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助:物理学史考试

1.中国古代物理学中的时空观(大家们的思想)
2.万有引力和牛顿的集大成(哪些“巨人”的肩膀)
3.经典物理学为什么要引入以太(围绕以太证明与否定的实验)
4.分子运动论
5.机械自然观的特征、局限性、在历史上的作用
6.光的本质(历史上的交锋、重要历史事件)
7.麦克斯韦方程、电磁理论的主要内容,为什么称之为完美?以及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8.为什么电磁学不称之为电学和磁学(电磁打通的历史事件)
9.类比方法的特点以及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10.归纳方法的特点以及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
谢谢大家了
很感谢大家的热情帮助,怪我没有说清楚,每个问题答案都不要太多,最好在一百字以内
还有第一题,必须是中国古代大家们的思想,比如老子之类的人物……
再次谢谢大家

1 绝对是空观和相对时空观。绝对时空观以牛顿为代表,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独立的,之间没有联系,描述绝对时空观用伽利略变换。相对时空观以爱因斯坦为代表,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用洛伦兹变换描述。

2 万有引力(Gravitation)又名重力(Gravity)或重力相互作用。在古代和中世纪,万有引力被认为是位置的一种性质,而不是物质的性质。
从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起,历史上对万有引力就有着众多的猜想或解释。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起因就没有结果,因此没有力的作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他推断在水晶球模型中,所有物体都有朝它们正确的位置靠近的趋势,并且物体按他们自身的重量的比例向地球的中心坠落。在公元628年,印度天文学家婆罗摩笈多(Brahmagupta)首先认识到重力是一种吸引力的作用。他解释说:“物体向地球坠落是因为地球对物体自然地吸引,就如同水自然地流动一般”婆罗摩笈多亦坚持阿里亚哈塔(Aryabhata)于公元499年提出的以万有引力维持的太阳为中心的太阳系观点。因此,他理解到了太阳和地球之间存在着一种吸引力的作用。从17世纪起,科学家把万有引力看作是物质的一个属性。一个物体吸引另一个物体的力量大小,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和隔开它们的距离而定,这种力量是相互作用的。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认为万有引力是物质集聚的一种方式,万有引力的中心是一个几何性质的点。
1600年威廉•吉尔伯特(WilliamGilbert)提出磁力可能是维持太阳系存在的原理。他设想万有引力就是地球这块庞大磁石作用于周围物体的磁力,而且遍及整个太阳系,成为宇宙的外膜。吉尔伯特证明,磁石对一块铁的吸力大小视磁石的大小而定,磁石越大,对铁块的吸力也越大。而且吸引是互相作用的,磁石吸铁,铁也同样吸引磁石。他的研究为近代引力观念提供了一个模型。万有引力的中心并不是什么几何点,而是具体的一堆物质,它的力量随着物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开普勒(JohannesKepler)发展了吉尔伯特的万有引力观念,他假定万有引力是和磁力类似的东西,是同性物体之间的一种相互感应,这种力视物体的大小而定。在这些基础上,英国数学家艾萨克•牛顿爵士(SirIsaacNewton)于1687年发表了著名的《原理》一书,第一次假定了万有引力定律。他写道:“我推断这种使行星围绕既定轨道运动的力一定与它们与绕轴转动中心的距离平方成反比;而依此将使月球围绕她的轨道运动的力与地表的重力进行比较之后,发现它们的结果是如此的接近。”绝大多数现代非相对论性万有引力的计算都赖以牛顿当年的工作。在1687年,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陈述如下:宇宙中每个质点都以一种力吸引其它各个质点。这种力与各质点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这些质点具有质量m1、m2,并且在它们之间具有距离r(它们质心的连线长度)。也有资料表示牛顿是受胡克的启发发现万有引力的, 1679年 11月24日,胡克写信给牛顿,向他介绍一种分析曲线运动的新方法。胡克聪明地看到,物体沿曲线轨道的运动有两个分量,一个是惯性分量,一个是向心分量。惯性分51量势必沿曲线的切线方向作直线运动,而向心分量则总是拉物体偏离惯性的直线轨道。月球运动的稳定轨道就是这两个分量互相匹配,使得月球既不会沿切线方向跑掉,又不会螺旋式地接近地球。笛卡儿认为物体作曲线运动只是运动物体企图逃离中心的力造成的,但实际上没有这样的力存在。胡克信中请牛顿对这个假设提出意见或评论。这个假设显然是牛顿后来把曲线运动分解为一个惯性分量和一个向心分量这种想法的入门。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以后,胡克声明是他向牛顿建议采用了“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万有引力定律”。很多历史学家也同意胡克的看法。但是后来牛顿否认胡克曾给予他提示。牛顿毕竟比巨人们看得更远,胡克只提出了行星与太阳的关系问题,而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宇宙间一切物体。这一质的飞跃是胡克的学识所难以达到的。

