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Taycan自燃真是800V超高压惹得祸?

如题所述

文/钱佳清

保时捷毫无疑问是德国造车技术的最权威代表,不过,近期遇见了“黑天鹅”事件,一台Taycan在美国佛罗里达的私人车库中发生了自燃。

昨天,AutoLab刊载了《为什么保时捷炸了,汽车圈也跟着炸了?点击阅读文章》后,大家对此次事件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

其中,多数网友表示了对包括整个纯电动领域在电池和充电技术方面的质疑,纷纷表示劝退。那么保时捷Taycan起火爆炸事故在经过两天的发酵后,又会有什么新的进展呢?

保时捷官方依然沉默

此次事件中,车辆和现场的损毁都情况十分严重,从而加大了事故的调查难度。

小编在翻阅了所能找到的保时捷海外各社交平台的官方账号后,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保时捷方面依然没有发布任何相关信息,甚至在这些平台上搜索后显示的相关信息也已经少之又少。

保时捷官方账号目前的内容

国外网友怎么看?

在专业度更高的海外汽车网站上,网友们对于这期事件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热度。

支持型:比如这位头像为特斯拉Cybertruck的网友@Change就希望此次事件是一次特殊的个例,毕竟概率并不算高。

而这位名为@CarTone的网友则表示十分相信保时捷能调查好这件事,并且改善这一问题,因为保时捷在此前保时捷911 GT3(991)的自燃事件中就做得很好。

阴谋论:另外有一位网友@Andycarfan01发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他觉得锂电池已经十分安全了,所以它们不可能发生爆炸,而此次爆炸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一次谋杀或骗保行为。

专业分析型:当然也有比较专业的网友就此次事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关于起火原因最多的猜想就是在于Taycan的电池组,更确切的说是在于保时捷所使用的800V超级快充技术。

针对这个猜想网友@Viking79表示工程师在实验800V充电技术时,会考虑到各种因素以避免发生意外的情况,所以此次起火原因应该不会是800V的锅,而是因为电池组内部的其他原因。

而网友@jelloslug也提到了“800V”,他认为400V和800V的充电技术完全是不同的,因为800V存在更多的未知性,特别是当普通的商用电线绝缘额度低于600V时,800V就显得异常危险,所以需要的绝缘壁必须更厚,而且拥有更好的防潮性。

800V超级快充到底背不背锅?

保时捷发布的800V超级快充技术,能在22.5分钟的时间内将Taycan从电量5%充至80%,但是事故现场是自家车库,而800V超高压直流快充桩在目前是没法入户的。

事故现场也看不到800V快充桩的残骸,所以,或许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车主之前使用过800V超高压直流快充桩,随后将车辆停放至自家车库内,电池就在这时扛不住,发生了事故。

电池作为能量储存介质,过高电压对其充电,不仅对充电设施有着极高的要求,也势必对电池本身造成影响。

为此AutoLab也联系到了宁德时代相关人士,宁德时代方面表示他们同样也在关注此次Taycan起火爆炸事件,并且也认为保时捷所采用的800V超高压直流快充与此次事件有可能有一定的关联。

AutoLab对宁德时代相关人士的部分采访内容

宁德时代相关人士对AutoLab表示,因为快充和快放必然会带来电池热管理上面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会给电池带来隐患。并且如果多次出现不当的操作,该影响就会产生叠加效应,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不过宁德时代目前也正在研发800V充电技术,毕竟纯电动车快速补能对于消费者来说利是要远大于弊的。

AutoLab对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固态电池方面专家的部分采访内容

另外AutoLab也对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专家进行了采访。采访中专家表示目前使用800V充电技术可能会带来电池可靠性的下降,以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可能还需几年才可以量产能真正安全使用800V充电技术的电池组。

而目前最安全的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虽然它的弊端是能量密度低,但在那些能安装大面积电池包的车型上,续航也可以不是短板。

所以如果此次事件的起因真的在于车辆本身,那么LG电池组以及800V超高压直流快充技术或许真的要背锅了。

当然了,尽管逻辑上说得通,但以上仅仅是一种猜测,具体事故原因,还要等保时捷方面的官方说法,大家还要等上几天,稍安勿躁。

显然,人类对于新技术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而越新的技术,背后的风险也越高。敢于第一个吃螃蟹,例如保时捷引入800V充电技术,这本身需要勇气,当然也需要长期验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