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阴真经到底是什么?

如题所述

九阴真经
港画《龙虎门》及《天子传奇8》中的武功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11个义项
展开
黄玉郎在《新著龙虎门》中介绍:

《九阴真经[1]》

伏羲画八卦,文王择卦辞爻辞,易经阴阳六十四卦,包含宇宙间万物变化,古奥简晦,博大精深。【汉代时期】,一位文武双全的智者——黄裳,从易经六十四卦中的三百八十四爻,相承人体等同数目的穴道,其中阳爻一百九十二支,阴爻一百九十二支,取阴阳交变而知刚柔互济,领悟出旷古绝今的绝学。黄裳功成得道后,在一月圆之夜乘九阴之气最旺之时,追月飞升成仙,因此遗下的绝学被后人称为《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内功,下卷招式。练九阴者,九阴真气先外泄,再吸回体内,分出八缕柔丝紫气钻回奇经八脉中主穴干络,借回冲之力使全身三百六十五处穴道贯达相通,达至潜力无穷、永不衰竭之境。

【九阴内功】分为九章,最高境界称为【九阴归元】,可【白日飞升】!

中文名
九阴真经
创始者
黄裳
快速
导航
内功

外功
介绍
《天子传奇8苍天霸皇》中记载,【九阴真经】是【黄裳】传下的神功。
共3张
天子传奇8中的【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2] 】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内功,下卷招式。
【九阴真经上卷】,分为九章心诀不同练法。按人体八脉加上天灵一窍,各依【九宫】布成【九星气穴】,此乃【九阴归元】之数,取天地之道,有限成无限。
内功
【九阴内功】分为九章:
共4张
九阴真经
第一章【天灵】,属【五黄土星】居【中宫】,乃真经【根本内功】所在,主修体内【元气】,有【长生之效】,兼能令内力与日俱增。(天灵)等配(“五黄土星”居“中宫”)天灵乃九阴真经的主窍,必须由此开始,开通方能修炼其他八章,乃一切根基所在。修炼天灵一窍,选九宫方阵中位,练时五心朝天,依功诀运气,待体内生聚清纯元气冲天灵,引之循环九大周天为一课,持之以恒,可达养生长寿之效,内力与日俱增,已非一般气功可比。
第二章【头窍】,属【六白金星】居【乾宫】,名【御气章】,主修【精气神】的控制度。(头窍阴)等配(“六白金星”居“干宫”)头窍阴属“御气章”,位于耳背乳突的后上方,开通了天灵虽增长内力,但用不得其法,只会白费真气,此章正是控制气量大小,经脉伸缩,窍孔收放,提升内力吞吐的准确度。修炼头窍,选九宫阵中乾位,面北而向,起劲丹田寒气,不徐不疾,通任督二脉归于脐,温养内力,气墙透体半尺,均匀稳定,如止水不波,持续越久越佳。
第三章【足窍阴】,属【一白水星】居【坎宫】,名【疗伤章】,此篇是用作疗伤的。(足窍阴)等配(“一白水星”居“坎宫”)足窍阴属“疗伤章”,位于足下接近涌泉穴,与头窍阴相连,等同天地成一气,加速新陈代谢,血气通畅,有伤疗伤,有病去病,胜服灵丹妙药。修炼足窍,选九宫方阵坎位,面北而坐,引丹田真气下汇双腿,直达脚掌尾趾,凝于一点,初习时如履薄冰,日子有功则化寒毒、驱风邪,带动淤血积疾排出体外,出神入化者,即可续骨生肌,修补筋脉,疗效如神。
第四章【手太阴肺经】,属【八白土星】居【艮宫】,名【培气章】,能固本培元,益精强气,令内力浑厚绵长。(手太阴肺经)等配(“八白土星”居“艮宫”)手太阴肺经属“培气章”,由胸前第一肋骨间隙的中府穴,通往拇指指端的少商穴,激活肺系,固本培元,益精强气,有助内力精纯浑厚,持久绵长。修炼手太阴肺经,选九宫方阵艮位,直朝东北,静心绝虑,气行任督经九转,分支左右贯指首,往来复返,兼收并蓄于气海一炷香时光,充盈鼓满,当习以为常,内力包容日深,海量汪涵,一纳千斗,一吐千钧。
