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勘探开发进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1-19

一、勘探进展

(一)勘探历程

我国的石油勘探始于19世纪末,在1949年之前处于缓慢发展状态。新中国成立以来,油气勘探有5次重大的飞跃:第一次是石油勘探战略东移,在松辽发现了特大型的大庆油田,说明了陆相地层不仅可以生油,而且可以形成巨型油田。第二次是渤海湾盆地的突破,通过对复杂断陷盆地的勘探实践,总结出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理论。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大陆架对外开放与国外各大石油公司合作勘探石油,并迅速取得成果。第四次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方针指引下,在积极勘探东部的同时,对西部盆地加大了勘探力度,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四川、吐哈、柴达木等盆地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第五次是1998年3大石油公司体制确立以来,油气勘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尤其是天然气的储量有了很大增长。

(二)近期勘探成果

1.石油

“十五”期间,我国石油的勘探开发取得长足进展。5年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4.5×108t,较“九五”时期增加7×108t,增长15%。每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逐年增加,平均每年增加8×108~10×108t。相继发现塔河、陆梁、西峰、志靖—安塞、渤中25、曹妃甸11-1、蓬莱19-3、大情字井等8个探明地质储量大于1×108t的油田。石油产量由2000年的1.63×108t增加到2005年的1.815×108t,年均增加370×104t,年均增长2.17%;其中2005年较2004年净增650×104t,增长3.7%,增速明显加快。

目前,东部主要盆地的岩性油藏勘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松辽、渤海湾陆上、南襄、江汉、苏北等盆地岩性油藏储量已经占当年储量发现的一半,甚至更多;中部的鄂尔多斯盆地勘探的主要对象就是岩性油藏;西部主要盆地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在寻找构造油藏的同时,也注重岩性油藏的勘探,例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柴达木盆地等。

截至2005年底,共发现油田634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7.98×108t,石油资源探明率34%,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9.63×108t,累计采出量44.74×108t,剩余可采储量24.89×108t(表6-1-1)。2005年石油产量1.815×108t,列世界第5位。

表6-1-1 全国油气资源总量及构成表(截至2005年底)

2.天然气

我国大范围的天然气勘探突破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滞后于石油勘探近40年。从1990年开始,中国天然气储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十五”期间,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4×1012m3,较“九五”时期增加1.3×1012m3,增长111%。近年先后发现了克拉2、苏里格、普光等地质储量规模超过1000×108m3的大型气田。在松辽北部深层徐家围子火山岩、准噶尔盆地南缘的霍尔果斯、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的依拉克、四川盆地川西须家河组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新的大气田已初具规模。至今已在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渤海湾、东海、琼东南、莺歌海、珠江口等9个盆地发现地质储量大于300×1012m3的大型气田29个。

截至2005年底,共发现气田216个,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92×1012m3,天然气资源探明率14%,可采储量3.09×1012m3,累计采出量0.43×1012m3,剩余可采储量2.66×1012m3。2005年天然气产量500×108m3,列世界第14位。

二、开发进展

(一)油气生产历程

1.石油

1905年清朝政府在陕北延长试办油矿,开始了中国的石油开发历程。中国近代石油工业值得称道的是玉门油田的发现和开发。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工业在医治战争创伤中开始重建,玉门油田、独山子油田、延长油矿等油田产量得到了恢复,并有大幅度提高。1959年在松辽盆地发现了大庆特大型油田,1963年大庆油田投入生产,当年生产石油439×104t,全国石油产量也达到了647×104t。到1965年全国石油产量达到了1131×104t,突破了千万吨大关,使我国实现了原油完全自给。进入20世纪70年代,我国又在渤海湾盆地相继发现和开发了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和大港油田,1973年原油产量5400×104t。其后又发现了华北油田以及南方地区的几大油田,1978年我国原油产量突破了1×108t,成为世界第八大石油生产国。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稳定东部地区石油生产的同时,重新加强了西部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相继发现了吐哈油田、塔里木油田和焉耆油田。与此同时,对外国公司开放了我国近海石油勘探开发权,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石油产量的增长。1995年我国石油产量达到了1.5×108t,2005年达到了1.8×108t,成为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

2.天然气

1949~1968年为天然气开发初始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开展油气普查,仅在四川盆地发现一批小型气田并进行了初步开发。到1968年,全国天然气产量为14.4×108m3,主要是以气层气为主。

1969~1995年为天然气开发启动期。这一时期气层气和油田溶解气都获得较大幅度的增长。一方面全国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带来溶解气产量的快速上升。1995年,溶解气工业产量达到75×108m3,气层气产量达到99×108m3,全国天然气产量合计174×108m3,是1968年的12倍。本阶段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9.4×108m3

1996年以来为加快增长阶段。1996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探明天然气储量的快速增长,崖13-1—香港、涩北—西宁—兰州、西气东输、陕京二线等长输气管线相继建成投产,以及气区周边的局域输气管线不断延伸和完善,一批新气田陆续投产,气层气产量进入加快增长阶段,同时溶解气产量也略有增长。2005年,全国天然气产量为500×108m3

(二)开发成果

1.石油生产现状

截至2005年底,石油累计采出量44.7×108t,当年采出量1.80×108t,剩余可采储量24.4×108t,储采比13.5∶1;天然气累计采出量4324×108m3,当年采出量500×108m3,剩余可采储量26918×108m3,储采比54∶1。

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经在20个沉积盆地中生产石油。其中,石油年产量已经过了生产高峰,进入产量递减阶段的主要盆地有9个,如松辽盆地1960年开始生产石油,1997年达到了石油生产高峰,其后虽然吉林油田石油产量在增长,但增长量弥补不了大庆油田石油产量的递减,全盆地石油产量继续下降;渤海湾盆地陆上1963年开始生产石油,1988年达到了石油生产高峰,其后虽然海域石油产量迅速增长,刚刚弥补陆上石油产量的递减,全盆地石油产量保持稳定。

有6个主要盆地的石油产量仍然处于上升期或者处于高峰稳产期,近几年增长最快的是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例如,鄂尔多斯盆地自1907年开采石油以来,已经有97年的历史了。在其前70年中,石油产量一直没有太大的增长。近年来,随着三叠系低渗透储层油田的大规模开发,石油产量急剧增长,到2005年成为全国第四大产油盆地。

2.天然气生产现状

截至2005年,国内已开发气田177个,2005年产气层气408×108m3,累计采气4323×108m3,动用气层气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为41.6%。累计动用溶解地质储量8601×108m3,可采储量3206×108m3。2005年产溶解气92×108m3,累计生产2673×108m3,溶解气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为74.8%。

总的来看,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度不均,石油高于天然气,东部高于西部,北方高于南方,陆上高于海上。勘探难度逐渐增大,隐蔽、复杂油气藏已成为勘探主要对象,地表及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正成为勘探的重点目标区。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综合含水率高于80%,平均采出程度大于65%,油气产量呈明显递减趋势,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开采工艺要求越来越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