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电还是先有灯?

?谁知道?有正确答案吗?

意大利波洛尼亚大学的解剖学教授伽伐尼在1780年发现了电流,大概100年后,爱迪生发明了灯泡,1879年10月21日实验时,灯泡寿命为45小时。
伽伐尼与电流

任何事物都具有这样的特点,运动着的客体都要比它处于相对静止时,更能显露出它的本质和丰富多彩的性质。因此,电流的发现不仅是对电荷本身认识有质的飞跃,开辟了一个动电学的新领域,而且也打开了探索电现象与其它物理现象内在联系的大门。

最先发现电流的是意大利波洛尼亚大学的解剖学教授伽伐尼。大约在1780年,他和助手作解剖青蛙实验时,偶然发现用解剖刀具与蛙体神经相接触时,有时会发现蛙腿抽动的现象。最初以为这或许与附近的起电机有关,于是又变换了条件,把起电机拿走,用铜和铁的器械去接触蛙体神经,也同样产生抽动现象。后来又考虑到可能是空中外来电引起的,于是避开雷雨天,在密闭的房间中,同样有时也出现这种现象。最后,又用各种非金属的用具做实验,却看不到上述现象。这样反复作了上百次实验,连续观察6年之久,伽伐尼才下了结论。他认为:电来自蛙体的神经,而两种金属的导体只不过起传导作用。他把这种电称为“动物电”,并且公开在波洛尼亚大学1791~1792年的工作纪要上发表了。从1780年开始发现电流现象到正式发表,前后经历了十几年,这充分说明伽伐尼治学态度的严谨。尽管当时对这种现象的本质还不十分清楚,但这种现象却意想不到地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纷纷进行有关实验与研究。

伽伐尼的发现也引起了他的好友意大利物理学教授亚历山得罗 伏打的重视。他首先做了大量的重复性实验,他发现用不同金属接触动物不只是引起神经的运动,而且还会引起视觉和味觉的效应。例如,用一根由两种金属构成的弯杆,其两端分别与头部和上颚接触的瞬间,会使眼睛有光亮的感觉;又例如,用舌头舔一个金币和银币,如把两者接触在一起,会产生一种酸味。于是,他联想到瑞士的苏尔查在1762年向柏林科学院提交的一篇题为《愉快和不愉快感觉理论》论文中,谈到铝和银金属小片接触舌头时,会使人感到有一种硫酸铁的味道。于是,他提出电来自两种金属,而湿润的动物体,只是起着传导作用的主张。同时,他建议伽伐尼所发现的电流,不应称为“动物电”,而应叫做“金属电”。他为了尊重伽伐尼最先发现权,他把这种电流称之为“伽伐尼电流”。尽管对电流的来源有不同的看法,但电流的客观存在则是两个人取得的共同结论。

发现电流的过程表明,一些重大的发现常常是偶然的,这就要求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才能及时发现这种偶然出现的现象,才能从偶然现象中,去追寻现象间的必然联系。

爱迪生与电灯

1879年10月22日的深夜,万籁俱寂,一片漆黑。在美国新泽西门罗公园的实验室里却洋溢着一片欢乐。房间里一群不修边幅的青年人正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桌上一盏明亮、可爱的白炽灯——世界上第一盏不是“昙花一现”的白炽灯。它已经亮了快40个小时了,大家虽然都很疲倦,但谁也不肯去休息。一个个都乐得眉开眼笑,“老头子,我们真的成功了!”突然有人兴奋地说。这位被大家称呼为“老头子”的人就是发明大王爱迪生。其实他才30多岁。爱迪生点点头,不由热泪盈眶。几年来他为了发明白炽灯,经常连续工作甚至连续5个昼夜都不合眼。查资料光笔记就记了400册。寻找做灯丝的材料,先后试了1600多种,连朋友的红胡子都拔下来试过了,可是还是没有成功。他耗费了不少精力用炭化的纸条做灯丝的那只白炽灯,一共只亮了8分钟,但失败在爱迪生的眼里只是走向成功的起点,他最喜欢说这样一句话:“天才是九十九分血汗加一分灵感。”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他独自一人坐在实验室,默默地思考着这上万次失败的教训,桌上恰好放了一堆从煤油灯罩上刮下来的油烟(是一种未经充分燃烧的碳)。他心不在焉地拿在手里搓揉,不知不觉就搓成了一条细线。突然一个灵感在他脑中出现:这不就是一种碳丝吗?啊!用棉线烧出的碳丝不是可以当灯丝吗?爱迪生心里一热,立即让助手找来了棉线。他把棉线放在一个镍制的模型里,送到高温密闭的炉中加热,当炉内温度达到摄氏800度时,棉线就被烤成一根碳丝。可是这种细碳丝实在太脆弱了,一碰就断,于是烧了断,断了再烧新的。就这样,爱迪生和助手们一直连续干了整整3天,终于在玻璃工的帮助下,把一根碳化后的棉线,顺利地装进了灯泡。这时爱迪生命令所有的助手好好睡一觉。10月21日的早晨爱迪生在二楼实验室将手下的助手召集在一起,开始发起这场光明向黑暗的决战。一位助手先用性能良好的抽气机抽出灯泡里的空气,再把抽气口封起来,接通电流,灯亮了。一小时、二小时、五个小时过去了,那明亮的光辉还没有一点收退的迹象,大家终于忍不住地欢笑起来。

