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有什么风俗习惯

以及波兰人的特点

一、交际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波兰人的举止优雅,语言文明,彬彬有礼,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同外人打交道时,波兰人对称呼极其重视。他们的习惯,是要尽可能地采用郑重其事一些的称呼。

按照波兰人的习惯,自己在交际场合被介绍给他人之后,必须要主动同对方握手为礼,同时还要报上自己的姓名,不然即为失礼。在波兰,最常用的见面礼节有握手礼和拥抱礼。在波兰民间,吻手礼则十分通行。

二、服饰礼仪。

波兰人的穿着打扮极有自己的特点。除正式场合要穿西服、套裙之外,波兰人日常着装的最大特点,是崇尚个性,讲究与众不同。

三、餐饮礼仪。

波兰人的饮食习惯与其他东欧国家大致相似。具体而言,波兰人平时以吃面食为主。爱吃烤、煮、烩的菜肴,口味较淡。在饮料方面,他们还爱喝咖啡和红茶。在饮用红茶之时,波兰人大都爱加入一片柠檬,并且不喜欢茶水过浓。在饮食禁忌方面,波兰人主要不吃酸黄瓜和清蒸的菜肴。

四、习俗禁忌

波兰人普遍爱花。在所有鲜花之中,最喜欢三色堇,并将其定为国花。给波兰人送花时,宜送由一种鲜花所组成的单束花,但不宜送双束花。波兰人最喜欢的动物是白鹰,被定为国鸟。

五、波兰食物。

波兰人主要吃西餐,口味清淡,不喜欢吃油腻和;辣味。对煎、炸、烧、熏、卤制的菜肴比较喜爱,爱吃鸡、鸭、羊、猪、牛肉和鱼,且多爱用黄油制作。波兰人爱喝啤酒、密桃酒、葡萄酒。饭前惯饮烈性酒,饭后饮甜酒或醋酒,而且酒量较大。他们常饮用的饮料有咖啡、红茶、牛奶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2

1、款待与馈赠

即使是短暂的拜访,按惯例要给女主人送鲜花(只送单数的)。递交给女主人时必须运河掉包装纸。注意一点:不能送表示情爱的红玫瑰。

2、祝酒

无论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晚宴上,都要祝酒。波兰人普遍爱饮烈性酒。在商业聚会或其他场合,人们可能不断给你灌饮科涅克上等白兰地酒。

3、饮食习惯

波兰人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食俗上与其他东欧国家近似。日常用餐以西餐为主,也喜欢吃中餐,而且饭量也较大。他们有个独特的分菜习惯,凡碰到吃整只鸡、鸭、鹅时,总愿意让餐桌旁最年轻的女主人动手分割,并一一送到客人的盘里,然后一起吃。

4、信奉天主教

波兰95%的人口信奉天主教,其中有75%依然忠实虔诚的遵守天主教的传统习俗。虽然历史上曾征服波兰的普鲁士(新教路德会)和俄国(东正教)都企图压制天主教,但反而坚定了波兰人对天主教的信念。

扩展资料:

旅游

气候宜人的波罗的海港湾,风景旖旎的喀尔巴阡山区,巧夺天工的维利奇卡盐矿每年都吸引无数游客慕名前来。这里的人懂得森林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角,因此他们爱林如命。

波兰的森林面积为889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近30%。初到波兰的人,常常会被这诗情画意般的绿色世界所陶醉。旅游业已成为波兰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城市有罗兹、波兹南、克拉科夫、什切青、格但斯克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波兰的礼仪与习俗
  1 . 社交礼仪
  波兰人举止优雅,语言文明,彬彬有礼。同外人打交道时,波兰人对称呼极为重视。对于男士,波兰人称"潘"(先生);对于妇女,他们则非称"帕那"或"帕妮"(
女士)不可。在社交场合问候他人时,波兰人肯定会对对方以"您"相称。波兰人假如与对方以"你"相称,则多半意味着双方关系十分密切或彼此相交已非一时。按照波兰人的习惯,任何人在交际场合被介绍给他人之后,必须主动同对方握手,同时要报上自己的姓名,不然即被视为失礼。在波兰,最常用的见面礼节有握手礼和拥抱礼。在波兰民间,"吻手礼"亦十分盛行。在通常情况下,"吻手礼"的行礼对象应为已婚妇女,行礼的最佳地点应为室内。在行礼时,男士宜双手捧起女士的手在其指尖或手背上象征性轻吻一下。波兰人不喜欢别人用手拍背、用手指人或背朝他人站立,厌恶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吵闹。