3经典力学引入以太是因为绝对时空观。17世纪,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笛卡儿最先将以太引入自然科学,并赋予它某种力学性质。根据当时的波动理论,波只能在某种介质中传播,人们把传播电磁波的介质称为以太。以太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青天或上层大气。后来以太被人们定义为电磁波,也就是光波的传播介质,以太论在19世纪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根据电磁波的性质,人们给出了以太的性质:充满整个空间、透明、非常的硬而又对天体没有阻力、不同频率的光有自己不同的以太……这些相互矛盾的性质实在是超出了人们的理解能力。但当时的科学家们仍然坚信以太的存在,并给出各种模型来解释以太的这些性质。尽管有如此之多的模型,但却没有哪个实验能证明以太的存在,成为以太论最大的缺陷。牛顿认为,宇宙中存在绝对静止的参考系(大概上帝住在那里),所有相对于绝对静止参考系做匀速运动的参考系都称为惯性参考系。这个绝对静止的参考系是什么了,于是又引入以太,认为以太是绝对参考系。为了寻找这个绝对参考系也就是以太,很多物理学家做了很多实验,但是都没有得到结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迈克耳孙-莫雷实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零结果,导致部分物理学对以太的存在提出质疑。爱因斯坦研究前人的成果发现,以太就2个作用。一个是绝对参考系,一个是电磁波的传播介质。既然迈克耳孙-莫雷实验零结果,说明有可能绝对参考系根本不存在,电磁波传播也不需要介质,这样的话以太这个概念就无任何意义了。在这个基础上爱因斯坦提出相对时空观。

4 分子运动论又称之为分子动理论。分子运动论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来阐述热现象规律的理论,例如它阐明了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大小的标志,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器壁的碰撞而产生对容器壁的压强。此外,它还初步揭示了气体的扩散,热传递和粘滞现象的本质,并解释了许多气体实验定律,分子运动论的成就促进了统计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物质的微观结构学说.主要内容有三点:①一切物体都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有空隙.②分子处于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状态.这种运动称为热运动.③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着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大量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 热运动.
②实际上,构成物质的单元是多种的,或是原子(金属),或是离子(盐类),或是分子(有机物).在热力学中,由于这些微粒做热运动时遵从相同的规律,所以统称 分子.
无数客观事实(如布朗运动、扩散现象等),证明了分子运动论的正确性.它能很好地解释各种不同物质的结构和特点,及所有的热现象,并把物质的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联系起来.
可以点此链接查看:http://baike.baidu.com/view/747562.htm

5机械自然观: 自然是一架机器; 这架机器的运动和规律是由外在的理智强加给它的; 自然界的秩序是理智的表现; 这理智是非凡的创造者和统治者;
机械自然观的要点:1宇宙象空架子,绝对静止——绝对空间; 2 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物体运动无关; 3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规律,宇宙是一架大机器;
4分析,分解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
机械自然观及其影响 由于牛顿力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巨大成功。所以在十八世纪就出现了一种思潮,力图把力学的规律和它对自然现象的说明方法推广到一切自然研究活动中去,推厂—5tj一切科学部门中去,由此产生了机械的自然观。这一自然观在十八到十九世纪的自然科学中,特别是在物理学中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科学思想和认识方法。以至于当十九世纪的科学发展,特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冲破这一自然观时,一些科学家还深深地沉醉于它的成功。对新的发现不能理解。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当时科学的发现水平相适应.机械自然观成为此后相当时间中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持的观点. 但他静止,片面,孤立,绝对,最终回归神学的上帝。
历史影响:详细内容点此链接:http://iask.sina.com.cn/b/12416659.html

