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成绩下滑,大家是怎么补习的?

如题所述

很多同学可谓是被数学这门科目折磨的筋疲力尽,时间没少花,精力没少费,就是成绩提升不了!要知道,要想提升成绩必须要掌握其学习方法,否则再努力,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那么,对于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下滑我是怎么补习提高数学成绩呢?下面就来讲述一下。

1、做好预习,提出问题

我在复习的时候进行多次阅读课本,查阅相关资料,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然后在老师讲新课前尽可能的掌握更多的知识,不能回答的问题我就在老师讲课中去解决。

2、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我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遇到很多解题技巧,可能这种方法我知道,另外的人不是很熟悉。那么我就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样就能让大家掌握更多的技巧,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如果一节课都是老师讲的话,我觉得课堂气氛是很闷的,这样学习的效率也是很低的。

3、课后巩固

我和我身边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重视课后的巩固,只是觉得在课堂上掌握一些知识就够了,其实这是错误的。我认为高中数学的知识很多,并且不像初中数学那么浅显,而是有很多的内涵,如果不能进一步挖掘其内涵,那么只是掌握这个知识的表面,于是有一次我在自己做练习时就不知道如何去解了,也不能运用这个知识的,所以课后巩固很重要。

4、可以选择辅导课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身边的事,我邻居家的孩子,刚上高一一时适应不过来,各科成绩都有些下滑,数学下滑较厉害。家长发现后也是比较担心,和孩子一同选辅导课,他家找辅导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讲课深入浅出,孩子说能听懂,听进去了;学习也变得轻松、有信心。结果数学成绩提高了。

高一的知识还比较简单,要有信心。相信数学是通过努力可以学好的,要进行主动学习。学习的状态影响学习效果。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学习效率才能高。

及时巩固复习;遗忘是正常的,越是掌握不牢固的知识,越要记得及时复习、巩固;做错题分析,学着做思维导图,或者就是简单的知识框架呢,加深记忆、理解。还包括公式、定理总要理解性记忆吧。

暂时分享这么多,希望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8

高一数学成绩下滑,应该是高一同学遇到的普遍问题,其实这个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大家调整好心态和学习方法,成绩就会慢慢的恢复上来的,不要过于担心。

先说说我的个人经历,我初中也是级部前十的人,我是以我们班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的,开学一个月之后的摸底考试,我的数学得了62分,满分是150分,当时考试发卷子的时候,还特意的看了我一下,原因我知道,因为我们的学号是按照入学名次排的,如此学号考了如此分数,数学老师说:“后面听不清就到前面坐吧”,这弦外之音,我还是听的出来的。

我们先来说说高一数学成绩下滑的原因吧。

1、学习内容变化很大了。

高一数学是在初中函数的内容上进行延伸拓展学习,但高中数学知识广、难度大,较抽象,主要表现在课本内容并不是太难,高一数学的学习内容《集合》、《函数》、《三角函数》、《向量》,学习内容也可以听懂,但是课后各类资料的题目和考试内容都会在课本基础上进行延伸,所以单纯会做课本的例题和练习题,面对考试任然无从下手。

2、学习任务增大了,老师教学方式和学习要求不一样了。

高中教师在处理高中教材时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反复强调教材内容,基本都会做大量的扩充,单纯“依样画葫芦”很难学好高中数学,必须要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有一段比喻能够非常形象的说明初高中学习的差异:

在初中课堂上,老师一节课教你和面,作业和面;一节课教你擀皮,作业擀皮;直到教会你包饺子,考试就考包饺子。上了高中,老师一节课教会你包饺子,作业是回家蒸包子,而考试是烙馅饼。


高一数学的学习难度很大,不是初中的时候简单的听一听课,做一做作业就可以了,这需要我们调动自己的注意力,认真对待了:

1、当然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要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

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有目的性的记好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科学的记笔记可以提高4 5 分钟课堂效益。

2、要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来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

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 

3、典型问题一定要重点解决的。

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这些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抓住,遗留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对于高中数学,我印象最深的是:即便你上课已经认真听讲了,感觉好像已经听懂了,但是我会发现自己还是不会考试,因为考察的内容都是延伸扩展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运用了。所以课后复习就尤为重要了:

1、课后及时回忆。

如果等到把课堂内容遗忘得差不多时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课堂学习的新知识必须及时复习。

我当时是亲后桌的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补充回忆,主要是通过课后习题和作业,交流各自的昨天思路,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你不能理解别人的想法,自己的思路也讲不清楚,后来慢慢的磨合之后,我感觉这个方法还是很不错的,可以拓宽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2、定期重复巩固。

高中数学虽然很难,但是知识点还是连贯的,而且相互之间可以重叠交叉出题的,这就需要我们真的弄明知识点的之间的联系的,我发现重复巩固,有时候就会让自己有意外收获。例如:集合问题其实也是一种逻辑问题,通过有限集和无限集的知识点,就可以找出题目中的答案等。

高一数学下滑很正常,没有必要太纠结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大量的刷题可以找到自己的答题感觉,后面的学习就容易的多了,还有好方法的同学,欢迎一起来交流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24
这位同学和我一样啊,我高一时啥都很差,尤其是数学,函数和数列知识老是搞不懂,月考经常是80、90分,我也很郁闷蛋疼,但我意志坚定,不怕数学。高考数学就最后一题没做出来。我也是从数学差的一塌糊涂过来的,学数学的方法我总结了,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1、首先不要怕数学,数学其实很好玩的,数学越是难学越要多花时间钻研,简单的如果不懂的若不敢问老师就问问同桌啊、周围的同学啊。如果基础很差的话,老师上课的例题要好好钻研,我当时的老师上课讲的例题,都是平常经典的,易错的或者需要花一些脑子,有一些技巧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值得深思。
2、题海战术虽然不提倡,但数学必须做一些题目,不会的可以看答案,看完之后,第二天你还会做吗?直到你会做为止,当然如果是压轴题,很复杂的话,实在不会做就算了,第一问一般很简单,能做出来最好。不过目前你基础不好,基础题一定要做好,慢慢的,慢慢的难题不在话下。
我一直不喜欢题海战术,数学做题多的话,收益匪浅的,我深有感触。见得题目多,做题目的技巧掌握的就越多,有些时候题目很简单,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当,不会适当的运用技巧。比如数列求通项公式,要到一看到式子就知道用何种方法求,是用待定系数法还是特征方程法。
我以前最喜欢做数列题目了,尤其是大题,做出来好有成就感啊,数列题目有证明一大串式子不等式,肯定就那几个固定的不等式,移项,求导,就证出来了,要不就是数学归纳法。我做的多了,看到这样的题目就高兴,因为我知道这类题目的方法。做起来很顺手,考试120分也不难
高中没其他事,一心一意学习,时间很多,做数学题也是很好玩的事。这位同学不要灰心,数学在高考中的地位很大的,越是困难,越要努力!加油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1-24

数学首先培养兴趣

然后找准学习方法

其次找到竞争对手

第4个回答  2021-11-24
那既然是这样的话,应该有针对性的找一个数学老师。根据你自己的学习所处的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