  与波兰人交往时,要特别注意四个问题:第一,波兰人的民族自尊心极强,与其交谈时若提及波兰的伟人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则最令波兰人开怀;第二,波兰人很介意待人的礼数,
尤其去拜访时应事先相约, 见面时要打招呼问好;第三,波兰人喜欢动物,其中最喜欢被定为国鸟的白鹰;第四,注意对方的宗教习俗。

  波兰人有尊重女性的习俗。男子路遇女子打招呼问好时, 一定要脱帽;男士与女士一道进出门或走路时往往让女士先行;如道路崎岖难行,
男子应主动搀扶女子;在餐桌上吃东西, 女子优先,男子应主动为女子斟酒。

  波兰人很浪谩,普遍爱花。在所有鲜花中,波兰人最喜欢的花依次是月季、非洲菊、兰花和康乃馨;最受欢迎的盆花依次是垂叶榕、非洲紫罗兰、肾蕨、秋海棠以及杜鹃。如果到波兰人家里访问作客,可以给女主人带上一束鲜花(由一种鲜花所组成),
在交给女主人之前要把鲜花的包装纸去掉。但要特别注意的是,给波兰人送上的一束鲜花必须是单数,即便送上一枝也行, 不可送双数,也不可送菊花(菊花被视为墓地之花),
更不能给女主人送红玫瑰花(红玫瑰花表示浪漫的爱情)。

  波兰女性的美及其爱美的习俗世界闻名。不论是年轻女子,还是年逾花甲的老太太,人人爱美好美,时时注意容貌和妆饰。在波兰女人的心目中,时刻保持俊美已深深扎根于心底。

  波兰人个人的节日有生日和结婚纪念日及命名日。波兰人视命名日如同生日和结婚纪念日一样重要。去祝贺波兰人的命名日或生日, 应带些价值不高的小礼物,
如一束鲜花、一瓶香水、有纪念意义的画册等。

  2 . 服饰礼仪

  波兰人穿着打扮极有自己的特点。除正式场合穿西服、套裙之外,波兰人日常着装的最大特点是崇尚个性和讲究与众不同。

  去音乐厅、歌舞剧院等公共场所, 必须讲究衣着与装束, 如穿着礼服, 而不穿牛仔服和运动衣等;在室内, 男士必须脱帽, 否则被视为不懂礼貌。

  3 . 餐饮礼仪

  波兰人的饮食习惯与其他东欧国家大致相似。但由于波兰坎坷的历史,加上僧侣、商人等的特殊饮食习惯,使得波兰饮食同时具有法国、意大利和犹太特色。波兰人以肉类、马铃薯和奶油为主食,淀粉类食物吃得不像捷克人那么多,料理也不像匈牙利或比利时那么辣。具体地说,他们爱吃烤、煮、烩的菜肴,口味较淡。波兰鱼(煮鱼带蛋沙司)和波兰(冷)红菜汤备受欢迎。

  波兰人吃饭时先喝汤,汤的种类有甜菜汤、冷蛋花汤、高丽菜汤、大麦汤(有的大麦汤还加上蛋花和香肠)。主餐的种类有不少,常见的有:高丽菜花卷、肉包(内有米饭和肉,类似中国的烧麦)、炸猪排、薄饼和软淇司以及各式各样的洋水饺。

  波兰人十分好客。在请客吃饭时,波兰人有不少讲究,:一是忌讳就餐者是单数,认定此乃为不吉之兆;二是在吃整只的鸡、鸭、鹅时,通常要由在座的最为年轻的女主人亲手操刀将其分割开来,然后逐一分到每位客人的盘中;三是不论饭菜是否合乎自己的口味,客人都要争取多吃一点,并对主人的款待表示谢意;四是不能强行劝酒干杯,
不能用自己的餐具给别人夹菜;五是口中含着食物讲话,被看作是很粗鲁的行为。

