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介子许”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许”是指佛门和世俗社会是相通的,就像芥子和须弥山可以互相包容一样。

芥为蔬菜,子如粟粒,佛家以“芥子”比喻极为微小。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用,指帝释天、四大天王等居所,其高八万四千由旬,佛家以“须弥山”比喻极为巨大。

扩展资料

南朝齐代,婺州义乌县出了个很有名的居士,名叫傅翕。他用佛经中“芥子纳须弥”之深义,敷演句偈,说得极为生动、形象: 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

傅翕多次谈到芥子和须弥的关系,比喻诸相皆非真实,巨细可以相容,以此劝世人不要执着于眼前的名利、地位、荣誉等,事物是会转化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他在行将人灭之际,作《还源诗》以示众弟子。

傅翕此诗,妙理深远,至诚恳切,以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劝人回复到自然本原的境地,从而得到真正的解脱。傅翕此诗,妙理深远,至诚恳切,以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劝人回复到自然本原的境地,从而得到真正的解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此一句,切中学人之大病!悲心深重!且听末学慢慢道来:

一般而言,执有之人,不仅深爱这个色身,乃至不舍世间五欲之乐,执取“财色名食睡”。这样的境界,世间贤达早已破斥:比如道家的“超然物外”,南唐李后主的“梦里不知身是客”,苏东坡的“常恨此身非我有”等等;执取“身外之物”,并非佛法主要破斥的对象。仅是最粗浅的观行就能了知。
而诸方大师,却将“看破放下不执着”等等世间法所注重的内容,推为佛法的“高妙之义”。实在是“浅化佛法”“世俗化佛法”。但是,利在可以摄受广大初机学人,且以念佛法门传授。因而末学很少言及,此间借题发挥而已。
不执“我”为实有,方是“小乘解脱道”之第一步:“断除我见”。以此为基础,能了生死。却不能成佛。若是真学小乘,当以“断我见”为教学之内容,不应当以“超然物外”“看破放下”为内容。

较为“有智慧”的人,将这些“执有”经历过后,不再采信的人;可能会开始接近佛法;这时候,“一切法毕竟空”一句就会害了这些人。不解其意之故。以为无有“法界实相”。如是死在句下的人,不仅是初学。诸方大师亦受其害。否定真心“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以为真心也仅仅是“性空唯名”“假名安立”,即造诽谤正法之极重罪。远超上述“执有”之人。何以故?“执有”之人,不会做这样的诽谤。以其粗浅智慧,难以诽谤深妙之法故。而“执空”之人,否定“真心”这个佛法的根本,又因真心即是“诸佛法身”,同时也诽谤了究竟义的佛!因此,同时成就诽谤正法,诽谤诸佛之极重罪。岂能与“执有”之罪同日而语?

再进一步,补救为“不执空有二端”亦有大病,何以故?“执”者、“不执”者是谁?必定是能分别的“意识觉知心”。是“能执”“能不执”“能放下”的妄心。这样修学,还是在妄心境界上;绝非究竟义!若以为在意识心上“不执二端,不执着一切”,推究而言仍然是“执空”。实质上仍然是意识心境界。虽能淡化“我见”,若以此为究竟,以为“佛法无非一个空字”,必定轻视佛法甚深微妙之义,成就大慢心。

如上,何种知见方为“正知见”?谓:
真心无论执与不执,无论放下与否;无始劫以来从未有过这些念头。这个真心,是不生不灭,永不落于空有二端。而能出生一切万法的“真实”法。是一切众生本具,也是一切众生最究竟的皈依处,是为“佛”“法”。
妄心无论怎样的不执,怎样的放下,乃至入定,一念不生等等。无常来时,永断不起。岂是真实之法?修之何用?强令妄心“一念不生”,无非木石。岂有精进修学之用?

“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介子许”。为救执空之人不谤正法,不坠断见外道,不起慢心而能“借假修真”。救人于无间地狱之报,乃至以“执有”而教导。更说执有即便大如须弥山,其罪也远远轻于执空小如芥子许。故末学顶礼赞叹如是深切之悲心!

其次,执有之人,因“有我罪非轻”;虽难断“我见”。但是,尚有可能因深信“西方实有”而愿往生净土。得弥陀世尊摄受。执空者,不信西方实有;以其否定正法,诽谤正法之罪,远超“五逆十恶”,弥陀世尊亦不能救。

愿一切学人,建立“空”即是“空性的真心”这个见解;早日“证空”,即能发起般若智慧,即能如实现观“空有不二”。莫受“执空”之地狱人笼罩,同坠恶涂也!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6-05
这句话是针对修行人中的一个非常难以发觉,而现在又非常普遍的问题。

现在的修行人缺乏真正的空性正见,经常要么将一个对象执着为有,要么将其执着为空。而真正的空性正见,不落空、有二边,通俗的说,就是既不是空这个极端,也不是有这个极端。所谓二边,也就是二个极端的边见。

执着于有,无论如何都有救,有解脱的机会。但一旦执着于空,认为一切都空,那就趋入了断灭见,这种人就失去解脱的机会,而走进死胡同了。

因此佛说“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介子许”,宁愿执着于有的程度大如须弥山,也不可以有一丁点的执着于空。

切记,切记,谨慎,谨慎。懂得这个道理的人,现在已经少之又少了。有能力明白这个道理的人,现在也少之又少了。
第3个回答  2009-06-05
这句话的重点,落在两个字上面,一个是第一句的“有”,一个是第二句中的“无”。

此句意指我们学佛之人,宁可执着于有,不可执着于空。

执着于“有”,还有药可救,执着于“空”,就很难办了。

有的同修认为“非有即空”,执着在这个“空”字上面,事实上是认为“空”是真实存在的。认为“有”真实存在,认为“空”真实存在,这都是落入了两边法。

既不是空,也不是有。既不是非空,也不是非有。有人说“中道”好了,但说中道,是名中道,而非中道。

说到这,有人会非常疑惑,说:那不是世界一切都没有意义了吗?其实万法都是依循着同样一个法性在无常幻化。万法虽然不同,但是理体如一,只是我们的心不同,看到的法相自然也不尽相同。众生有多少种烦恼,法相就有多少种差别。比如我们说“万法皆空,唯由因果不空。”这个因果,就是理体。六道就是法相。法相是无常,但是法性、理体守恒。所以,学佛之人,要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佛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雪儿自己参悟吧!礼赞,道业精进!
第4个回答  2009-06-05
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

佛门和世俗社会是相通的,就像芥子和须弥山可以互相包容一样。芥为蔬菜,子如粟粒,佛家以“芥子”比喻极为微小。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用,指帝释天、四大天王等居所,其高八万四千由旬,佛家以“须弥山”比喻极为巨大。唐代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三教论衡·问僧》中,有这么一段问话:“问:《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云芥子纳须弥,须弥至大至高,芥子至微至小,岂可芥子之内入得须弥山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