第五章【足太阴脾经】,属【三碧木星】居【震宫】,名【健体章】,易筋锻骨。(足太阴脾经)等配(“三碧木星”居“震宫”)足太阴脾经属“健体章”,起于足大趾末端的隐白穴,上通至胸前第六跳肋骨间隙的大包穴,脾之大络,具强健体魄之效,练之有道,抗击力大增,足可媲美硬气功。修炼足太阴脾经,选九宫方阵震位,面向正东,需身处赤练高温,脾胃催生阴寒气团,化作川流遍体,以抗炎侵,此乃真阳求真阴之法门,练至酷热中保持冰僵,则脏腑硬如磐石,筋肌坚如金铁,体格壮如不坏。
第六章【手少阴心经】,属【四绿木星】居【巽宫】,名【明目章】,可增强视力。(手少阴心经)等配(“四绿木星”居“巽宫”)手少阴心经属“明目章”,从腋窝极泉穴,下通小指桡末端的少冲穴,出属于心系,经脉上行系于目系,气清形诸于双瞳,目光藏神,视力锋锐,精华内敛。修炼手少阴心经,选九宫方阵巽位,目投东南,直视烈阳,以双眼吸聚天地精气,汇入气海、命门两穴,再由双眼收回,如此类推。
第七章【足少阴肾经】,属【九紫火星】居【离宫】,名【聪耳章】,可增强听力。(足少阴肾经)等配(“九紫火星”居“离宫”)足少阴肾经属“聪耳章”,自足心涌泉穴,连至锁骨下方的俞府穴,真气贯通左右耳鼓,能接受高低不同音频,听力数以倍增,百步之外,落针可闻,方圆十里,别人鼻息俨如雷响。修炼足少阴肾经,选九宫方阵离位,面向正南,意守丹田,启动周天三十六圈,气行任督脉直抵风府,如螺旋分注两耳纳声,未适应者耳鸣难受,如万籁齐嚣,日子有功,暴雨中可分辨每串水滴,风沙中能细聆每粒沙磨。
第八章【手厥阴心包经】,属【二黑土星】居【坤宫】,名【通灵章】,此章尤如【冰心诀】,令人时刻清醒,精神集中爽利,可以增进精神力,提升悟性。(手厥阴心包经)等配(“二黑土星”居“坤宫”)手厥阴心包经属名“通灵章”,起于腋下三寸处的天池穴,止于中指末端的中冲穴,能刺激灵觉澄明,促进精神念力,增强悟性,气静则沉空定慧,气动即神思敏捷。修炼手厥阴心包经,选九宫方阵坤位,坐向西南,开气海、命门,阴气如一道寒流汇于大椎穴,通往脑户穴,渐渐出现百象从生、神游物外的虚幻之感。
第九章【足厥阴肝经】,属【七赤金星】居【兑宫】,名【活络章】,能有助全身筋腱柔韧,有助于轻功。(足厥阴肝经)等配“七赤金星”居“兑宫”足厥阴肝经等“活络章”,由足大趾,的大敦穴,通往乳下第六肋间的期门穴,气穴催行,有助四肢筋腱柔韧,大幅强大协调性与反应,身手倍为灵活。修炼足厥阴肝经,选九宫方阵兑位,面迎西方,赤体处于雪地寒潭,以阴练真阴,气运丹田以抗水压,手足几近冰僵始动,初习者举步维艰,练至活动自如,水路无异方算有成,进阶者健步如飞,更胜游鱼。
最高境界称为【九阴归元】,可【白日飞升】!
外功
【九阴真经】的外功,名义上是江湖中只知其六。
【九阴神爪】,又名【摧坚神爪】,无坚不破,爪心产生强大的吸力与反震力,爪指吐劲能隔空伤人,专破十八般兵器招式。
传闻曾有武者得此招诀,却欠缺九阴真经上篇内力作基础,练入歪途,错走偏锋,蜕变成邪戾的【九阴白骨爪】。
【降魔大手印】,融汇【大伏魔拳】和【摧心掌】,创出【降魔印】【七伤印】【摧心印】,【灭魂杀魄】同时毁灭【灵魂、体魄】。
刚柔并济之掌法,神妙无方,掌劲威不可挡,中此掌者,外在无伤痕,内里五脏俱碎。
传说后世之催心掌正是降魔大手印之演变。
【螺旋九影】,以气化形,可幻化九影战敌。如加九阴神爪其威力可增十倍。
【鬼狱阴风吼】,此功属音波功,【以音伤人,以音索魂】,亦可以音布罡气,其威力无比,其音如地狱鬼吼,阴风阵阵,使人不攻自退,不寒而栗,最高境界为【无相音罡】。
【摄魂大法】,此法是一种极秘之法,可开通人的死生之谜,可迷魂摄魄,吸取鬼魂之气,同时亦可用此法吸他人功力灵魂。
【白蟒鞭法】,不像【九阴神爪】那样,需要以内功为基础,它只单纯是一套鞭法,若有深厚内力则更增其威力。
【九阴大霹雳】,【王小龙】模仿【九阳大霹雳】使出的招式。
参考资料
[1] 出自黄玉郎武侠漫画《龙虎门》
[2] 天子传奇8中的【九阴真经】.极速漫画网 [引用日期2015-03-2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8

