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成像的像为什么是倒立的?

如题所述

因为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当光线穿过小孔的时候,原来物体下方的光线跑到了幕的上方,而在物体上方的光线跑到了幕的下方。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影,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墙体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放好蜡烛、小孔屏和毛玻璃屏。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蜡烛和小孔屏的距离不宜过大。调整后,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移动蜡烛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蜡烛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远,得到的像越大。

扩展资料:

光线沿直线传播。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针孔,在成像面形成倒立的影像。针孔与成像面的距离,称为焦距,以毫米或英寸标示。针孔接近成像面,可拍摄广角照片。针孔远离成像面,可拍摄远摄照片。

焦距越长,影像越大。例如,焦距为75mm时,影像刚好覆盖4x5英寸的底片。焦距为150mm时,影像刚好覆盖8x10英寸的底片。另外,焦距越短,照片的暗角越明显。针孔越小,影像越清晰,但针孔太小,会导致衍射,反而令影像模糊。

眼睛和照相机都有一个箱子一样的构造,而且似乎都以相同的光学原理成像,在箱子的一端是小孔,孔的大小控制进光量的多少,同时由镜头控制焦点,经过一系列的折射之后,使小孔外面的世界在箱子的另一端形成影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孔成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30

因为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当光线穿过小孔的时候,原来物体下方的光线跑到了幕的上方,而在物体上方的光线跑到了幕的下方。其实小孔成像成的像还是左右颠倒的。

以烛火为例:烛火顶部为A,底部为B。(假象只有AB 两点)小孔C(一个点)位于AB 之间。A点光源散射,遇到小孔大部分被墙壁遮挡。只有一条线穿过就是AC,两点定一条线。光为实线。
同理,得B点。在AB线上的点每一点通过C都只有一条。所以就是倒立的。




扩展资料:

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

大约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墨经》中这样纪录了小孔成像:

“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直立的人通过针孔成像,投影便成为倒立的。“库”指暗盒内部而言。“远近有端,与于光”,指出物体反射的光与影像的大小同针孔距离的关系。物距越远,像越小;物距越近,像越大。

《墨经》在两千多年前关于小孔成像的描述,与照相光学所讲的是完全吻合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孔成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5-01

图中上面的成像与原像一样正立,光线是直接射入人的眼睛,上下顺序并没有改变。

下面的成像倒立的原因,是因为物体上端的光线通过小孔到达眼睛下部;物体下端的光线通过小孔到达眼睛下部,因此就成了倒立的影像。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光沿直线传播啊,将物体看作发光光源.物体上部的光经小孔就传到下方,下部的光就传到上方.当然上下方是相对而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6-07
小孔成像是实像,所以肯定是倒立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