6对于光的本质问题,很早就有两种说法,一个牛顿的微粒说(1680年),它认为光是一个一个的微粒;另一个是惠更斯的波动说(1690年),它是研究波动的,在牛顿时代,人们只知道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定律,即所谓的几何光学,利用这两个学说,都可以得到解释,只是在解释光的折射时,波动说要求光的传播速度在折射系数大的介质里要慢些,而微粒说要求它的速度要大些,可惜在17、18世纪,没有精确的测定光速的方法,所以,两个学说并存,谁也战胜不了谁。
到了19世纪,人们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包括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现象,干涉与衍射是所有波动所共有的现象,对于这些新的现象,微粒说遇到了困难,譬如干涉,两条光线有时候互相加强,有时候互相抵消。如果是微粒,它们如何能互相抵消呢?至于光的偏振问题,波动说证明了光波是横波,而不是纵波。与此同时,光速度测定也有了比较精确的测定方法,结果证明了波动说是正确的。随后马克斯威尔创立了电磁波学说,证明电磁也有波动,而这种波动和光波一样,光的微粒说被彻底打倒了。到了19世纪末,因为光的电磁波学说不能够解释黑体辐射现象,为了解释黑体辐射问题,普朗克在1900年发表了他的量子论,接着爱因斯坦推广普朗克的量子论,在1905年发表了他的光子学说,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这个光子说随着康普顿效应的发现,得到了实验的支持,光子说又复活了。
爱因斯坦光子说的提出,重新引起了波动说和粒子说的论争,而且问题比以前更尖锐化了,因为凡是与光的传播有关的各种现象,如衍射、干涉和偏振,必须用波动说来解释,凡是与光和实物相互作用的各种现象,如实物的发射光(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光电效应和散射光(康普顿效应),都必须用光子说来解释。从物理学角度上讲,“粒子”的运动是质点在空间的位移,这种位移不需要任何介质,而“波动”则是某种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需要依靠传播介质的质点振动来实现,因此,对于光这个特殊的物质微粒,也不例外,是粒子的,就不应该是“波”,如果是“波动”,就绝对不应该是粒子,二者是完全不可以混为一谈的!1905年3月,爱因斯坦在德国《物理年报》上发表了题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观点》的论文他认为对于时间的平均值,光表现为波动;对于时间的瞬间值,光表现为粒子性。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揭示微观客体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即波粒二象性。这一科学理论最终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接受。 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的波粒二象性"这一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1年,康普顿在试验中证明了X射线的粒子性。1927年,杰默尔和后来的乔治·汤姆森在试验中证明了电子束具有波的性质。同时人们也证明了氦原子射线、氢原子和氢分子射线具有波的性质。
在新的事实与理论面前,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而落下了帷幕。
其他可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49721.htm

7题http://baike.baidu.com/view/150496.htm

8题电学和磁学本来是独立发展,知道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把电学和磁学联系在一起。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进一步把电磁联系到一起。这2个实验定律和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的提出把电学和磁学联系到一起形成现在的电磁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22
1 绝对是空观和相对时空观。绝对时空观以牛顿为代表,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独立的,之间没有联系,描述绝对时空观用伽利略变换。相对时空观以爱因斯坦为代表,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用洛伦兹变换描述。

2 万有引力(Gravitation)又名重力(Gravity)或重力相互作用。在古代和中世纪,万有引力被认为是位置的一种性质,而不是物质的性质。
从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起,历史上对万有引力就有着众多的猜想或解释。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起因就没有结果,因此没有力的作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他推断在水晶球模型中,所有物体都有朝它们正确的位置靠近的趋势,并且物体按他们自身的重量的比例向地球的中心坠落。在公元628年,印度天文学家婆罗摩笈多(Brahmagupta)首先认识到重力是一种吸引力的作用。他解释说:“物体向地球坠落是因为地球对物体自然地吸引,就如同水自然地流动一般”婆罗摩笈多亦坚持阿里亚哈塔(Aryabhata)于公元499年提出的以万有引力维持的太阳为中心的太阳系观点。因此,他理解到了太阳和地球之间存在着一种吸引力的作用。从17世纪起,科学家把万有引力看作是物质的一个属性。一个物体吸引另一个物体的力量大小,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和隔开它们的距离而定,这种力量是相互作用的。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认为万有引力是物质集聚的一种方式,万有引力的中心是一个几何性质的点。
1600年威廉•吉尔伯特(WilliamGilbert)提出磁力可能是维持太阳系存在的原理。他设想万有引力就是地球这块庞大磁石作用于周围物体的磁力,而且遍及整个太阳系,成为宇宙的外膜。吉尔伯特证明,磁石对一块铁的吸力大小视磁石的大小而定,磁石越大,对铁块的吸力也越大。而且吸引是互相作用的,磁石吸铁,铁也同样吸引磁石。他的研究为近代引力观念提供了一个模型。万有引力的中心并不是什么几何点,而是具体的一堆物质,它的力量随着物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开普勒(JohannesKepler)发展了吉尔伯特的万有引力观念,他假定万有引力是和磁力类似的东西,是同性物体之间的一种相互感应,这种力视物体的大小而定。在这些基础上,英国数学家艾萨克•牛顿爵士(SirIsaacNewton)于1687年发表了著名的《原理》一书,第一次假定了万有引力定律。他写道:“我推断这种使行星围绕既定轨道运动的力一定与它们与绕轴转动中心的距离平方成反比;而依此将使月球围绕她的轨道运动的力与地表的重力进行比较之后,发现它们的结果是如此的接近。”绝大多数现代非相对论性万有引力的计算都赖以牛顿当年的工作。在1687年,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陈述如下:宇宙中每个质点都以一种力吸引其它各个质点。这种力与各质点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这些质点具有质量m1、m2,并且在它们之间具有距离r(它们质心的连线长度)。也有资料表示牛顿是受胡克的启发发现万有引力的, 1679年 11月24日,胡克写信给牛顿,向他介绍一种分析曲线运动的新方法。胡克聪明地看到,物体沿曲线轨道的运动有两个分量,一个是惯性分量,一个是向心分量。惯性分51量势必沿曲线的切线方向作直线运动,而向心分量则总是拉物体偏离惯性的直线轨道。月球运动的稳定轨道就是这两个分量互相匹配,使得月球既不会沿切线方向跑掉,又不会螺旋式地接近地球。笛卡儿认为物体作曲线运动只是运动物体企图逃离中心的力造成的,但实际上没有这样的力存在。胡克信中请牛顿对这个假设提出意见或评论。这个假设显然是牛顿后来把曲线运动分解为一个惯性分量和一个向心分量这种想法的入门。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以后,胡克声明是他向牛顿建议采用了“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万有引力定律”。很多历史学家也同意胡克的看法。但是后来牛顿否认胡克曾给予他提示。牛顿毕竟比巨人们看得更远,胡克只提出了行星与太阳的关系问题,而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宇宙间一切物体。这一质的飞跃是胡克的学识所难以达到的。

