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丽的花会凋谢?因为这正是属于她魅力的一部分

如题所述

据说这部名为《蝴蝶》的影片是2004年台北国际影展的开幕影片。 图中的一老一少便是这部影片的主角,老演员名叫Michel Serrault,曾经三度获得法国恺撒大奖,小演员Claire Bouanich,被称为法国的天才小童星。 其实第一次接触这部影片并不是因为听说有多好看,而是因为某些论坛上对曾经一度流行的歌曲《吉祥三宝》的口诛笔伐,人们顺便提到了这部影片中同样以一问一答形式唱响的同名歌曲。这首充满童趣又饱含人生哲理的歌曲,使得很多“深奥”的问题,有了令人会心一笑的简单答案,比如:“为什么美丽的花会凋谢?”“因为这正是属于她魅力的一部分 。”我不懂法语,却偏爱法语歌曲;我喜欢法语香颂,尤其喜欢这首歌曲中Claire的天真童声。 “。”难道不是吗,正是因为她会凋谢,我们才会觉得花开时的绚烂美丽。影片故事简介(转自深蓝影库) 文/故城女孩的故事 她,叫埃丽莎,一个8岁的小女孩,明澈的眼睛里透出些许古灵与精怪,就像20年前一个叫翁美玲的女孩在一部电视剧中的角色那样,她说出每一句话都让我们麻木的大脑皮层微微做颤,她露出的每一个笑容都亦邪亦正,丝毫不让聪慧脱离狡邪而变得孤立无援。 埃丽莎从第一天随母亲搬到巴黎这座繁华之都开始,好奇就从她的眼睛里绽放出来。纤弱的小手拍击着硕大的篮球在地板上砸出响亮的回声,她向来不是一个甘于沉默的女孩,就像无数同龄的孩子那样,天真、稚拙而又分外自信。回首、顿足之间,扬起的马尾辫像是给世界传达醒目的信号:我很独立。 在这个拼命成长的年龄,她强烈的求知欲打开了眼前瑰丽炫目的温室的门,也敲开了老人封闭已久的心灵之门。虽然她被怒气冲冲的老头老鹰捉小鸡般揪出了门外,伴随“哐堂”一声的闭门羹,扔出来狼狈的书包,但这个自立女孩的倔强不会因此而投降。她挪动着脚步,酝酿着下一次的相遇。 埃丽莎的母亲答应了会在这天带她去游乐场,吃麦当劳。这天放学,埃丽莎一次次骛然回首,期待着从公交车上下来熟悉的身影,然而站台一次次以空荡荡的姿态给予她失望与沮丧。落日的暮霭给整个城市掩上了一层薄薄的绯红,孩子两腮的期望慢慢地脱去,取而代之的是几分倦意和几分失落,这个世界永远都不懂得怜悯,即使是面对一个未知世事的孩子,越大的期望换来越大的失望也被无情地验证了。无意中,她窥到老人和房东的对话,他要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去寻找一只神秘的蝶,那也许会是一个弥补失落、满足期望的地方。 老人起初并不愿意带她,然而她精湛的演技很快找到用武之地,软硬兼施的技巧更是将蓉儿的音容相貌展现得淋漓尽致。老人自然不是女孩的对手,不仅妥协带她一起登山找蝴蝶,而且也给女孩全副武装了一番。头上顶了黄色小毡帽和脚底登上了登山鞋的埃丽莎顿时“鸟枪换了大炮”,一脸的神采奕奕充盈了整个画面。唯诺的踱步也换成了趾高气扬的正步,像个胜利的将军炫耀着虏来的战利品。 当然胜利也并非永久的,埃丽莎为了不让老人和自己的母亲联系,使自己不至于失掉这次惬意的旅行,她使出浑身解数,用路旁的公用电话代替了家里的电话,偷偷修改了老头手机的开机密码,用一个比喻打消了老人寻找手机SIM卡的念头……这一切都为她换来了生命一次奇幻的经历,在茫茫绿海中探求大自然的静谧、老少相处的诙谐,还有久违难忘的亲情。老人的故事 他,叫胡利安,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头,花白的络腮胡让空气中凝驻了苍老的痕迹。