爷之乡”的性质,有的还举办专门培养师爷的幕学训练班。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儿女联姻等血缘关系,自然是师爷群体中最重要、最亲密、最有用的一种亲缘关系了。这种“彼此各通声气,招呼便利”的亲缘关系,是绍兴师爷群体形成、兴起、发展的重要原因。

时代需要,应运而生

满族在准备入关、入主中原、统一国家的过程中,认识到了依靠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清朝实行“科举为利禄之途”,科举制和文字狱,致使整个社会思想保守,只能依靠那些没有死读书、了解社情多、处事能力强的师爷;西方文化的东渐、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矛盾的加深,使得清朝政局长期处于动荡不安当中,为了应付这种复杂局面,客观上促使各级官吏招揽更多的人才,为己所用。

绍兴师爷博物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