3经典力学引入以太是因为绝对时空观。17世纪,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笛卡儿最先将以太引入自然科学,并赋予它某种力学性质。根据当时的波动理论,波只能在某种介质中传播,人们把传播电磁波的介质称为以太。以太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青天或上层大气。后来以太被人们定义为电磁波,也就是光波的传播介质,以太论在19世纪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根据电磁波的性质,人们给出了以太的性质:充满整个空间、透明、非常的硬而又对天体没有阻力、不同频率的光有自己不同的以太……这些相互矛盾的性质实在是超出了人们的理解能力。但当时的科学家们仍然坚信以太的存在,并给出各种模型来解释以太的这些性质。尽管有如此之多的模型,但却没有哪个实验能证明以太的存在,成为以太论最大的缺陷。牛顿认为,宇宙中存在绝对静止的参考系(大概上帝住在那里),所有相对于绝对静止参考系做匀速运动的参考系都称为惯性参考系。这个绝对静止的参考系是什么了,于是又引入以太,认为以太是绝对参考系。为了寻找这个绝对参考系也就是以太,很多物理学家做了很多实验,但是都没有得到结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迈克耳孙-莫雷实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零结果,导致部分物理学对以太的存在提出质疑。爱因斯坦研究前人的成果发现,以太就2个作用。一个是绝对参考系,一个是电磁波的传播介质。既然迈克耳孙-莫雷实验零结果,说明有可能绝对参考系根本不存在,电磁波传播也不需要介质,这样的话以太这个概念就无任何意义了。在这个基础上爱因斯坦提出相对时空观。

4 分子运动论又称之为分子动理论。分子运动论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来阐述热现象规律的理论,例如它阐明了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大小的标志,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器壁的碰撞而产生对容器壁的压强。此外,它还初步揭示了气体的扩散,热传递和粘滞现象的本质,并解释了许多气体实验定律,分子运动论的成就促进了统计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物质的微观结构学说.主要内容有三点:①一切物体都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有空隙.②分子处于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状态.这种运动称为热运动.③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着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大量分子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 热运动.
②实际上,构成物质的单元是多种的,或是原子(金属),或是离子(盐类),或是分子(有机物).在热力学中,由于这些微粒做热运动时遵从相同的规律,所以统称 分子.
无数客观事实(如布朗运动、扩散现象等),证明了分子运动论的正确性.它能很好地解释各种不同物质的结构和特点,及所有的热现象,并把物质的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联系起来.
可以点此链接查看:http://baike.baidu.com/view/747562.htm

