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如题所述

苗族节日一:赶苗场
赶苗场是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参与这场盛大的节日。关于赶苗场的起源,有一个传说,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官府禁止他们联结聚会。于是,人们开始以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地进行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活动逐渐演变成了固定的节日。
苗族节日二:赠带节
赠带节在叙永县下东一带流行,每年农历二月初五日举行。这个节日是青年男女之间的交流机会,如果双方互相中意,他们可以互赠腰带作为订婚礼物。如果事后反悔,可以索回腰带,解除关系。
苗族节日三:羊马节
羊马节在秀山县龙池、石堤一带的苗族中流行,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举行。人们会杀猪宰羊,请客送礼,庆祝这个节日。
苗族节日四:赶秋节
赶秋节在秀山县的苗族中流传,每年立秋日举行。人们会从四面八方涌向集会地点,参加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活动。赶秋节的起源有一个传说,一个聪明的小伙子为了寻找心爱的姑娘,将一人坐的秋千改制成八人坐的秋千,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荡秋千。在秋千场上,他终于找到了心爱的姑娘。从那以后,每年秋天人们都会聚在一起荡秋千,形成了赶秋节。
苗族节日五:苗年
苗年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各地过苗年的日期不统一。在融水苗族中,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次日起为过年。苗年的民俗活动非常丰富,包括祭祀祖先、吹芦笙踩堂、走寨结同年等。芦笙踩堂在本寨芦笙堂举行,男吹女踩,男女都参加。先由小芦笙手吹出一阵短促的笙曲,接着大小笙手一起吹奏,姑娘们穿着百鸟衣,戴着银首饰,银花冠翩翩起舞,银佩的脆响和着笙歌,交织成节日动人的旋律。走寨结同年也是苗年期间重要的民俗活动,寨与寨之间互为客主,互结同年。
苗族节日六:吃新节
吃新节,也称“新禾节”,是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节日之一。没有统一的规定日期,按照习惯,在收获的季节里,找一块稻谷长势最好的田圆,大家就在这里欢庆“吃新节”。吃新节的起源有一个传说,很古的时候,人间没有谷子,只有天上的雷公掌管的谷子国有谷子,人们只好打猎为生。为了得到谷种,苗族的老祖先告劳拿了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到谷子国换了九斗九升九碗谷种,放在仓库里,等来年开春播种。有一天晚上,胳膊很长很长的阿乌友,手扒着天边,借着天灯的光,踩着石头,舂蕨粑根,不小心将天灯打翻,恰恰掉落到木板仓顶上。结果起火,火越烧越大,谷种在仓里哭喊连天,最后乘着烟飞上了天,跑回了雷公家。告劳去找雷公,请他劝回谷种,可是雷公硬说谷种没上天。没办法,告劳又和雷公商量,再拿九千九百九十九种珍禽异兽去换回谷种。嘴巴磨破了九层皮,嗓子说干了九坛水,雷公死活不答应。告劳想了九天九夜,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等谷子成熟的时候,派一只狗到稻田里打几个滚,让谷子沾在毛毛上带回来。古历七月十三日早上,狗要出发了,告劳又交待:要取谷子杆有五尺高、谷穗有五尺长的谷种。但因狗走的太急,到南大门时,不小心绊了一跤,把告劳交待的话记颠倒了,结果跑到只有五寸长的稻田里,赶忙打了几个滚就往回跑。计策被雷公识破了,当狗走到天桥时,雷公早派了九十九个勇壮的武士一把守桥头,他们把狗打落到天河里,他们想天河又宽又深,狗只有死路一条。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狗落入天河后赶紧把尾巴翘得高高的露出水面,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游过天河回来了,尾巴上还沾有九粒谷种。告劳有了谷种,赶紧犁田撒种,到了古历六月六日这天,秧尖上抽出了一串狗尾巴一样的谷穗,一个月后,金闪闪的谷穗成熟了。古历七月十三日,正是取得谷种一年的日子,告劳这天摘了九升谷子,煮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白米饭。他先舀了三大碗给狗吃了,然后自己才尝新。剩下的谷种,年年播种,使人们都吃上了白米饭。为了记住取谷种的日子,将七月十三日定为吃新节,一直传下来。节日这天,家家都用新谷做饭,天刚破晓,人们便带上新米饭、酒、鸡、鸭、鱼、肉来到田间,祭过先人之后,宴席开始,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每人将手中的酒杯举到下一位的唇边,老人一声令下,大家接连欢呼三声,便互相敬又酒,一饮而尽。顿时田间笑声回荡,对歌、踩塘、跳芦笙等传统的文体活动开始,直到黄昏。
苗族节日七: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贵阳市附近苗族人民纪念古代英雄“亚努”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休养生息,过着幸福、美满、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了抵御统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谋的首领“亚努”率众英勇抗击,给来犯者以沉重打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于四月初八牺牲,葬在“嘉八许”(今贵阳市喷水池附近)。为了纪念“亚努”英烈,至今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身穿节日盛装的苗族人民,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贵阳市喷水池旁集会。届时,喷水池旁红旗招展,人如潮涌,吹笙奏笛、对歌传情、耍狮子、玩龙灯、打球、比武热闹非凡。小伙子的芦笙比赛别有情趣,他们边吹芦笙边做快速旋转、矮步、倒立等技巧。夜晚,贵阳市和喷水池一带灯火辉煌,如同白昼,到处欢歌曼舞,一派欢乐景象。四月八的活动在川、鄂、湘、黔等地苗族中也广为盛行。
苗族节日八:跳香会
跳香会流行于吉首、古丈、泸溪和沅陵一带,举行此会时,以跳舞为主,兼及其它游艺活动。
苗族节日九:捕鱼节
捕鱼节是贵州中部独木河及南明河两岸苗族的节日。独木河发源于云雾山,在贵州境内北流至尤里、福来交界处与南明河汇合,再北流注入乌江。这个节日最初是在播种插秧需要水时,苗族人民在河边祈祷龙王降雨的求雨节,但年长月久,就逐渐演变为捕鱼节了。节日时期各地不一,从三月到六月,由各寨善捕鱼而有威信的“渔头”商定。届时,青壮男子都要前往山上采集树叶作“闹药”,到河中闹鱼捕鱼,妇女则在家中备办腊肉、香肠、糯米饭和酒。中午时,全家老少都穿着盛装,携带酒肉到河边进餐。食毕,男吹芦笙,女唱山歌,尽兴欢乐。到夕阳西下时,才带着鲜鱼回家,另设宴招待亲友或以鱼馈赠他们。
苗族节日十:吃信节
吃信节,是贵州省合江县包寨一带苗族人民的节日,历时四天,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信”(戊)日(根据干支纪年计算)。届时,远嫁他乡的苗家姑娘,极尽梳妆打扮,穿着如花似锦的衣裙,佩戴琳琅满目的银饰物,满载节日礼品,跋山涉水回家探望父母乡亲。节日期间,全寨欢腾,鼓乐齐鸣,吹起芦笙,翩翩起舞,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百嗄雅山脚、翁雅河畔,人声鼎沸。斗牛、斗雀、跳芦笙、拔河、打球等比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落。钟情青年男女相邀到树林里,溪水边对山歌,互相倾诉爱慕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