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喜欢买菜时讨价还价,有些人却不喜欢?请运用效用论进行解释

如题所述

运用效用论可以这样理解:
一、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到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的欲望的能力序数效用论者提出了消费者偏好的概念,他们认为对于不同的商品或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消费者均衡就是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取最大的效用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用公式可以表示为=,其中入为货币的边际效用

二、对消费者来说·不仅对同一种商品的偏好可能不同,而且每个消费者的收入可能不一样,即造成了每个消费者的入可能不同,所以对同一种商品的价格而言,有的人认为高了所以就要讲价,而有的人认为该商品的价格正合适,所以他不会讲价。例如,蔬菜市场上,白菜的价格为一元,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这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2,买白菜的边际效用为1那么在他看来MU/P=1<=2,所以他要讨价还价一直到价格变为0.5元他才会买。相反如果另一个人比较富有,他的λ=1,MU/P1,则在他那里MUP=,正好达到效用最大化,所以他不会讨价还价。

三、从另一方面说·消费者的收入都是既定的,他的消费要受收入的约束,他要消费的商品组合必须在预算约束线以内收入较少的人更容易讨价还价。而且是否讨价还价还取决于人的习惯,有些人过日子精打细算买东西喜欢讨价还价,而有些人可能认为讨价还价的时间还不如去做其他的事情,认为讲价的效用很小,甚至为负,所以不喜欢讲价。

通俗的讲就是消费者的目的是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取得最大的总效用。所以需要将收入合理的分配与不同商品的购买。
但是每个消费者他们的收入都不同,所以就导致了他们分配的资金也不同啊。
举一个例子。月薪3000的和月薪5万的,他们在买菜的时候前者肯定更喜欢讨价还价,因为他们的可供分配收入更少一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3
消费者的目的是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取得最大的总效用。所以需要将收入合理的分配与不同商品的购买。
但是每个消费者他们的收入都不同,所以就导致了他们分配的资金也不同啊。
举一个例子。月薪两个月2000的和月薪5万的,他们在买菜的时候牵着肯定更喜欢讨价还价,因为他们的可供分配收入更少一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