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特性

如题所述

心理学研究中,态度的特性被广泛认可,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对象性、评价性、稳定性以及内在性。首先,态度的对象性体现在它总是针对特定的事物,即我们对某事或某人的态度是有针对性的。


其次,评价性是态度的核心,它反映了我们对事物的认同或不认同,也就是我们是否赞同或者反对。这种评价不仅仅是情绪的瞬间波动,而是持久的倾向,体现出态度的稳定性。


再者,态度是个人内心的主观状态,通常不易被直接观察到,但它会通过我们的言语和行为间接表露出来。这体现了态度的内在性,即它深深地根植于个体内心。


然而,弗里德曼对态度构成的理解提出了新的视角。他将态度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部分。然而,传统的认知概念更广泛,包括客观感知和理性思考,这些并非仅来自道德观或价值观。因此,心理学界更倾向于将认知修正为包含道德价值观的内在感受,以保持与态度内在主观特性的关联。


行为倾向这一术语在心理学中并不常用,通常更准确地应指意向,它符合态度的对象性和内在性特性。意向不仅包括意图,还包含意识指向性和计划性,这使得意向成为描述态度更为精准的选择。许多心理学研究著作也倾向于使用意向来替代行为倾向。


综上所述,对态度构成的全面理解应包括内在感受(道德感和价值感)、情感和意向这三个核心元素。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和分析态度的复杂性。


扩展资料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