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大清国的绿营士兵们为什么成了炮灰的代名词?

如题所述

晚清军事政治中绿营兵都是主力,但是也成为了炮灰的代名词,首先得原因是因为到了晚清时候,八旗军队已经打不了仗了,一个个只会赏花遛鸟,这是时候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兵就成了主力,作战时都是个冲在第一个,自然就成了面对列强时的炮灰了,八旗军队都不冲要汉人冲。

其次就是面对洋人的入侵,绿营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军事素养上都不是洋人的对手,这时候清政府还多次向敌人宣战,绿营军手持冷兵器去和洋人的洋枪火炮对抗,这不就是把绿营军当做炮灰用吗。

而且当时清军这边也会装备一些火器,特别是火炮,但是由于偷工减料导致武器质量差,这些东西经常发生炸膛,而点火的时候多数是汉人来做,发生危险也是汉人承担,所以绿营兵就是炮灰,不死在别人手上也死在自己人手上了,所以被自己的大炮炸死才是真炮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3

曾国藩曾经说过,清军是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

晚清绿营军队的一大特点是士兵们闲暇时普遍都有自己的第二职业,或者经商做买卖,或者种地,或者操持什么手艺。其实这都是清代“薄俸制”惹的祸。清代绿营士兵平均每月军饷实际上仅有白银一两三钱六分,米三斗。

由于清朝初期市场物价很低,所以一个绿营士兵的月饷还是可以勉强维持一家人生活的。但是随着清朝中后期物价逐渐上涨,这点军饷就明显不够用了。但是清朝政府却一直以“遵守祖制,永不加赋”为名,拒绝对士兵军饷标准进行调整。和普通士兵一样,绿营军官们的收入同样过低。最高武官,年收入尚不足千两。由于俸禄低,军官们还要过花天酒地的生活,所以军官们只能通过不择手段的剥削下属来敛财,经过层层盘剥,到最后真正能够落到士兵们手里的军饷实际上是非常可怜的。

当“皇粮填不饱肚子时,士兵们为了有口饭吃,只能另寻生计,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经商潮,对此朝廷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不管不问。与此同时,由于绿营士兵的武器用品都要自己购买,所以大部分兵士能不买就不买,损坏后能不添补就不添补。这样一支军队在和平时期就不被朝廷所重视,那么一旦发生战争,还谈什么战斗力呢?难怪绿营兵到后来被太平军和八国联军打得落花流水,逢战必败,成了大清朝名副其实的炮灰一族。

相似回答