  波兰人普遍喜爱酒吧,习惯在饭前饮烈性酒,饭后饮甜酒,且酒量很大。波兰人也喜爱喝咖啡、红茶。不过,他们喜爱喝淡茶,并要在红茶里放一片柠檬。波兰人爱吃水果。

  在饮食方面,波兰人一般忌讳吃猪、牛、羊的内脏(肝除外),也不太喜欢吃虾、海味、酸黄瓜及清蒸烹制的食品菜肴。

  4. 婚礼仪式

  波兰人十分重视婚礼。结婚时,
男女双方先要到结婚登记处登记,并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婚礼仪式。新郎和新娘要从自己的亲属或最亲密的朋友中选定一男一女作为自己的证婚人。参加结婚仪式的人要穿礼服。波兰人的婚礼以奏婚礼进行曲开始。婚礼进行曲一响,新郎新娘在身穿黑色长袍的主婚人带领下,步入大厅。新娘新郎站立在主婚人对面,证婚人及双方父母坐在大厅前排椅子上,其余的人跟随就坐。主婚人按规程询问并听取新娘新郎?quot;意愿"、"誓言",然后新娘新郎随着婚礼进行曲徐徐走出大厅。整个仪式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仅十几分钟,但很庄严、肃穆。待新娘新郎走出大厅后,参加仪式的其他人依次排成一行,将鲜花送给新娘,并向他们表示祝贺。

  信奉宗教的人结婚登记后要到教堂举行宗教婚礼。婚礼仪式一般在下午3时举行。通常,新娘身披婚纱,由身穿黑色西服的新郎陪伴,并在风琴师、吉他手和打击乐师组成的三人乐队演奏的波兰民歌声中,依依不舍地离开娘家,坐车前往教堂。
婚礼仪式完毕后新娘新郎夫妇走出教堂时,人们将事先准备好的硬币抛撒在地上,让新郎新娘一个一个地捡起来。谁捡的多,就预示着谁会最富有。选择婚礼的日期一般要避开雨天,
因为民间传说:如果婚礼当天下雨,将预示着"婚姻不美满",婚后生活将"乌云密布",连天公也会难过流泪。

  喜宴是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宾客下榻的饭店门口,新娘母亲手捧托盘,让新郎新娘品尝沾盐面包的滋味。面包象征新娘新郎婚后衣食无忧,不为生计发愁,盐则提醒婚姻充满酸甜苦辣,夫妻之间应互谅互让、白头偕老。按波兰的传统习俗,新娘往往被抱进饭店,并高举香槟酒向来宾致意。

  婚宴丰盛异常,宾客大块朵颐,开怀畅饮,相互祝福。乐队吹拉弹唱、插科打诨。席间,新娘新郎和来宾不时翩翩起舞,男女老少无拘无束,激情洋溢。婚宴通常持续到凌晨。

  波兰北部地区卡舒布人的婚礼习俗一直保持着波兰传统的特色。新娘新郎在教堂内举行完宗教仪式后,还要择吉日在家中举行传统的婚宴。婚宴一般从亲友们给新娘新郎送礼物开始。随着乐队演奏的悠扬音乐声,一对新人用水果和香槟酒感谢亲朋好友们的礼物和祝福。卡舒布人婚宴上最先上的菜肴是鸡汤。新娘新郎只吃象征幸福的薄薄的生鱼片,来宾们则共同分享意大利风味的多层蛋糕等。
婚宴上的酒为法国产的名牌葡萄酒、波兰自产的伏特加酒。在卡舒布人的婚宴习俗中,酒是最重要的。亲朋好友们都会开怀畅饮,祝新人幸福快乐。

  酒足饭饱之后,乡村乐队演奏起欢快的"polo"音乐,来宾们不分男女老幼开始玩游戏。婚宴上很受欢迎的游戏是"系衣服扣"和"找蛋糕"。"系衣服扣"游戏就是比穿外衣的速度,非但要快,还要穿整齐。有的人为了获胜,居然裹着睡衣就上场比赛,因为睡衣一披就算完事,即使扣子没系好也不很明显。?quot;找蛋糕"的游戏则是在来宾中随意找一个人,蒙上他的双眼后,在众人的鼓掌声中他开始在屋子里找蛋糕。参加游戏的人只能用舌头去寻找被隐藏起来的蛋糕,而不能用手去摸桌上的东西,周围的人自然不能给他提示。这个游戏的寓意就是新郎新娘终于品尝到甜蜜的爱情。

