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玄宗庙号是褒,而不是贬?

如题所述

自汉朝开始,昏君者,庙号褒则谥号贬,庙号贬则谥号褒,此乃褒贬不一、功过相抵的评价,比如,有的君王保住了太庙社稷但是却劣绩斑斑,那么这位君王的庙号就是褒义而谥号就贬义,有的君王险些让太庙社稷倾覆但是却功绩卓著,那么这位君王的庙号就是贬义而谥号就是褒义,因为,庙号就是代表对太庙社稷有贡献的君王,谥号则是对君王一生功过的评价,所以才有庙号和谥号的褒贬不一的结合方式。
比如,李世民的庙号是太宗,但是李世民最终的谥号就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所以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广皇帝”,“广”这个谥号就是“美化及远曰广,所闻能行曰广”,这个意思就是说,李世民虽然保住了太庙社稷,所以庙号是太宗,但是李世民一生的功绩有些名过其实、参假过甚,所以谥号是贬义;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但是李隆基的谥号就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所以李隆基就是“唐玄宗·明皇帝”,俗称唐明皇,这个意思就是说,李隆基没有保住太庙社稷,所以给了一个贬义的庙号“玄宗”,但是李隆基一生的功绩过于卓著显赫,所以李隆基的谥号就满含褒义。李显的庙号是中宗,李显的谥号是“昭”,意思就是说,李显对太庙社稷有中兴之贡献,但是李显的功绩太过无实,所以李显成为了“唐中宗·昭皇帝”;李旦的庙号是睿宗,李旦的谥号是“兴”,意思就说,李旦对太庙社稷的贡献不算大,但是李旦的功绩还算突出,所以李旦就是“唐睿宗·兴皇帝”。李治的庙号是高宗,李治的谥号是“弘”,意思就是说,李治去世后唐朝的太庙社稷或许会衰弱或许会兴盛,因为“高宗”这个庙号在商朝时期就是代表王朝兴盛衰弱的转折,比如“商高宗·武丁”生前国力强盛但是他去世后商朝国力就又开始衰退,所以李治在位时期唐朝国力强盛无匹,出于李治的功绩卓著给他上谥号“弘”,李治便是“唐高宗·弘皇帝”,但是果不其然,李治去世后,李显、李旦、武则天时期,唐朝的国力开始出现长时间的衰退期,直到唐玄宗继位才真正的出现中兴盛世。
再比如,司马睿的谥号是中宗,但是司马睿的谥号是带有软弱评价的“元”,所以说,司马睿保住了太庙社稷而有中兴之贡献,但是司马睿的功绩并不突出,于是司马睿就成了“晋中宗·元皇帝”,中宗是满含褒义,“元”这个谥号则是有贬义之意了;司马聃的庙号是孝宗,司马聃的谥号是“穆”,孝宗的意思就是说司马聃有保住社稷之功,穆皇帝的意思就是说他的功绩并不显赫卓著。
宋朝也是如此,赵恒的庙号是真宗,赵恒的谥号是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赵恒就是“宋真宗·元皇帝”,真宗的意思就是说他险些使太庙社稷荒废,元皇帝的意思就是说他的功绩也算开创了一个时代。再说说,赵祯的庙号是仁宗,赵祯的谥号是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赵祯就是“宋仁宗·明皇帝”,仁宗的意思就是说他在位时太庙社稷过于脆弱而宛如“汉仁宗·刘禅”的蜀汉,明皇帝就是说他在位时的功绩足以堪称显赫卓著。这就是,宋朝时期的褒贬不一、功过相抵的庙号、谥号的结合方式。
如果是纯粹的昏君,既对太庙社稷无贡献,又没有显赫卓著的功绩,那么谥号、庙号皆是贬谪之意;如果是纯粹的明君,既对太庙社稷的贡献卓越,又有显赫卓著的功绩,那么谥号、庙号皆为褒美之意。比如,历代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汉太祖·高皇帝、汉世祖·光武皇帝、晋世祖·武皇帝、隋高祖·文皇帝、唐高祖·光皇帝、宋太祖‘大’皇帝、元世祖‘文武’皇帝、明太祖高皇帝、清世祖章皇帝。
这些例子,就是自汉朝开始,就已经实行的庙号、谥号的褒贬不一、功过相抵的结合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6
一是本身是贬义,如玄宗、神宗、理宗,再比如哀宗思宗等;还有一种是庙号本身是褒义,但前朝得此庙号者名不符实,导致庙号恶化。清朝乾隆死后群臣议庙号为高宗,嘉庆最初是反对的,理由是“唐高宗宋高宗都不怎么样”。
第2个回答  2020-03-16
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所以应是褒义
第3个回答  2020-03-16
对。。。。。
第4个回答  2022-04-01
自汉朝开始,昏君者,庙号褒则谥号贬,庙号贬则谥号褒,此乃褒贬不一、功过相抵的评价,比如,有的君王保住了太庙社稷但是却劣绩斑斑,那么这位君王的庙号就是褒义而谥号就贬义,有的君王险些让太庙社稷倾覆但是却功绩卓著,那么这位君王的庙号就是贬义而谥号就是褒义,因为,庙号就是代表对太庙社稷有贡献的君王,谥号则是对君王一生功过的评价,所以才有庙号和谥号的褒贬不一的结合方式。比如,李世民的庙号是太宗,但是李世民最终的谥号就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所以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广皇帝”,“广”这个谥号就是“美化及远曰广,所闻能行曰广”,这个意思就是说,李世民虽然保住了太庙社稷,所以庙号是太宗,但是李世民一生的功绩有些名过其实、参假过甚,所以谥号是贬义;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但是李隆基的谥号就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所以李隆基就是“唐玄宗·明皇帝”,俗称唐明皇,这个意思就是说,李隆基没有保住太庙社稷,所以给了一个贬义的庙号“玄宗”,但是李隆基一生的功绩过于卓著显赫,所以李隆基的谥号就满含褒义。李显的庙号是中宗,李显的谥号是“昭”,意思就是说,李显对太庙社稷有中兴之贡献,但是李显的功绩太过无实,所以李显成为了“唐中宗·昭皇帝”;李旦的庙号是睿宗,李旦的谥号是“兴”,意思就说,李旦对太庙社稷的贡献不算大,但是李旦的功绩还算突出,所以李旦就是“唐睿宗·兴皇帝”。李治的庙号是高宗,李治的谥号是“弘”,意思就是说,李治去世后唐朝的太庙社稷或许会衰弱或许会兴盛,因为“高宗”这个庙号在商朝时期就是代表王朝兴盛衰弱的转折,比如“商高宗·武丁”生前国力强盛但是他去世后商朝国力就又开始衰退,所以李治在位时期唐朝国力强盛无匹,出于李治的功绩卓著给他上谥号“弘”,李治便是“唐高宗·弘皇帝”,但是果不其然,李治去世后,李显、李旦、武则天时期,唐朝的国力开始出现长时间的衰退期,直到唐玄宗继位才真正的出现中兴盛世。再比如,司马睿的谥号是中宗,但是司马睿的谥号是带有软弱评价的“元”,所以说,司马睿保住了太庙社稷而有中兴之贡献,但是司马睿的功绩并不突出,于是司马睿就成了“晋中宗·元皇帝”,中宗是满含褒义,“元”这个谥号则是有贬义之意了;司马聃的庙号是孝宗,司马聃的谥号是“穆”,孝宗的意思就是说司马聃有保住社稷之功,穆皇帝的意思就是说他的功绩并不显赫卓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