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争执

大学心理学问题:在同学争执中任何一方都会觉得对方理亏?请举例子,并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来解释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首先需要告诉你的是,每个人都是很顽固的。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自我、本我、超我,阐释了人的心理结构,然后人本主义学派坚持的“以人为本”的理论。这两者引发了一个关键词“自我”。每一个在潜意识里都是希望成为自己,也就是现在的流行说法“自我实现”。如果生命中的各种体验不是我们自己主动去实现的,那么我们都不会觉得精神上的愉悦或满足,就比如,别人要求我们去做什么的时候,我们是被动的接受的,所以你会感到不开心。一旦别人的意志强加在我们身上,我们会觉得不舒服,要反抗。
这就是“做自己”

你说的,同学之间为了某个问题,固执己见,正是自我的体现。
心理学认为,一个个体拥有自我是好的,所谓做自己,就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做法,不论对错,都会让我们自己觉得自我实现了。所以要拥有自我。

一样的问题。...我就把自己的答案再复制一遍咯。

人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自己,基本上潜意识里是非常自我的。我们有这种坚持的自我的外在倾向的表现就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不管自己的想法是否有错。

另外,我博采众长得来的:中国人的要面子心理确实是非常独特而严重的。不愿放下争执的另外影响因素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让自己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并且,在和同学争执的过程中,我们都投入了意志努力,所以我们潜意识里要索取回报,这种回报就是要征服对方,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就像是一场意志的游戏,每个人都想赢,就看谁能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12
题目本身有点问题
这是个特别设定的题目么?
如果是平常题目没有特殊设定的话 怎么可能任何一方都会觉得对方理亏
比如不小心撞到了人 一般人不会开口就说“你瞎眼了吧”而是“不好意思”然后继续赶路
如果是特别设定的还好
心理学上有一种叫自我认知和选择性功能增强或缺失 两者结合就能出现你说的那种问题
比如排队买饭 排到甲了 这时乙突然出现要插队 甲自然不乐意 但是乙因为舍友病了帮忙买饭 很赶时间
从甲的角度考虑 1插队是不对的 2如果他客气一点说明原因也不是不可以
从乙的角度考虑 1我是为病人买饭 2都是一个学校的他们理应让我 3这不是为我自己是为别人 我无法低声下气
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 甚至都带有明显的社会性质 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任何条款规定为病人买饭就一定要优先 但是两人却都有这方向的想法 这就是社会性中助人为乐的影响了
甲的考虑在旁人看来略为占理 而乙也不能说他错
严厉的说 甲丝毫没有乐于助人的品质 而乙根本就是一个自大自狂的人 都是同学都是平等 完全不存在所谓的“理应”如何如何
但是回到事实上是什么样的呢?
甲只是一个平常遵守规矩排队打饭的人
乙不过是个帮主舍友打饭的人
就此而已
第2个回答  2009-06-11
你是学心理的?我自己学这个的都不知道要用什么来说明…真有可能就是这2个人都是多血质的…脾气暴燥…而且这件事本身就有争议性…偏执型人格障碍…
第3个回答  2020-01-07
冷静下来想想自己的错误
尽管是别人做错了,但是自己肯定也是冲动了,要以一颗平静的心来对待一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