银色的绒须没有英格兰绅士肖恩.康纳利那般倔强和不通人情,也没有美国老头亨利.方达那般温暖和平易近人,法国人特有的浪漫和风情似乎也没有眷顾他,生命褪去了张扬,它似乎在翘首企盼着一个未了的夙愿和一场未知的邂逅。 胡利安从事养蝶工作已经多年,公寓里琳琅满目的蝴蝶标本比大自然的色彩都华彩绚烂许多。他书桌上摆放着厚厚的书叫[伊莎贝尔的秘密],翻开它,那是一个比梦幻还要新奇的仙境。老人没有一天停下自己去探索仙境的脚步,然而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个秘密从来都没有被揭示出来,至今,他仍未曾涉足。 老人过去也许是从事钟表行业的,他会为餐厅的女服务员修理钟表,也会为山上的农夫雕琢陈旧的机芯。在他的概念里时钟就是每个人心底嘀嗒嘀嗒长鸣的声音,不偏不倚也无从找寻。他无时无刻不在找寻一段苍茫的记忆,却因一个孤零零的小女孩拨动了指针,停驻了时间。虽然他们彼此的相遇仅仅是浅浅地一瞥,但老人已经情不自禁的开始挥洒怜悯和同情了。他领无家可归的埃丽莎来到了自己的纷飞世界,尽管这次的邂逅最后因为女孩擅闯“禁地”而不欢而散,但他内心沉寂的那道门已经被女孩调皮的眼睛和稚趣的询问扣开了一道缝隙。这道缝隙并不会轻易地弥合,时间会消磨掉它的矜持,让它慢慢敞开,直到完全曝露。 胡利安的这次的探索活动开始有一个新伙伴,埃丽莎。虽然他极不情愿“背上了这个小包袱”上路,虽然他也想过把她送到交管所从而使自己得到解脱,然而小姑娘早熟的智慧早已迷惑了浑沌的他,她在交管所绘声绘色的表演引诱出老人的同情心,一段忘年交就这样姗姗来迟。 登山的旅途并不平坦,女孩喜欢漫无边际地寻根问底一些莫名其妙的名词,诸如干草垛、煤炉等等。尽管老人表现出来些许的厌烦与不悦,但他还是娓娓道来,或是用实物展示,或是用语言诠释。这样的一老一少一路上磕磕碰碰,倒也妙趣横生。 其实老人也并非那么的铁石心肠,外表严肃的他会在午餐时照顾女孩的情绪,将自己的西芹拌沙拉汁让给挑食的她;夜晚降临的时候为她罩上一件肥大的大衣,女孩臃肿的躯体顿生温暖和生气;夜晚,老人在幕布上用手影编织了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哄埃丽莎入眠……慈父的百般呵护让老人与孩子之间不只是存在友谊,它更上升为一种恋恋不舍的亲情,让我们感激涕零的同时而又为之暗暗祝福,身心得到宽慰的同时而又心存感激。蝴蝶的故事 伊莎贝尔蝶(Isabellae),1898被一个西班牙猎人发现,便被赐予了西班牙皇后的名字,它是现存欧洲大陆最美丽的蝴蝶之一。 胡利安寻找伊莎贝尔蝶的缘由非常简单。老人的儿子原本有着健壮的身体和积极的精神状况,可是突然间,毫无征兆得像掉进了一个黑洞里那样,变得神经过敏和忧郁症。他的身体一天天孱弱下去,精神也一天天逐渐崩溃,他在临死前想见一种蝴蝶,那就是伊莎贝尔蝶。老人承诺一定找回这样的蝴蝶,然而儿子却永远找不回来了。心中的恶魔困扰着他,一天,在毫无征兆地情况下儿子撒手人寰,留下了孤苦的胡利安。 老人为了履行自己对死去儿子的诺言,于是开始大量的搜集蝴蝶标本,然而这么多年来他都未曾实现这个愿望。伊莎贝尔,成为老人永远的痛! 胡利安自然也不会轻易气馁,生死的许诺重若泰山,他宁愿用秘鲁的稀有蝴蝶标本换得昆虫馆中仅存的雄性伊莎贝尔标本,宁愿远离巴黎跋山涉水来到这个杳无人烟的高原之巅。夜晚,他和埃丽莎守在篝火旁,他们谈论着儿子,谈论着母亲,谈论着蝴蝶伊莎贝尔。