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症发病过程?应该怎么办?

渐冻症发病过程?应该怎么办?

渐冻症在医学上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属于运动神经元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多数在45岁以上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损害为典型的临床特点。常见首发症状为一侧或双侧手指活动笨拙、无力,随后可出现手部肌肉萎缩,逐渐累及前臂、上臂肌群。随病程的延长,肌无力和萎缩扩展到躯干和颈部,最后累及面肌和咽喉肌,出现吞咽困难、呼吸衰竭,通常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不受累。

肌电图检查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呈典型的神经源性损害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利鲁唑是目前国际承认且唯一通过FDA批准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延缓病程,延长患者生存期,其它的治疗还包括对症治疗和各种非药物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一般预后不良,多在3-5年内死于呼吸肌麻痹或肺部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2
中国渐冻症患者约为10万 他们被迫直面死亡过程

资料显示,1963年,当21岁的霍金被诊断为“渐冻症”时,医生说他只有2年可活。但凭着强大的求生欲和科学求知欲,他与渐冻症搏斗了55年,为现代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轮椅和计算机声音是霍金的两个个人标签,因为渐冻症的关系,他全身瘫痪,不能言语,靠计算机发声,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

吴志英介绍,“渐冻症”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指上、下运动神经元变性死亡,导致患者逐渐出现并加重的肌无力、肌萎缩、吞咽困难、喝水呛咳以及说话不清,甚至到最后将不能自主呼吸,但患者的智力大多不受损,将会直面死亡的过程。

浙医二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殷鑫浈说,每10万人中大约有4至6人有可能罹患这种疾病,中国有大约10万左右的患者,在临床上算是一种罕见病。而在浙二确诊为“渐冻症”患者的人数仅去年约在300人左右。

吴志英曾确诊一位11岁的小男孩患“渐冻症”,从最初手写字没有力气,走路不稳,到现在的说话含糊,吞咽困难,小男孩已经与“渐冻症”对抗8年之久。

而这并不是吴志英诊治的患病时间最长的“渐冻症”患者。吴志英表示,“渐冻症”最终严重的会影响到呼吸,但只要有呼吸机的介入将会很大程度上延续患者生命。她曾经的一位患者,从40多岁发病到60多岁去世,与病魔抗争了15年之久,而在这期间有8年时间得益于呼吸机的维持。

姑娘因肉跳而反复检查两年

其实只是压力过大所致

在“渐冻症”早期症状轻微,算是很隐秘的罕见疾病,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无力、肉跳、容易疲劳等一些症状。但也不能因为感到其中一项异样,就轻易地判断自己有“渐冻症”。

吴志英说,经常会遇到很多年轻人来检查,怀疑自己得了“渐冻症”。曾有25岁的小姑娘因为肉跳,平时经常感到手臂或是大腿等肌肉跳动,所以一直怀疑自己得了“渐冻症”,随访了2年之久才放心。

其实,出现肉跳时不用太紧张,人在压力过大的时候也会肉跳,这位姑娘就是因为感情压力反复出现肉跳现象。当然,也不能忽视无力、肉跳、容易疲劳的感觉,还是要及早到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检查,而规范的肌电图检查是帮助诊断“渐冻症”
第2个回答  2021-03-02
渐冻症,即肌萎缩侧索硬化,是神经损伤引起的肌肉无力、肌肉抽搐、呼吸肌无力等症状的一种进行性发展。由于其特征表现为肌肉逐渐萎缩、虚弱,身体逐渐冻结,故称之为逐渐冻结。使用说明:逐渐冻结的原因不明。有四个主要因素,遗传,中毒,免疫和病毒感染。10% - 20%的病例可能与遗传有关,由于基因突变,并涉及一些环境因素,主要是重金属中毒,如铜和铝中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