45小时后灯灭了,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流着热泪拥抱在一起。高兴过后,爱迪生拿过记事本在上面写了一行大字:“1879年10月21日,灯泡寿命45小时。下个目标——1000小时。”后来爱迪生根据棉线的性质,集中力量考察了大批植物纤维的性能,先后试用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终于在1880年初春,找到了用竹丝烧成的碳丝来做灯丝,电灯亮了1200小时(50天),巨大的成功使爱迪生非常激动,他马上派人跑遍东方各国收集材料,大量制造灯泡,供应市场。1882年,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从此人类在白炽灯的光明中,开始了新的生活。

碳丝灯泡太脆弱,稍有震动灯丝就会断裂。到1910年美国人库利奇发明用钨丝来做灯丝,这就是现代的白炽灯。早期的钨丝灯泡里面是真空,用了不久,玻璃泡里就发黑,灯丝也断了。原来钨丝受热后,钨原子蒸发跑到了玻璃泡上,灯丝越来越细,最后就断了。为了使灯泡寿命长一些,只好使灯丝的温度低一些,这时灯丝把大部分电能都转化为热能,只有小部分转化为光。所以灯很暗。1913年一位熟悉化工材料的工程师想到把碘元素涂在玻璃泡的内壁,制成了碘钨灯。在高温下从灯丝蒸发出来的钨蒸气会与涂在泡壁上的碘化合,生成碘化钨。但是碘化钨不稳定,它受不住1400℃的高温,于是再分解,这样钨又会重新回到灯丝上来。在碘的作用下,钨的蒸发处在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灯泡的寿命就大大延长了。但美中不足的是碘蒸气带紫红色。后来专家们用溴、氟、氯等卤族元素来代替碘,制成了形态各异的卤钨灯。卤钨灯能发出强光,拍摄电影和电视都离不开它。

1901年法国化学家克洛德发明了一种没有灯丝的新光源,即把正、负电极装进充有氖气的玻璃管里,电极之间放起电来,氖气的原子受到激发,发出明亮的红光。氖灯是最早的霓虹灯,霓虹灯里充上不同的气体,就会放出不同色彩的光,把城市的夜晚点缀得五光十色。

1939年德国人又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荧光灯。在玻璃管的内壁涂上荧光粉,荧光粉有一种本领,当紫外线照到管壁的荧光粉上时,灯管就会发出近似日光颜色的光,所以也叫它“日光灯”。它是一种“冷”光源,发光效率是白炽灯的4倍,工作时略有微热,光线的分布也挺均匀。是家庭里使用的一种理想光源。50年代科学家又在荧光粉里掺入钒酸钇,同时增加了灯管里空气的压力,制成了高压汞灯,最大限度地把紫外线转变为可见光,功率可以达到几千瓦。

60年代复旦大学蔡祖泉教授发明了长弧氙灯。它的两个电极相距100毫米以上,在高频脉冲电流的作用下,灯管里火花放电的同时产生大量的电子、离子形成弧光放电。它功率大、亮度强。最大的长弧氙灯有几十万瓦,用一只五万瓦的长弧氙灯抵得上一千只100瓦的日光灯哩,难怪大家称它是“小太阳”。

参考资料:http://www.paper999.com/paper_oksq5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当然是先有电的
因为意大利波洛尼亚大学的解剖学教授伽伐尼在1780年发现了电流
而大概100年后,爱迪生才发明了灯泡
其实电早就存在而是很久才被发现的,比如雷电!而灯泡是被发明出来的!
第2个回答  2009-06-08
电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从来就有雷电。
而灯只是发明出来的一种用来照明的工具。
当然是先有电了。
第3个回答  2009-06-08
当然是先有灯了(灯笼).如果是电灯的话就没有电来得早了
第4个回答  2009-06-08
先有灯,后来有了用电的灯,叫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