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者甚蕃”中的“蕃”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蕃”:通“繁”,多。

“可爱者甚蕃”意思: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出处: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爱莲说》

原文节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艺术特点:

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这使文章更具思想特色。

简要直切。全文不到一百五十字,所表现的内容却是丰富的。这里有爱花史的概述,有对莲花的描绘,有对诸花的品评,有自己感情的抒发。而这一切,无不是为了突出“爱莲”的主旨,宜接写莲,约占了篇幅的三分之一。真是既惜墨如金,又详略得当,而无文意不足。

手法多样。作者娴熟地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了花儿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品德情操。菊花,是隐逸者的形象;牡丹,是富贵者的形象;而莲花则是美的理想的化身。它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娴静多姿;又像高洁不凡的雅士,风度翩翩;还象洁身自好的君子,高标傲世。

对比的手法,此文也运用得很好。作者在文中要赞烦的是莲,但他不是作孤立静止的描写,而是在对比描写中显示它的高超不凡。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一花之君子者也。”把莲花的高洁从牡丹的反衬中突现了出来。

而对壮丹的追慕者甚多,爱莲者甚少,则又在对比中显示出不良风尚之盛。菊花和莲花虽然都不满现实,但前者采取逃避态度,后者则敢于面对现实,在污浊生活中保持它高洁的情操。

因此,莲花比菊花显得更加可贵,作者通过对菊、牡丹、莲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就自然而然树立了莲花的美好形象。此外,作者还善于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使之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莲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3

“可爱者甚蕃”中的“蕃”字的意思是多。

拼音:fán

笔划:15

部首:艹

结构:上下结构

笔顺:横、竖、竖、撇、点、撇、横、竖、撇、捺、竖、横折、横、竖、横

释义:

1.众多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周敦颐《爱莲说》

2.通“繁”。盛。如:蕃盛(繁荣昌盛);蕃庶(繁荣富庶)。

3.通“皤”。白色

周人黄马蕃鬣。——《礼记·明堂位》

4.繁殖;增长

以蕃鸟兽。——《周礼·大司徒》

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桓宽《盐铁论》

5.篱落;屏障

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大雅·崧高》

夫蕃篱之鶠,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宋玉《对楚王问》

6.藩屏;捍卫

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国语·楚语下》

7.封建王朝分封的侯国。如:蕃王(封建王朝分封的侯王;蕃岳古代对诸侯王的代称)。

8.颊侧

蕃者,颊侧也。——《灵枢经》

9.轮流更替。如:蕃匠(即番匠。唐代轮班到官府工场服役的工匠);蕃变(变迁;变化)。

造句:

1.蕃薯,胡萝卜及其它深色水果和蔬菜都含有人体吸收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的物质。

2.“蕃坊”是当年广州最繁华的商贸区。

3.蕃山大师走过集市,听见屠夫和顾客对话。

4.公元821年,吐蕃王赤热巴巾三次派员到长安请求会盟。

5.那里有吐蕃王松赞干布等待迎娶这位唐朝皇帝的女儿。

6.张守硅纵兵追击,把吐蕃人打得大败。

组词:蕃阜、蕃育、蕃篱、蕃荷、蕃客、蕃宣、外蕃、膺蕃、车蕃、蕃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28
蕃是很多的意思。
第3个回答  2020-06-28
第4个回答  2017-12-07

    拼音【fán】

    释义

    1.茂盛:~茂。~昌。~芜。

    2.繁多:~衍(同“繁衍”)。

    详细释义

    ——吐蕃(Tǔbō)我国古代少数民族

    另见fān;fán

    1.者:的东西(这里主要指花草)2.丝竹,古义:弦乐器和管乐器的合称。也泛指音乐。今义:丝绸和竹子。
    3.作者的志向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