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怎么样

如题所述

  欢迎报考我大沈师!尤其是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稳步发展的“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是沈阳师范大学历史比较悠久、规模较大的二级学院。其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的数学系。2003年4月更名为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目前学院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统计学系三个基层教学组织。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和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管理科学与工程三个硕士点。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9名,专任教师中教授9名,副教授14名,博士9名,在读博士6名。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43名,硕士研究生130余名(含教育硕士)。
  近几年来,学院教师在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控制理论、运筹学、系统工程、管理科学、统计学、数学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刊物及重要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百余篇, 其中被SCI、EI检索收录3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教改项目20余项,其中多项获国家级、省级奖励,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在研。
  一、五十年自强不息的奋斗史:顾大局“西迁北上”,求发展“调整更名”
  学院的前身数学系始建于1956年,是当时学校组建较早的9个系之一。建系当年招收了师范专修科二年制学生73人。经过两年的发展建设后,专业层次有所提高,1958年不仅招收了师范专修科二年制学生87人,而且招收了第一批四年制本科生103人,各项事业步入了稳步发展的重要时期。1965年,为适应全国高校半工半读运动形势,按照辽宁省委的要求,数学系随校西迁朝阳山区办学。朝阳办学期间,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环境恶劣,办学和教职工的生活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但当时的数学系并没有在困境中消沉,广大教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尽职尽责地培养了7届506名毕业生。这一时期,是数学系艰难发展的时期。
  1978年10月,根据辽宁省革委会《关于调整辽宁第一师范学院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数学系又随同学校一起北上,被安排在沈阳北郊兴隆台办学。狭小的办学空间,给教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又一次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1980年数学系终于随校迁回沈阳市内,初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九十年代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学校“两上一创”和“三高一大”奋斗目标的确立,当时的数学系也加快了发展建设的步伐。1992年,成功申办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改变了数学系建系三十六年来仅有一个数学教育专业的历史,数学系也因此更名为数学与计算机系。在随后的几年间,经过全系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学科建设也有所突破,教师队伍得到了充实,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了较大提高。到1999年在校本科生人数已达800人,教师队伍达到了30人,拥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扶植学科。
  2000年,学校为谋求更大的发展,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从数学与计算机系分离出去,组建信息技术学院,数学计算机系恢复原名数学系。数学系恢复初期,学生人数不足500人,教职工人数不足20人。然而全系教职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各项事业有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到2003年初,教职工队伍数量已达34名,其中博士和在读博士13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759人、研究生18人;硕士学位授权点增加到3个,本科专业增加到3个。此时的数学系已呈现出专业结构合理、教师队伍发展势头良好、教学设施基本完善、管理规范科学的良好局面,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4月,伴随着沈师大快速发展的步伐,数学系更名为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从此结束了“西迁北上”、“调整更名”的奋斗历程。
  二、新世纪抢抓机遇的发展史:专业、学科上质量,师资、科研上水平
  面对新世纪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态势,学院也加快了发展建设的步伐。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需求为方向,开创了“十五”期间发展建设的新局面。
  (一)本科办学——领域拓宽质量稳定
  在努力办好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学院分别于2000年、2002年成功申办了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统计学两个本科专业。三年间,学院的本科专业由一个迅速发展到三个,并横跨了数学和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随着本科办学领域的不断拓宽,学院更加重视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始终将本科教育视为生命线,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已经实施了“3+1”人才培养模式,多数专业课程使用了多媒体教学,4门专业课已经实行了双语教学,5门主干课程实行了教考分离。学院严格教学管理,狠抓学风建设,保证了扩招后的教育质量。毕业生就业率是反映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2000年以来,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达到了98%,05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首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学院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学科建设——规划科学成绩斐然
  2000年以前,原数学系仅有管理科学与工程、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两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但这两个学科均是与其它单位共同建设、共同承担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并且这两个学科都不属于理学门类,更不属于数学学科。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学院先后于2000年、2005年成功申请了运筹学与控制论和应用数学两个数学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结束了学院有史以来没有数学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历史,从而使学院的学科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重大转变。05年12月,学校为了整合资源,将“课程与教学论(数学)”学科调整到教师专业发展学院。目前学院的三个学科横跨了理学和管理学两个学科门类。其中运筹学与控制论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在国内已经有了较高的知名度,某些成果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学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三)师资队伍——规模扩大层次提高
  近几年来,学院一直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师资队伍学历层次明显提高。学院每年都要接收3—4名应届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每年都要引进1—2名高层次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每年都要送出3—4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学院教师队伍规模达39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4名,博士和在读博士比例已经达到了50%,这一比例紧随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之后,在全国20余所师范大学同类院系中处于前列。
  (四)科学研究——成果丰硕水平提升
  学院充分发挥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活跃的学术研究氛围等优势,在教学、科研并重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以学科为单位,按照突出重点、凝炼方向的要求,制定了科研发展计划,打破了封闭的研究开发体系、建立了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的有效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2000年以来,全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122篇,其中核心期刊38篇,国际会议论文8篇,被SCI、EI检索30篇;出版专著3部(其中科学出版社2部),出版教材8部(其中1部为音像教材);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1项,2004年申请获准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随机排序算法研究》,资助金额19万元。学院总体的科研水平显著提升。
  (五)学生创新实践——参与广泛能力增强
  几年来,学院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申请校级科研立项50项,近500名学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学院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五年来共有52支代表队156名学生参加竞赛,其中21支代表队63名学生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奖励。此外,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电子设计大赛、教学设计大赛、英语竞赛等科技文化活动,先后有20余名学生获奖。几年来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表明,我院学生的参赛水平已位居全国师范院校的中上游,超过了许多重点师范大学。上述数据充分说明了我院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近几年来有明显增强。
  三、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选择:全面发展,突出重点
  沈师大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虽然已有50年的办学历史,但客观地讲,她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学院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因此,学院科学设计了“十一五”规划,制定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以本科生教育为本,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到2010年把学院办成一个与师范大学相适应,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协调发展,在省内同类院系中有较高学术地位的教学科研单位。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学院作出了“全面发展,突出重点”的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选择:
  一是在本科生培养方面,要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即按类招生,两年后分流培养。重点突出学生个性化培养,重点提高学生考研率和就业竞争力。
  二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全面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速师资队伍规模达标,重点引进国内比较知名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
  三是在学科发展方面,要努力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使各学科协调、全面发展,重点加强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研究,加大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和深度,扩大国内外学术影响,形成一个有特色的创新研究群体,经过三年的建设,努力使数学学科达到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水平。
  四是在科学研究方面,要以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为科研骨干,形成团队优势,努力打造科研成果精品,重点争取国家部委科研项目,重点奖励在《中国科学》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及SCI、EI检索论文,重点资助在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八家出版社出版专著,为学院整体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首过去,学院50年办学饱经沧桑,历经坎坷,既有“文革期间”的“山穷水尽”,也有改革开放以来的“柳暗花明”。但正是由于经历了长期的艰难办学,才铸就了沈师数学人的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传统精神。展望未来,我们将弘扬传统,加快发展步伐,再创沈师大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新的辉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