胡利安和埃丽莎之间似乎氤氲了一种默契,女孩找寻到了企盼的亲情、温暖,老人找寻到了蝴蝶、解开了心结。 正是这场不同寻常的旅行让两个人结下了无法割舍的亲情,也正是这场旅行让庸碌于生活琐碎的母亲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她终于在埃丽莎耳旁吟出三个简单的字。人们习惯在最亲近的人面前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惘然,习惯让平淡稀释掉生活最弥彩的乐章。这些惘然与稀释让人与人之间平添了更多的疏离与隔阂,它会若隐若现、挥之不去。影片中的蝴蝶拥有了种桥梁的气质,它不仅是老人与故去儿子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促和老人与女孩,女儿与母亲之间交流的桥梁。 故事的结尾多少富有诗意,伊莎贝尔幼虫在蝉蛹中蠕动,慢慢挣脱掉外壳的束缚,爬上枝头,展开绛绿色的双翼完成了生命最激动人心的转变。放飞的伊莎贝尔寄托了老人与儿子的思念,埃丽莎向天空挥挥手,“飞吧”,它也是女孩走向崭新生活的希冀。三个故事 采蝶的路途中老少两人遇到三个故事,老人用平实语言看似波澜不惊地将人生的况味传达给女孩,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激荡起了一层层的涟漪。虽然对她来说,可能还有些懵懂,但那已然腿去了天真、肤浅。<爱情的证据> 一对恋人在山坡上尝试跳伞,男人说这是爱情的证据,于是两个灵魂被散乱的风揪起飞向了远处。胡利安并不认同这种行为,他说,“他们的爱也只有条线牵着”,“如果存在所谓爱的证据,那就说明人们缺乏信心”,“当人们没有信心的时候,爱也就不存在了”。的确,人们为什么要用悬挂在一条绳子上作为爱的证据?我们信誓旦旦、我们海誓山盟,一切都是由谎言建起,又被谎言摧毁。世间两情相悦的男男女女,我们为什么要用一时的激动去承诺一世的生死相许?<该死的盗猎人> 丛林中两条麋鹿悠然自得寻觅着食物,一老一少观察着自然的幽静和祥和。突然一声猎枪声轰鸣而过,埃丽萨与胡利安不约而同地微微一噤,“该死的盗猎人”从老人口中脱口而出。随后老人用棉花和氰化物闷死了孩子捉来的阿波罗蝶,孩子喃喃语道“盗猎人”,老人尴尬一笑,淡然认可。孩子的言语虽然有些吹毛求疵,小题大做,但这样质朴的语言出自埃丽莎之口又显得多了些真挚与虔诚。为什么我们喋喋不休、我们强人所难,而对自身的行为却视而不见,堂而皇之呢?胡利安的沉默似乎也是在追悔自己对儿子的愧疚,生命的奔涌是在这样的追悔与冥想中才生生不息。我们也会铭记下这样一句话,警世警人!<富人与穷人>在山腰的小木屋里,他们偶遇一队登山爱好者。他们谈论着“赚钱”,“财富”与“幸福”。埃丽莎不解的问,“人怎样才能富有”?老人耐人寻味地回答道,“最好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或许我们对富有这个概念缺乏认知,或许我们会把富有等同于财富的充裕,然而老人用这段颇为精辟而朴实的话道出了财富的意义,那是动物那般追求财富的极大满足,缜密的算计、阿谀与奉承、前仆后继地尔虞我诈?还是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截取其中的奥妙,在禁欲与纵欲之间寻求美与精神,品咂、陶冶、享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