  婚宴上最精彩的节目还要数"农夫"和"农妇"的表演。新娘新郎的好友分别夸张地化妆成农夫和农妇的模样,在各自装模作样地做一番自我介绍后,表演一段有关新娘新郎趣事(如恋爱史)的"相声"。在来宾开怀的嬉笑声中,新娘新郎"罚""农夫"和"农妇"轮流请所有的来宾跳舞。凌晨两点,厨师准备好了婚宴的最后一道热菜--波兰最有名的红菜汤,大家一起品味热汤,一边尽情欢歌,一边等待新的一天的到来。当东方的天际逐渐被朝霞染红时,新娘新郎和来宾一起高声合唱"朝阳升起的时候……",以迎接日出。这是他们婚宴上的最后一支歌,也是新娘新郎共同迎来的第一个早晨。它象征着一对新人告别过去,迎接未来,预示着这个新的家庭既有爱情,也有责任。

  5. 葬礼

  在波兰,人死后不实行火葬而实行土葬。波兰人很注重墓地的修整,每块墓地都竖一

  个墓碑,碑上镶有死者的照片并刻有生死年月日。每年11月1日亡灵节那天,人们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带着菊花和蜡碗来到墓地进行祭扫。他们把墓地墓碑打扫干净,放上蜡碗,插上各色菊花,并在墓前静默,以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哀思。

  6. 其他习俗

  像欧洲许多信奉宗教的民族一样,波兰民族还有不少宗族或与宗教有关的习俗与禁忌。在波兰,大多数波兰人忌讳星期五。波兰的天主教徒每星期五不吃猪肉。据说,星期五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受难日,因此,按规定每年复活节前的星期五为"受难节"。

  大多数波兰人也忌讳"13"。波兰人就餐的席位忌单数,尤其忌讳13人同桌。忌讳13人同桌,是因为这容易使人联想起出卖耶稣的犹大。在波兰,
住房没有13号,旅馆没有13号房间。波兰人忌讳在13号的日子、星期五举行任何礼仪性活动。如果13号这天是星期五,更不宜出游。