5机械自然观: 自然是一架机器; 这架机器的运动和规律是由外在的理智强加给它的; 自然界的秩序是理智的表现; 这理智是非凡的创造者和统治者;
机械自然观的要点:1宇宙象空架子,绝对静止——绝对空间; 2 时间永远以等速流逝,与物体运动无关; 3机械运动是唯一的运动规律,宇宙是一架大机器;
4分析,分解的方法是研究自然的主要方法.
机械自然观及其影响 由于牛顿力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巨大成功。所以在十八世纪就出现了一种思潮,力图把力学的规律和它对自然现象的说明方法推广到一切自然研究活动中去,推厂—5tj一切科学部门中去,由此产生了机械的自然观。这一自然观在十八到十九世纪的自然科学中,特别是在物理学中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科学思想和认识方法。以至于当十九世纪的科学发展,特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冲破这一自然观时,一些科学家还深深地沉醉于它的成功。对新的发现不能理解。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当时科学的发现水平相适应.机械自然观成为此后相当时间中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持的观点. 但他静止,片面,孤立,绝对,最终回归神学的上帝。
历史影响:详细内容点此链接:http://iask.sina.com.cn/b/12416659.html

6对于光的本质问题,很早就有两种说法,一个牛顿的微粒说(1680年),它认为光是一个一个的微粒;另一个是惠更斯的波动说(1690年),它是研究波动的,在牛顿时代,人们只知道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定律,即所谓的几何光学,利用这两个学说,都可以得到解释,只是在解释光的折射时,波动说要求光的传播速度在折射系数大的介质里要慢些,而微粒说要求它的速度要大些,可惜在17、18世纪,没有精确的测定光速的方法,所以,两个学说并存,谁也战胜不了谁。
到了19世纪,人们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包括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现象,干涉与衍射是所有波动所共有的现象,对于这些新的现象,微粒说遇到了困难,譬如干涉,两条光线有时候互相加强,有时候互相抵消。如果是微粒,它们如何能互相抵消呢?至于光的偏振问题,波动说证明了光波是横波,而不是纵波。与此同时,光速度测定也有了比较精确的测定方法,结果证明了波动说是正确的。随后马克斯威尔创立了电磁波学说,证明电磁也有波动,而这种波动和光波一样,光的微粒说被彻底打倒了。到了19世纪末,因为光的电磁波学说不能够解释黑体辐射现象,为了解释黑体辐射问题,普朗克在1900年发表了他的量子论,接着爱因斯坦推广普朗克的量子论,在1905年发表了他的光子学说,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这个光子说随着康普顿效应的发现,得到了实验的支持,光子说又复活了。
爱因斯坦光子说的提出,重新引起了波动说和粒子说的论争,而且问题比以前更尖锐化了,因为凡是与光的传播有关的各种现象,如衍射、干涉和偏振,必须用波动说来解释,凡是与光和实物相互作用的各种现象,如实物的发射光(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光电效应和散射光(康普顿效应),都必须用光子说来解释。从物理学角度上讲,“粒子”的运动是质点在空间的位移,这种位移不需要任何介质,而“波动”则是某种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需要依靠传播介质的质点振动来实现,因此,对于光这个特殊的物质微粒,也不例外,是粒子的,就不应该是“波”,如果是“波动”,就绝对不应该是粒子,二者是完全不可以混为一谈的!1905年3月,爱因斯坦在德国《物理年报》上发表了题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观点》的论文他认为对于时间的平均值,光表现为波动;对于时间的瞬间值,光表现为粒子性。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揭示微观客体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即波粒二象性。这一科学理论最终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接受。 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的波粒二象性"这一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1年,康普顿在试验中证明了X射线的粒子性。1927年,杰默尔和后来的乔治·汤姆森在试验中证明了电子束具有波的性质。同时人们也证明了氦原子射线、氢原子和氢分子射线具有波的性质。
在新的事实与理论面前,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而落下了帷幕。

8题电学和磁学本来是独立发展,知道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把电学和磁学联系在一起。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进一步把电磁联系到一起。这2个实验定律和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的提出把电学和磁学联系到一起形成现在的电磁学。
第2个回答  2009-06-22
1、中国古代物理学的平面(直觉经验)时空观,平面上的方向是相对的,哪一个方向都是可以随意运动,无限沿伸的,但上下的方向却有些特殊。高处的东西可以下落,直至掉进井底,而井底的东西却不能反“掉”上来,因此“空间”的上下是不可颠倒的。
人类从“过程”的流逝中又抽象出了时间概念。古人从泉水滴漏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古人又创造了滴漏计时器,时间的计时单位一下子缩短到了一滴水滴下的过程,
第3个回答  2009-06-22
我是学物理的,但你看楼上的多认真,深感佩服
第4个回答  2009-06-22
历史啊,1楼很详细了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