九阴真经原文及翻译如下:

九阴真经的原文如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案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力络,其案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人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手腼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亦则精散,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

阴极在六,何以言九。太极生两仪,天地初刨判。六阴已极,逢七归元太素,太素西方金德,阴之清纯,寒之渊源。

九阴真经的译文如下: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因此虚的要胜过实的,不足的要胜过有余的。它的意义博大,它的道理深奥,它的旨趣深远,天地之间气象分明,阴阳气候依次排列,事物变化缘由显扬,生死预兆彰显,它们都没有商议而遗留下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相同的,没有约定却有形无形的事物都是这样的契合,考证它的言辞是那么的奥妙,勘验它的事理也没有一点差错,真可以称是天下大道的宗旨,是养生的起始。

假如天资聪明,可以认识通晓玄妙深奥的道理,当然,完备周密的见解虽说要靠有聪明的资质,但正确理解高深的学术内容的准则,也还要借助于前贤的遗训和注释,如同不曾有走路不从路上走,出入不从门户行的人一样。然而专心一意地研究它的精神实质,探求其中微妙的含义,研索其中深奥的道理,如果认识并掌握它的精髓要旨,那就能达到纯熟高超的境地了。因此,只要一行动就有成效,如同有鬼神在暗中帮助一样,而闻名于世的杰出的人,也就时时间隔地由此产生了.

人的五脏六腑均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灵气,(分别隐藏于骨骼、肌肉、血液等。在修炼时,这些灵气在人体不断地循环反复,)最终集中于人的眼睛。骨头的灵气表现在瞳孔,经络的灵气表现在眼珠,血液的灵气表现在眼球白色的部分,肌肉的灵气表现在眼睑,裹携着筋骨血肌的精气与经脉维系在一起与大脑相连,脖子则是关键的连接部位。所以,令人走火入魔的病邪往往就是从脖子而入,趁着身子虚弱的时候,深深的侵入脖颈,这样就能轻松地随着集中到眼中的精气而进入人的大脑,一旦病邪进入大脑,则出现手颤抖,眼睛花,头昏的现象(这时当停止修炼,不可急功近利)。一旦病邪开始干扰灵气在人体内的正常循环,那么集中在一起的灵气便会分散,灵气分散则会产生幻觉,看实物会出现双影。

极阴在易经上记作六,说什么九呢。太极生出了阴阳,天地才从混沌中分开形成。六阴已经是到了极点,那么逢七就又归到了起初的天地中去了,天地的西方属于金德,是最清正纯粹的阴,是寒的极盛之地和最初来源。

扩展资料:

《九阴真经》是金庸小说中虚构的武学秘籍。是金庸武侠小说中威力极强大,也最富盛名的武学秘笈,也是武林中众人无不想争夺的一样至宝。《九阴真经》书中所记载的武学博大精深,威力无穷。所有上乘武学的原理几乎都不脱离九阴真经的内容,可说是武学的百科全书。无论甚麼样的绝学都能在真经当中找到相对应的理念,是武学的最高境界。

经中所载内功、轻功、拳、掌、腿、刀法、剑法、杖法、鞭法、指爪、点穴密技、疗伤法门、闭气神功、移魂大法等等,无所不包。只要练成其中任何一门绝学即可独步武林,如在江湖中令人闻风丧胆的梅超风练成了经中的九阴白骨爪,驰骋大漠罕逢敌手。在小说里,《九阴真经》当中记载的武学除了创始人黄裳以外,练得最全的是北侠郭靖(学得最全)和老顽童周伯通(除了梵文的总纲)。此外北丐洪七公、西毒欧阳锋、南帝一灯大师、黄蓉、杨过、小龙女........等皆有修练过真经中的武学。

参考资料:九阴真经 百度百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