  谁清早出门,离开了家再折返回去,则预兆他这一天办事将不顺;清早在路上如果碰到穿丧服的女人、穿黑袍的修士或修女,都被认为是不吉利。波兰人如果半夜遇见黑猫、正午遇见泼出来的食油都被认为不吉利。在波兰,不能用一根火柴点燃两支以上的烟。同欧洲人一样,
波兰人出门都不喜欢遇见出殡,男人遇见出殡要脱帽。波兰人从外面回家,如果进屋就顺手把礼帽放在床上也被认为是不吉利。波兰人家里的床一般不许人坐,尤其是未婚女子的床更是不许人坐。
第3个回答  2009-06-10
  波兰商务礼仪及风俗习惯   添加时间:2009-02-27 查看次数:123   本文关键字:波兰商务   礼节礼仪   波兰人由于受宗教的影响,养成了特别爱佩挂“十字架”的风格,如项链、胸徽等。无论是老年人、中年人或年青人,有的甚至小孩子都佩挂。他们喜欢谈论他们的国家、文化和美国的生活方式,以及你个人的家庭生活情况。他们格外喜欢花,并赋予不同的花以不同的含义,借以传达他们不同的感情:他们视玫瑰花为“爱情”的象征;他们认为石竹花含有“机智”和“快乐”之意;把兰花看作为“激情之花”;用菊花做“墓地用花”;他们最爱“三色堇”。认为三色堇给人以欢乐和幸福。因此,人仍都尊其为国花。他们赠送鲜花讲究送单束,花束由一种花组成被认为是雅致的,送双束花在他们眼里是不礼貌的。他仍对雄鹰倍加喜爱。把雄鹰视为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因此,人们都把雄鹰喻为国鸟。   按照波兰的商务礼俗,各种场合均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会政府官员,心须先约。波兰的企事业单位,基本上是国营的,办事效率很慢,要准备做多次交涉。波兰官员对外国商人友,和其他东商人一样,讨价还价是这些官员的工作,你得准备打个折扣才行。按照波兰当地的商业的习惯,各国营事业机构都在下午5点结束办公(12时至13时之间也接受会,而在我国及西方国家,这段时间是间进餐时间)。外贸组织和机区,从星期一至星期五办公每天上行8时至下午3时。政府各部办公时间为上9时至下午3时。星期六办公时间为上8时至下午1时,一般每月第一个星期六为日。   波兰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惯施握手礼。在亲朋好友之间相见时,一般都惯施拥抱礼。他们还极为盛行吻手礼。吻手礼,一般都要在女士先伸手而且手作下垂式时,对方才可将该女士的手轻轻置手中而吻之,但嘴不可过于接近女士的手。 波兰人交往,避免赠送高价什的礼物。公司的新产品,可用作见面礼。波兰人以吃西餐为主,其口味偏清淡,不要过分油腻,普遍喜食以烤、煮、烩的菜肴,而且还爱用黄油菜肴。波兰人一般都喜爱酒巴,通常在饭前习惯烈性酒,饭后饮甜酒,而且酒量一般很大。他们也喜爱喝咖啡,中国红茶。他们喜爱在红茶里放一柠,茶色要淡。   称谓与问候   只有在亲密的朋友之间才用名字相称。   约会与准时   事先约会是绝对必要的。   款待与馈赠   即使是短暂的拜访,按惯例要给女主人送鲜花(只送单数的)。递交给女主人时必须运河掉包装纸。注意一点:不能送表示情爱的红玫瑰。   无论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晚宴上,都要祝酒。   波兰人普遍爱饮烈性酒。在商业聚会或其他场合,人们可能不断给你灌饮科涅克上等白兰地酒。   交谈   恰当的话题可包括波兰及其文化历史、美国的生活方式、你的家庭生活及日常活动。   信仰忌讳   波兰人大多数信奉天主教,无教派人占6.3%,无神论人占3.2%。他们有一切宗教上的禁忌风俗,祈祷、忏悔,按教规举行婚、丧礼等等。他们忌讳“13”数和“星期五”。他们认为“13”、“星期五”是不祥之数和日期,象征着厄运和灾难。他们忌讳有人向他们打听个人的工资、年龄、宗教和社会地位等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个人的私事,无须他人过问。他们在交往中忌讳菊花。认为菊花是用于葬礼上的花;不喜欢送红玫瑰花,因为红玫瑰花为浪漫爱情的、信物。   波兰人在饮食上不喜欢吃虾、蟹和海味品;对酸黄瓜及清蒸做法的食品也不太爱吃。   饮食习惯   波兰人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食俗上与其他东欧国家近似。日常用餐以西餐为主,也喜欢吃中餐,而且饭量也较大。他们有个独特的分菜习惯,凡碰到吃整只鸡、鸭、鹅时,他们总愿意让餐桌旁最年轻的女主人动手分割,并一一送到客人的盘里,然后一起吃。   每年9月至次年5月最宜去波兰。因6-8月,当地人多休假。机场、车站、桥梁、与军事有关的建筑物禁止摄影。停在店外面的计程式车,都会要较高的车资,尽量避免搭这些车子.市区电车、公共汽车较高的车次,车上备有剪票机.   海关免税香烟250支,或雪茄50支,或烟草半磅.本国贷币禁止出入境.