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诗以什么著称

曹操的诗以什么著称

曹操的诗以气魄雄伟,慷慨悲凉著称。

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原诗:

《薤露》两汉:曹操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释义:

汉朝自建国到现在已是二十二世,所重任的人(何进)真是徒有其表。猴子虽穿衣戴帽,可究竟不是真人,(他)智小而想图谋大事,做事又犹豫不决,致使君王(少帝)被劫。白虹贯日是上天给人间的凶兆,这应验在君王身上,而(何进)自己也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乱臣贼子(董卓)乘着混乱之际操持国家大权,杀害君主,焚烧东京洛阳。汉朝四百年的帝业由此倾覆,帝王的宗庙也在烈火中焚毁。(献帝)被迫着西迁至长安,一路上迁徙的百姓哭声不止。我瞻望着洛阳城内的惨状,就像当年微子面对着殷墟而悲伤不已。


扩展资料:

《薤露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所作的五言古诗。全诗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侧重写外戚何进与宠宦张让等相互谋杀极其后果;后四句为第二部分,侧重写董卓弑逆,宗庙化为废墟。诗歌风格质朴无华,沉重悲壮,深刻表达了作者身为一个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忧患意识和哀痛之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三国魏政权奠基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薤露行 (曹操诗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0

曹操的诗以直白、豪放、苍凉而又悲壮著称。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

他诗歌创作 代表作品有描写汉末战乱和人民苦难的《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蒿里行》中的名句。表现统一天下雄心壮志、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现了他博大的胸怀。《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了大海孕大含深的气派。《短歌行》中的青青子矜,悠悠我心表现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慕,《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曹操积极进取精神。

扩展资料:

曹操的诗歌,从内容上看可分三类。一类诗真实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和百姓的苦难。如《蒿里行》记录了汉末董卓之乱前后最黑暗混乱的一段历史,描绘了军阀争权夺势所造成的悲惨现实: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一部分诗抒发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一类是游仙诗。

这三类诗歌都写的极为出色,不但在社会写实诗中以饱满的热情歌咏了社会现实而且曹操还取汉代以来游仙诗的传统素材,沿着想象性与现实性方向继续前行,运用游仙诗在哲学性与艺术性上的创新来表达诗人的社会责任心及人生价值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6

曹操的诗以直白、豪放、苍凉而又悲壮著称。

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

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

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

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

扩展资料

曹操书法特色

曹操是一代书法家却鲜为人知,这主要是曹操传世的书法作品较少的缘故。

南朝的书法评论家庾肩吾在其《书品》中,把曹操的书法作品列入中中之品,称其“隶墨雄瞻”。唐代书法家兼评论家张怀瓘在书法评论专著《书断》中称曹操“尤工章草,雄逸绝伦”,将其章草作品评为妙品。由此看来,曹操的书法作品虽不能列为神品、上品,但在全国名书法家中是数得着的。

曹操虽善书,大概因忙于战事、政事,没有机会写,所以他流传于世的墨迹很少。宋郑樵在所著《通志·金石略》中,仅收录曹操书写的一篇《大飨碑》;

明杨慎在《丹铅总录》中,也只是说到元朝时还有曹操书写的《贺捷表》;清叶奕苞在《金石录》中说,曹操在武昌“黄鹤楼”侧曾写有特大、凛凛有生气、正书的“涌月台”三字。

曹操在征汉中时,写在石门南褒河一块大石上的“衮雪”二字,现已迁入汉中博物馆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1-13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凉见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