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遵从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扩展资料: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无论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变化,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终不变,与物体的大小总一样。

但由于人在观察物体时都有近大远小的感觉,当人走向平面镜时,视觉确实觉得像在变大,这是由于人眼观察到的物体的大小,不仅仅与物体的真实大小关于,而且还与视角密切相关。

从人眼向被观察物体的两端各引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即为“视角”,如果视角大,人就会认为物体大,视角小,人就会认为物体小。

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像与人的距离小了,人观察物体的视角也就增大了,因此所看到的像也就感觉变大了,但实际上像与人的大小始终是相等的,这就是人眼看物体近大远小的原因。

这正如您看到前方远处向您走来一个人一样,一开始看到是一个小黑影,慢慢变得越来越大,走到您面前时更大,其实那一个小黑影和走到您面前的人是一样大的,只是因为视觉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的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因此人逐渐靠近镜面。像也一定逐渐靠近镜面,人的感觉是近大远小,这是一种视觉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面镜成像原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2
要是平面镜成像,都一定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注意:这里是漫反射,不是镜面反射,不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这才是平面镜对光的反射)。
  照镜子就是这样的原理。可以说,只要利用到平面镜,就一定是反射。
  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第2个回答  2009-07-15
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平面镜。
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但不能改变光束性质,即入射光分别是平行光束、会聚光束、发散光束等光束时,反射后仍分别是平行光束、会聚光束、发散光束。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没有实际光线通过像点,因此称作虚像);像距与物距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上下相同,左右相反。

平面镜成像,反射角=入射角特点: 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 夹角相等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所夹的角
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所夹的角
成像特点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相等.
第3个回答  2020-11-20

第4个回答  2020-02-17
1.从上面放硬币其实是放在镜子的后面,镜子挡住了硬币
从前面放的话会看到两个硬币,一个是真的(在底部),另一个是象(就像贴在后面的箱子上)
2.因为镜子与底部呈45度角,平面镜中象也与镜子成45度角,所以从前面看起来就是垂直的(与底部垂直)
要是还没明白就再问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