外国贷币入无限制,但需申报,携出以申报数为限.官方不鼓励小费,但私下仍流行.   在波兰从将临期第一主日开始时,我们每天望将临期的礼仪,大约进行半小时左右,这样的礼仪通常在早上或晚上举行,将临期礼仪的目的,是在准备迎接耶稣的诞生,教堂每天都人山人海教堂的内外也挤的水泄不通。   十二月六日当天我们庆祝圣尼阁(S.Nicolaus)的日子,当天每个大人和小朋友都会收到圣诞礼物。我的妈妈告诉我说:“圣诞老公公从天上来送你礼物,但要看看你今年有没有做个好小孩?如果没有,礼物很小,如果有,礼物很大。”可是,我们都很好奇的想:圣诞老公公他是怎么来的?是坐雪橇?还是走路?如果是坐雪橇来的一定会有许多驯鹿和后面装很多礼物,一路上摇着铃铛,叮叮当!叮叮当!来送礼物给我,他会不会问我:是不是个好小孩?好学生?有没有作好事?坏事?会不会唱歌?跳舞?如果我都做到,就会得到礼物。在将临期这段时间,仍然有许多人守斋、作避静、办告解。学校从二十日开始放两个星期的寒假,家家户户开始整理房子和买菜,在门口放圣诞树以及用一些灯饰来点缀,看起来五彩缤纷,好美丽哦!在二十四日当天我们根本不吃饭或吃很少,因为大家都在期待的是晚餐时间,我们的主菜是吃鲤鱼也准备十至十五道丰富的菜,在波兰每个地方有不同的菜色,所以,波兰的圣诞节就像中国的新年一样,全家大小围在一起吃丰富的年夜饭。   另外,波兰有几个传统风俗习惯,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在二十四日圣诞节开始吃晚餐前,我们会抬头看天上的星星,当我们看到第一颗星星时就可以开动,如果遇到下雨或下雪时,我们差不多会在七、八点就开始吃饭。   晚餐前大家一起唱圣诞歌曲,由家中的长者手里会拿着圣诞饼与家中的其它人共同分享,并祝福他们之后就按照年龄大小顺序一一祝福其它的人,每个人口中都会说:“彼此宽恕,也特别祈求天主的爱,不断地与他同在。”   在餐桌内会放些钱,意思是说:希望这个家明年有足够的钱,并且家中也布置有耶稣诞生的马槽,大家快乐地分享过去这一年来所发生的事。   晚餐大约进行二、三小时,等到快要结束时,家中未婚的小姐要帮忙整理和打扫,到外面丢垃圾。丢垃圾时,如果听到小狗汪汪的叫声,而且叫得很大声,这表示她明年会结婚,并且由狗叫声传来的方向,她未来的先生便会从那个方向来的,如果叫得很小声这表示她的先生从很远的地方来的,所以,换句话说:声音比较大,先生住的比较近,而声音比较小,先生住的比较远。我个人并不相信,但是我的妹妹就是这样结婚的,因为她听到那声音,而且她的先生也是从那个方向来的,所以,各位,你说呢?   当然,圣诞树下也一定放了不少的礼物,礼物上面有每个人的名字,是由年纪大的人送给每位在场的人礼物,所以,波兰人还是很传统的,晚餐后仍然继续庆祝圣诞节的活动一直到子夜弥撒结束前。   第二天教会庆祝圣德范(S.Stephanus),在每台弥撒结束时,坐在楼上的教友们会把麦子往下丢给楼下的教友们,大家彼此希望在新的一年和往后的日子农作物收成都很顺利。从二十六日每个堂区神父会开始拜访每个家庭以及降福家里的人的活动,+(十字架)Bathasr,Caspar、Melchior、Koleda(拜访)1999。意思是说:这三位国王去白冷拜访耶稣。然后,神父用祝圣过的粉笔写在大门上『天主保护这个家庭,不让魔鬼破坏。』之后洒圣水并降福家里的每一位,祈祷后神父手上拿着十字架让每个人亲吻十字架。意思是说:“耶稣是我们的道路,我们的一切,我们应该要不断地依靠他、爱他、跟随他。”最后,神父也和家里的人一起唱圣诞歌,这是在波兰每位神父的义务,一年至少一次花比平常的时间来帮助教友的问题,除了神父之外还有两位辅祭以及教堂管理人和一位风琴演奏家,他们相信:神父来,天主与他们同在。这个活动一直进行到二月一日献耶稣于圣殿当天为止,在二十六日教堂的圣咏团也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庆祝这个喜气洋洋的节日。   波兰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新年有些相同的地方,比如说:一、不管你离开家或住在外面,每年的圣诞节时你一定会回家与家人团聚。二、煮一些与平常不同的菜。三、有红包可以拿。四、穿新衣戴新帽。五、去拜访朋友。我们波兰人都会回家乡过圣诞节,因为这是每年最难忘的经验,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   波兰的历史是从九六六年捷克的领洗之后,波兰才成为天主教的国家,在这1,033年的天主教历史中,波兰仍然保持这样的民族传统庆祝圣诞节,就像波兰著名的作家Adam Mickiewicz说:“如果耶稣不在我的心里诞生,而在白冷马槽里诞生,这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5-02
可以从书上获取答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