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论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贾谊论原文翻译赏析
《贾谊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该文从贾谊悲凉的身世中,抽出三个层面,由古及今,层层深入,透过历史的表象,对贾谊的人格特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暗含对自我人生境遇的慨叹,并将对贾谊的同情、哀悯与自我感伤融汇在一起,使该文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苏轼在《贾谊论》中提出的“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的命题,是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对于今天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苏轼在文章开头即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接着苏轼以贾谊为例进行论证,指出贾谊虽然“有君人之形,怀人臣之才,可谓君子矣,正其宜为国所大用,而一至于此”,其原因就在于贾谊不能“自用其才”。苏轼在文章中所说的“自用其才”,即是指要将自己的才能用在最恰当的地方,以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用。换言之,就是要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使“才”与“用”相一致。苏轼认为,一个人的才能是不容易获得的,但是,如何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却是一件更难的事情。
苏轼在文中对贾谊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认为贾谊之所以不能“自用其才”,是“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造成的。贾谊志向远大,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贾谊在少年时期就刻苦学习,“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受到郡守的赏识,被召为博士,不久又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贾谊认为汉王朝要实现大一统,必须改革政治,加强中央集权。为此,他向汉文帝上了一系列奏疏,提出了许多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的实质,是要求汉文帝进行政治改革,以富国强兵。这对于刚刚建立、政权尚未稳固的汉王朝来说,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贾谊的政治主张虽然得到汉文帝的肯定,但由于遭到守旧权贵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能付诸实施。这对于贾谊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此,贾谊便沉湎于长沙卑湿之地,以忧伤抑郁的心情,度过了他的余生。可见,贾谊的“志大”是无可非议的。苏轼在肯定贾谊“志大”的同时,又指出了贾谊的“量小”和“识不足”。在苏轼看来,贾谊不能“自用其才”的症结,就在于他缺乏一个政治家应有的恢宏气度和远大眼光。贾谊虽然“陵轶飞免,骏发踔厉”,但由于他年轻气盛,好为人师,致使许多人都对他侧目而视,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此外,贾谊只知道“指其事意,有所依违”,而不能“尽辞封事,以悟主上”,结果使“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于四海亡所穷极”。所以,贾谊悲剧的发生,从表面上看,是由于权贵的残酷迫害,而从根本上说,则是由于贾谊自己的“量小”和“识不足”。
苏轼认为,一个人的才能是不容易获得的,所以应该珍惜它,不要轻易地浪费掉。贾谊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不能“自用其才”,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苏轼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用其才”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必须要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而这些特长和优势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得到提升和完善。同时,一个人还需要具备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要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苏轼在《贾谊论》中通过对贾谊悲剧命运的深入剖析,提出了“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的命题,呼吁人们要珍惜自己的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干部队伍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干部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原文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的领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